襄城县乡村方志首秀十里铺镇侯村

7月15日,阳光和煦,温风习习。在千年古县——襄城县十里铺镇侯村村北的“侯村饭店”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志编委会会议,襄城县首部乡村志即将诞生于此。

襄城县乡村方志首秀十里铺镇侯村

会议得到了县乡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十里铺镇党委书记刘阳、镇长仲晓菲、县宣传部雷宏召、县史志办宋惊涛,分别到会致辞,高度赞扬了侯村在乡村方志、乡村文明进程中走在前列,为千年古县送来了一股精神文明新风。《侯村志》由原十里铺乡中校长李子俊发起,并召集村内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文化老人(吕振离、耿创、李漫涛、耿广恩、王振、王华新)组成编辑部,历时两年完稿。随之由赵光明牵头,成立由乡贤及外出工作人员组成编委会,《侯村志》方顺利付梓。据悉,本村人高波在2016年曾经出版过一本《侯村史话》,无形中成了村志的雏本。高波早年当兵进入中南海警卫部队,曾经为林彪元帅做警卫工作,热心家乡文化事业,为家乡精神文明做出了很多无私的奉献。

襄城县乡村方志首秀十里铺镇侯村

每个乡村都积淀着深厚的文明。乡愁是一碗茶,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有魂,乡愁有味,乡愁有根。对于生长于乡村的人,乡愁就是辘轳女人和狗,乡愁就是池塘儿童和鱼勾。诗意的回望不如实际的传承,昔日趋之若鹜的“饭市儿”已成历史。日趋之若鹜的“饭市儿”已成历史。

襄城县乡村方志首秀十里铺镇侯村

襄城县乡村方志首秀十里铺镇侯村

现在,只凭记忆似乎恍然隔世。端出去一盘辣椒,拿出去几瓣糖蒜,就可以收获“四菜一汤”,乡村美食相互间可以纯朴的任意交流,宛如今天走进16元随便吃的“素缘斋”里,出一份钱,享百菜百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那个亲切的场景让新一代已无法想象。村志,是一个村庄共同的“家谱”,村志让方志更加枝荣叶茂,村志让中华历史更加丰富多彩。村志揭示了农村生活方式的横截面,今天微不足道的日常资料,很可能就是未来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揭开某个历史文化疑案的“金钥匙”。 侯村,处在中原大地,山水相连,平地而居,是中国少有的山、水、原共享的地理环境,在中国传统乡村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研究中国乡村文化不可多得的最佳窗口。

文:陈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