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了,消费者“买账”吗?

文 | 丁頁

源| 顶商投资DingshangFund

「1.0V」一到夏天,我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

「2.0V」一到夏天,我这条命都是手机和空调给的。

对互联网原住民来说,没有手机和充电设备的一日一度是难以想象的。移动碎片化阅读、手游、手机点餐……而今,手机点餐的触角已经从外卖延伸到了线下餐厅这一场景消费。

周末约上三两好友逛街吃饭,不觉发现使用手机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就连逛街买个东西也会被问是不是会员,不是?那么扫码注册吧; 手机点餐,还不是会员,那关注点餐吧。移动支付、商家会员、场景消费,将线下用户数据积累起来,沉淀。

纸质菜单、手持点菜机、pad点餐……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到达目标用户的市场拓展渠道,带来智慧餐饮产业链的新变化。

那么,用手机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消费者到底“买账”吗?

笔者面向90后00后小群体先做了一个小调查:餐厅吃饭喜欢用手机点餐吗?为什么

@三石小子:我就想安静地一个人待着,吃饭,想打扰我?不存在的!

@韩梅梅:吃饭是个“私密”的事儿,手机点餐可以和服务员保持一定的距离。

@哪托:喜欢,我是个比较磨叽的人,服务员在旁边念叨推荐,要等我好一会儿,这样的话就可以自己慢悠悠选择。吃饭嘛,也是种生活态度。

@火龙果:不喜欢。我有要询问的东西必须得人工服务。比如这个菜偏甜吗?哪个菜棒棒。如果好几个人一起吃,有人来的晚了,手机点菜补点菜有点麻烦。

@ZG:过程无所谓啊,看结果。(哎好像是哪里都通用的回答,大写的嫌弃)

@Eleven:一边切大众点评,一边切换到手机点餐界面,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是在办公室打开饿了么美团,开起了外卖模式。关键是还有些隐藏的菜单,只能找服务员点。

从初步反馈不难发现这几点:社交恐惧、个人空间、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

社交中的一人食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也一个人看书。”

“微信好友四位数,线下见面的三位数,深交的更少,用社交恐惧来定义自己。”

用手机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了,消费者“买账”吗?

据口碑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快餐单人用餐80-95后年轻群体呈上升趋势,90后95后占比明显,95后2017年末占比约85%。

95后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快节奏生活、口味多元化、新技术点餐,让Z世代群体积极拥抱。那些看似孤独的方式,正逐渐形成“单人的自我乐活模式”,甚至是新的生活方式。

餐饮互联网渗透,快餐与非标类

从餐饮行业细分来看,分为快餐和非标类。前者比如中式快餐永和大王、KFC、麦当劳等连锁式,餐饮标准化流程相对较高。一人食,手机点餐的效率对于用户或是餐饮方也是极为便捷的。这种场景消费可以是肥宅模式的外卖,也可以是线下餐厅。

而非标类个性化需求更多。在屏幕点餐、手机点餐上,标准化的餐饮品类,更适用。非标类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目前手机点餐上的功能仍不完善,需要加餐或是个性化服务的时候,依然需要使用到传统的人工服务,手持点菜机、甚至是纸质版菜单。

用手机点餐的餐厅越来越多了,消费者“买账”吗?

触摸不到的线上线下流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餐饮行业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规模接近4万亿元,餐饮收入增长持续跑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万亿级餐饮市场供应链。从原材料到餐桌上呈现到达最终消费端,链条环节上技术应用,在给年轻用户带来新体验,满足猎奇心理秀社交圈的同时,也给企业端节省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互联网和技术的渗透推动餐饮产业链效率的提升。

7月30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口碑发布的《2018手机点餐趋势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手机点餐在商家端和消费者端的渗透率明显上升;手机点餐用户对于点餐效率要求更高的快餐、小吃类餐饮,已有较高接受度;85后、90后是手机点餐的拥趸人群;手机点餐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杭州、上海使用手机点餐最为普遍,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遥遥领先。

口碑CEO范驰曾表示:“O2O的核心在线下,线下市场每天车水马龙,并不缺天然流量。”

线上流量成本水涨船高,C端企业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包括此前《消费降级?3亿多人“拼多多”,拼多少》中也曾提及拼多多3亿用户和亿级市场营销费用投入。(2017年拼多多投入销售和市场开支的费用为13.45亿元,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投入销售和市场开支的费用更是达到了12.17亿元。)

市场营销,长远着眼在品牌宣传品牌力量,近期上更多则在用户转化留存。线上,AT两大巨头,分别拥有最大的支付流量和最大的社交流量。

支付宝口碑码战略、微信点餐等,不同于线上流量的巨头攒聚,线下流量来源多样化,但也在从线下往线上导,而这也是流量数据化的快速通道。

再看下餐厅用餐流程,线上预约排号、扫码成为会员、饭友点单、就餐、移动支付、开发票、会员积分优惠券福利推送……

在整个用餐流程中,用户自助预约点单可以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用户点单数据、偏好数据的接入,也会让平台形成维度更丰富、颗粒度更细、更真实的用户标签和画像。借助平台,根据这些数据商家后续就能够为每个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流量管理作为技术辅助手段,推动垂直细分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迭代。除去技术层面,用户体验才是场景消费中最为关键的,背后是第三产业“服务”属性的正向回归。

顶商投资成立于2014年6月,是一家早期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团队有着多年投资管理经验,投资领域专注消费升级、文娱教育、人工智能、新零售等,顶商Family代表企业有上游文旅、爱尤生活、宝贝驾到、小野售、充电加、掌默智能、周博通等。 顶商投资荣获多个投资机构奖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