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不够IPO来凑!蔚来为“加血”在美提交IPO申请

汽车圈的人们仿佛已经习惯每天早晨醒来时不时地接受来自大洋彼岸的重磅消息的轰炸。短短一周之内,一直备受瞩目的两家汽车界“新星”先后扔出“炸弹”,炸的人们从朦朦胧胧的睡梦中一下子清醒。六天前,美国的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嚷嚷着要退市。今天,中国的蔚来正式提出要上市。

美国时间8月13日下午(北京时间8月14日凌晨),蔚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计划融资18亿美元。

一直以来的传闻终于被证实。

总计221页的IPO招股书,将这家成立不到四年、万众瞩目的汽车界新秀彻底展现在公众面前,一切仿佛都不再神秘。

从招股书中的持股情况来看,蔚来前三大股东分别是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17.2%)、腾讯控股(15.2%)、高瓴资本(7.5%)。车和家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想持有1.7%、蔚来北美CEO Padmasree Warrior持有1.4%。另外,蔚来联合创始人及总裁秦力洪、首席财务官谢东萤、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副总裁周欣、副总裁沈峰分别持有公司不超过1%的股份。

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目前共有11名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根据股东协议规定,李斌可任命3名董事;腾讯可任命3名董事;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百度、淡马锡和李想分别可以任命1名董事。

血不够IPO来凑!蔚来为“加血”在美提交IPO申请

招股书用数字实实在在的向我们证明,造车这件事真的不是一件小事。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公开表示,“一个新创的公司没有融到200亿人民币的能力,可能比较难开始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经过四轮融资,蔚来总共获得24.4亿美元的“弹药”。其中,2016年3月完成A轮融资3.474亿美元,2017年2月完成B轮融资3.1亿美元,2017年7月年完成C轮6.4亿美元,2017年12月完成D轮融资11亿美元。

血不够IPO来凑!蔚来为“加血”在美提交IPO申请

这一融资数额距离李斌提出的最终“烧钱”目标还有五十多亿。如果能顺利完成上市,“五十亿”的小目标将迅速达成。(由于融资跨度近三年,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此期间有变动,不再另外详细计算)

反之,如果无法尽快上市,就目前的亏损速度来看,蔚来将很快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16年,蔚来净亏损分别为25.733亿元人民币;2017年亏损50.212亿元人民币;2018年前半年亏损33.255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蔚来总共亏损109亿。

其中,2016年、2017年、2018年前六个月,蔚来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4.6亿元人民币、26亿元人民币和14.5亿元人民币。对应的销售和管理成本为11.3亿元人民币、23.5亿元人民币和17.2亿元人民币。

蔚来表示,销售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员工增长、市场营销费用和下线体验店。

血不够IPO来凑!蔚来为“加血”在美提交IPO申请

截止2018年6月底, 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共计44.80亿。从2018年开始,蔚来开始实现营收,营收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业务,共计4439.9万元。

血不够IPO来凑!蔚来为“加血”在美提交IPO申请

目前,蔚来的压力还不仅仅来源于资金方面,招股书中透露,截止7月31日,蔚来首款量产车蔚来ES8已获得有效订单17000个,而且绝大部分已经交了定金。目前已生产1300台,已交付481台。由此可见,今后的几个月内蔚来的交付压力着实不小。蔚来承诺在6—9个月内完成全部订单,而且今后的目标是实现从接受订到到交付的时间控制在在21—28天内。

创业公司时刻面临着来自自身和周围的各种挑战,可谓是步步惊心。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公司面对的一些风险,如选择代工生的模式可能会使产品的质量无法很好的把控、车辆不符合客户的预期、政府扶持政策的退出对电动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充电的解决方案面临挑战、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公司运营成本过高、原材料成本上涨且公司无法把控、车型较为单一等等。

目前,蔚来每ADS代表多少股普通股以及每ADS的价格区间尚未确定,因此无法估算蔚来上市后的整体市值。

如果一切进行进展顺利,蔚来将成为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祝福蔚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