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研觀察|大灣區會議解讀②:六方面發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18年8月15日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傳遞出諸多非常重要的信息,對於全面深入瞭解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趨勢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著力點,具有重要意義。基於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將就粵港澳大灣區新定位、空間佈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新經濟發展、統籌協調機制、港澳居民便利化措施等主題進行解讀,相關文章陸續刊出,敬請垂注。

綜研觀察|大灣區會議解讀②:六方面發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汪雲興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目標之一。韓正副總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強調,“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依託灣區城市群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是當今世界城市、經濟及科技融合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客觀趨勢,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需要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研平臺、國際水準的科研團隊、國際化創新型教育、開放協同創新、科研體制改革創新供給等方面發力,提升整體科技創新能力。

1、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們對比發現,舊金山、紐約、東京、北京、上海等創新中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都被納入了國家創新體系,並予以重點佈局。

以舊金山灣區未來,他已成為美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擁有一大批國家頂級實驗室。

綜研觀察|大灣區會議解讀②:六方面發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我國,已經建成的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其中北京有7個,上海有5個,均是大科學裝置的高密度佈局城市。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有所突破,大科學工程體系逐步健全,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實驗室(江門)、加速器驅動澶變系統研究裝置(惠州)、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惠州)等重大基礎設施將陸續投入使用。但與三大灣區和北京、上海等地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和系統性還有待加強。著眼國際科技競爭需要,粵港澳大灣區還需要聚焦更前沿科技創新工作,建議在現有大裝置的基礎上,科學合理佈局若干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夯實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支撐。

2、重大科研平臺

重大科研平臺是吸引和匯聚頂尖科學家,開展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舊金山灣區擁有大量由聯邦資金支持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獨立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全球研發1000強企業中,大概有100家在紐約灣區設立了研發中心,比如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IBM、華為等,數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積極佈局各類創新平臺,工程研究逐步體系化,擁有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省重點實驗室、省重點科研基地、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載體。

與此同時,去年12月,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等首批4家廣東省實驗室啟動建設,目標是培育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

我們也特別注意到,會議強調:“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國科學院院屬研究機構,支持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中國科學院作為我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在全國設立了12個分院,有10類院屬機構。從香港的科技比較優勢和發展訴求來看,可能會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佈局若干研究機構。這樣可以通過中科院把香港優勢領域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將有利於促進其融入國家科技體系,更緊密地參與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總體而言,“在香港建立中國科學院院屬研究機構”豐富了中科院與香港科技創新合作內容和形式,對於完善和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平臺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綜研觀察|大灣區會議解讀②:六方面發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3、國際水準的科研團隊

今年年初,總書記在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中之重的任務是要培育和匯聚一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團隊。

以舊金山灣區為例,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就有5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硅谷地區擁有1000多名國家工程院和科學院院士,數萬名工程師,25歲以上人口中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佔20%,吸引了全球100多萬名高科技人員,還擁有一大批青年創業者。

再來看紐約灣區,僅紐約州就集聚了美國10%的博士學位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超過40萬名。紐約大都市範圍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大學的校友中共有100多位獲諾貝爾獎。

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創新人才棲息地。廣東省大力實施“珠江人才計劃”、“揚帆計劃”、“廣東特支計劃”等,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創新人才團隊落戶廣東。依託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知名院校,培育了一批院士科學家團隊。但與國際知名灣區相比,我們的科研人才數量、質量等都還存在一定差距。

面向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定位,需要加快完善人才發展政策體系,形成更加精準、更具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優勢,全球遴選和發掘前沿領域的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領航型創新型企業家及一大批高質量科技技能人才。

4、國際化創新型教育

發展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是系統提升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協同能力的前提條件和長遠戰略安排。三大灣區高校數量眾多,具有世界影響力,它們不僅發揮著知識傳授、科學研究、創新創業等功能,而且還不斷培養創新人才、產生新知識、衍生新企業。

舊金山灣區大學數量70多所,大概每10萬人和每245平方公里就擁有一所大學。2017年大概有10所大學進入全球100強,其中,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別位居第3、第5和第25名。紐約州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學生人數佔全美的10%左右。整個紐約灣區有5所世界100強高等院校。東京灣區是日本的科研和文化教育中心及人才高地,東京集中了日本30%的高校和40%的大學生。

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各類高等院校170多所,約佔全國的6%。內地九市院校相對集中,與北京、上海、武漢等地區比還相對較弱,佔全國比重相對較少,排名靠前的高水平大學不多。香港、澳門,尤其是香港是國際一流大學的集聚地,有5所大學進入世界100強,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土木工程、醫學等學科實力較為突出。然而,香港大學的知識轉化、服務帶動能力還有待提升,與哈佛、斯坦福等頂級大學相比,綜合能力還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步建議,一是大力支持香港等城市的高校建設基礎研究機構,增強知識創新能力,提升全球知名度,培育世界一流學科,打造灣區科學研究的重要引擎;二是支持開展高等教育創新導向功能改革,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由知識灌輸向創新培育轉變,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創新需求的敏感度;三是支持香港、澳門高等院校與內地科研機構加強產學院合作,把港澳科教優勢轉化為灣區科技創新能力。

5、開放協同創新

會議強調:“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從中可以看得出,推動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必選題。

開放創新表現在創新資源匯聚的國際化、創新活動組織的國際化、創新規則的國際接軌、創新能力的全球輻射等方面。以舊金山灣區為例,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人才集聚的規模效應有效地驅動了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增加科技創新產出,推動高技術產業的集聚與發展。硅谷地區外國出生人口比例約為36%,加州、美國這個比例僅為27%和13%。硅谷地區的科學和工程領域60%以上是外國移民,美國不到30%。

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除了香港和澳門,內地九個城市的國際人才比例是比較低的,國際科研活動還不夠多。面向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要建立一套有利於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就業、發展的系統制度安排,面向全球吸引人才、利用人才。除此之外,建議設計全球性科技創新議題和創新活動,佈局一批海外創新中心,優化全球創新網絡,開展開放式科技創新合作。

在協同創新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特殊性,在全世界灣區中獨一無二。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元的區域開展科技創新工作,協同合作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前不久,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文,支持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申請中央科研計劃,允許科研資金跨境使用。這僅僅是中央支持港澳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些政策的突破與放寬,將有力促進創新要素資源在內地與港澳之間高效便捷流動。

從空間上看,會議提出的“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比原來廣東省提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有所延展。接下來,隨著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和便利化政策措施落地,圍繞這條創新走廊的“區域協同創新”活動將更加緊密和密集,將會發揮更大的脊樑支撐作用。

6、科研體制改革創新供給

以科研體制創新為核心內容的科技“軟環境”營造是促進區域科技發展的核心動力。世界三大灣區一系列關於創新成果保護和激勵、金融支持、稅收安排等制度安排,比如美國的史蒂文森-懷德勒技術創新法、拜杜法案、聯邦技術轉移法,日本的促進基礎技術開發的各項稅制、大學技術轉讓出讓促進法等等,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們成為世界上創新生態發育最成熟、創新集群最具多樣性、創新環境最優越的地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除了在大裝置、大平臺、大團隊、大學等“硬條件”方面發力外,更為關鍵是能夠促進這些創新要素高效發揮作用的“科研體制機制”供給。

可以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制度獨特、區位獨特等優勢,在創新法制環境、新技術培育、新產品應用、開放創新等方面,選擇一些城市或特定區域,開展探索和試驗,加快向粵港澳大灣區複製推廣,全面激發整個灣區的科技創新動力、活力和潛力。

下篇預告: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

綜研觀察|大灣區會議解讀②:六方面發力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