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1 .

這是我來到重慶的第一天。

一個陌生的城市會讓人害怕。

哪怕它住著3000萬來來往往的人,也遮蓋不住我內心的孤獨。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我扛著厚重的行李箱四處問路。

我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也不知道這個城市是什麼樣子。

“前方到站大坪,列車將打開左側車門,有到...”

朋友電話打過來:你到了嗎?在重慶怎麼樣?

“還行吧,應該...”

這個陌生的城市讓我充滿了不自信。

我也想問問自己:你現在怎麼樣?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2.

租房時,房東用彆扭的普通話努力地跟我交談。

長江索道,湖廣會館,解放碑,鵝嶺二廠,李子壩輕軌站...

我從他口中聽到了重慶很多景點的介紹。有趣的是,這些竟然都在渝中區!

對於初來乍到的我來說,那些地名好像是旅遊路標式的存在,去遊玩只是一場充滿好奇的參拜。

我帶著旅遊的儀式感,走過一個個景點。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3.

然而,當我現在真正安定了下來才發現,這些景點已經變成了生活常態。

我可以路過洪崖洞不再掏出手機拍個不停,就為了一張合格的朋友圈照片;

我不會再去排兩三個小時長隊就為了感受一下擁擠的長江索道,當它成為日常以後,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用處--便捷。

喜歡不一定是大張旗鼓的告訴所有人,

有時候喜歡是內心的自豪和習以為常。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以前我在八一路的那條好吃街從頭吃到了尾,跟來來往往的遊客擠在一起,排上很久的隊。

現在能隨時吃到想吃的小吃,不用懷著“只有這一次機會”的心態把自己吃得發慌。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4.

呆了幾年,我才發現重慶渝中,不光是美,是一種親切。

用雙腿走出來的重慶是沒有金屬隔離,沒有混凝土阻礙,熱乎乎的充滿人味兒的重慶。

當輕軌跨過長江時,看到那些江水浪潮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座城市是活著的。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5.

電影帶火了鵝嶺二廠

,但它也有自己最深情的厚重,這些不起眼的建築群,不只有斑駁與惋惜,它反而營造出了濃郁的懷念氛圍。

每個角度鵝嶺二廠看出去都不一樣,向北可以看到嘉陵江,轉身向南又可以看到長江,這也是立體重慶的縮影。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聽說,1939年建立之初,這裡被稱為“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的印製貳廠早已倒閉。

2014年,在不動鵝嶺貳廠外部的一磚一瓦,在自帶懷舊風格的廠房基礎之上,最終改造了印製貳廠。

我親眼看著這座差點荒廢的老廠,就這樣以最文藝的方式活過來了。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6.

現在才知道,重慶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它的曾經,你要去渝中傾聽,去斑駁脫落的老牆上發掘,去那些高翹得意的飛簷上尋找。

湖廣會館建築群是史上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的重要史證,也是重慶經濟發展的見證。”

這是我在景點的介紹裡聽到的句子。而拋開那些官方的歷史背景,我看到的是老重慶靈魂啊!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 7.

正所謂“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一百年解放碑”。

飽經風霜的解放碑真正的歷史只有70幾年,但長江和嘉陵江似乎約定了要在最後的匯流前在此收一收腰,有意要將那人氣、靈氣和財氣通通聚攏在這裡。

關於解放碑,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瞭解得越來越多。

它也是重慶最早的商業街,當時還是那一片最高的建築物,還沒被後來興建的高樓大廈所淹沒,在不遠處都還能望見。

一個外地人在渝中的獨白

我希望你能來看看,不光是以一個遊客的角度。雖然不知道我還能在重慶呆上幾年,但是對渝中的熱愛始終不會變。

相信我,你會讀懂這座城市,也能讀懂渝中!

#了不起的重慶母城渝中#歡迎你也來渝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