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諫臣出盛世,唐有魏徵,清朝的康乾盛世有什麼呢?

清朝史上記錄了一位有名的直臣,在雍正,乾隆兩朝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聞名,被喜怒無常的雍正皇帝贊為:"自朕登上帝王之位,只有孫嘉滏(gan,第四聲)一人敢對朕講實話。"之後更是被稱為清朝的第一奏議言官。

自古諫臣出盛世,唐有魏徵,清朝的康乾盛世有什麼呢?

孫嘉滏畫像

孫嘉滏,貧苦人家出生,一朝金榜題名,在翰林院做了庶吉士,檢討這些小官。這些官職雖小,但是靠近朝廷中樞,對於孫嘉滏瞭解時政、以及將來為雍正進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能是康熙晚年朝局的晦暗不明、各位阿哥爭奪皇位(九子奪嫡)的原因,孫嘉滏此時剛直不阿的性格,似乎沒有過多顯現。

  • 【勸雍正親近兄弟】

雍正登基,開始對自己的各位兄弟進行無情打壓,將他們的名字一個個改為"狗"、"豬",發配的發配,守陵的守陵;為了表現雍正皇帝在軍事方面的卓越才能,西北戰事交由自己的寵臣年羹堯,以及後續的嶽鍾琪來處理,絕不讓自己的十四弟(康熙封為大將軍王)沾手,目的就是為了讓朝野知道我雍正不用兄弟們是對的。

自古諫臣出盛世,唐有魏徵,清朝的康乾盛世有什麼呢?

孫嘉滏直言進諫

孫嘉滏對此,直接上摺子,告誡雍正帝:皇帝要親近自己的兄弟,儘早收回西北的軍事部署。

面對這封折射當時朝局的摺子,雍正看後大為生氣:本來朕的這幾個兄弟都不服我這皇帝的位子,這八賢王也處處給朕出難題,你這傢伙還給我出主意讓我去親近他們,這不就是讓朕這熱臉蛋去貼他們的冷屁股啊,他們還不一定領情;這西北的戰事不斷,國庫雖然難撐,但這一仗非打不可,不能讓十四弟笑話我打仗沒人。

於是,雍正皇帝把翰林院的掌院學士叫來,大罵一番。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殺雞給猴看,罵的就是孫嘉滏這個芝麻官。但皇帝畢竟要有胸襟啊,不能為了這個小官,把他叫來當著面罵,這讓人傳出去,豈不笑話。

一番痛罵之後,恰巧輔臣朱軾在場,委婉說了:"這孫嘉成雖然狂妄,但是我很佩服他的膽子啊。"雍正一聽,細想:如今,朕登基以來,有哪個臣子敢來向我說這些實話?頓時,開懷大笑,立即將孫嘉滏升官。自此孫嘉滏有了"直言諫臣"的稱謂。

  • 【雍正說:"孫嘉滏太憨!"】

孫嘉滏在國子監祭酒上任,一次雍正查看已經滿期的教習幾名,對他們的表現很不滿意,心中認為這些人不行,但孫嘉滏堅持認為這些人可以用。這下可把雍正惹急了:朕慧眼識人還不如你,我說不行,你還說行,你這是欺君罔上!於是把孫嘉滏直接定罪,交給刑部,想好好整整這個小夥子的稜角。

事後,雍正心想:這個孫嘉滏真是憨,心裡啥東西都是有一說一,都不能曲意逢迎下,不過也是個實誠的忠臣。於是對大臣說:"孫嘉成這人太憨了!"於是把他直接罰到戶部銀庫幹活。於是這孫嘉滏"直言諫臣"的名聲更加大了。

  • 【乾隆登基,直言告誡皇帝"三習一弊"】

乾隆登基,決心要跟他老爸不一樣,於是開始重用孫嘉滏,自此孫嘉滏官運亨通。在這春風得意之際,作為一般的臣子都會主動去逢迎君王,可這是孫嘉滏啊。

自古諫臣出盛世,唐有魏徵,清朝的康乾盛世有什麼呢?

大義告誡乾隆為君之道

接著,孫嘉滏多次上書,專論君主"三習一弊":耳朵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而討厭直話,喜歡看見講好話的人而不喜歡講實話的人,心裡喜歡順從自己的人而厭惡違背自己心意的人,如這三樣惡習養成了,就會產生一個弊端:喜歡小人而討厭君子。

乾隆看完這個摺子,十分欣慰,表示讚賞,孫嘉滏果然還是個不改本色的"直臣"啊。

  • 【民間老百姓說直話,都署名"孫嘉滏"】

自從這孫嘉滏"直臣"名聲越來越大,不論民間發生什麼大事,凡是涉及到一些大事情的,言論最後都要署名孫嘉滏。這孫嘉滏的直臣名聲是大了,但這身家性命可就有些危險了,整天日子提心吊膽。

乾隆十六年,一封密摺的內容震驚了乾隆帝:這封密摺講述了來自民間的傳言。這則傳言指責了乾隆寵幸的幾乎所有大臣,彈劾各位大臣的過錯;還指責乾隆的"五不解,十大過",即乾隆南巡鋪張浪費,搞的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最後以孫嘉滏署名。

乾隆看完,暴跳如雷,下令嚴查,但不追究孫嘉滏。乾隆知道這絕不是孫嘉滏的做法,孫嘉滏本人已經不知道被冒名頂替了多少次。但也由此可見,這位孫嘉滏的"直臣"之名傳播甚廣啊。

  • 【愛名不愛財】

孫嘉滏自幼熟悉朱程理學,而他本人也將這朱程理學的本質發揮到本質,堅決捍衛"存天理,滅人慾"的道義。因而在許多大是大非面前,他都能保持自身清廉,敢於直言進諫。

自古諫臣出盛世,唐有魏徵,清朝的康乾盛世有什麼呢?

一生正氣,剛正不阿

雍正曾經和鄂爾泰談論過孫嘉滏,雍正一直說:"孫嘉滏這小子太傻了!"鄂爾泰也直言說:"孫嘉滏能堅持自己啊,絕不貪腐啊,有他自己所信奉的朱程理學,臣敢擔保他決不愛財。"

雍正曾經問過孫嘉成:"天下有幾種人?"孫嘉成巧妙的回答:"兩種人,一種為名,一種為利。而臣不愛財。"

正是孫嘉滏的這些思想,才讓其一直清廉處事,在雍正、乾隆兩朝才有底氣敢於直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