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是鱼刺,吃鱼时要吐掉!

孩子,这是鱼刺,吃鱼时要吐掉!

1

午餐时,我手头忙点事情,所以让阿姨陪二胖先吃,我随后就来。

几分钟后,在书房里听到二胖哭。很直白的那种哭声,少了平日狡黠的起承转合,也没有察言观色博弈有要求的间断,边哭还边时断时续咳嗽。

平日里孩子有小磕碰或是放赖哭上几声,我通常不在第一时间追问,免得阿姨紧张。但这哭法实在蹊跷,我赶紧放下手里的事情,快步走去餐桌前。

2

二胖不是一般的反常,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受控制地噼里啪啦往下掉,仿佛满肚子委屈倒不出来。她边哭边止不住地咳嗽,感觉呼吸都有点困难。

阿姨说她没事,可能吃饭吃急了,要么就是呛了口水,不要紧的。

我直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余光瞥到她碗里一角还没吃完的鱼肉,心下一惊。吃饭前再三嘱咐阿姨,刚买的小黄鱼小刺特别多,千万千万别给孩子吃,虽然心里依然心存她没吃的侥幸,但如此看来,怕是第一万零一次,阿姨又没听我的劝。

先跟阿姨确认二胖是否吃了鱼,吃过多少,阿姨犹豫了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只说她都检查过,鱼肉里绝对不会有刺。边说边举起一勺饭说,来,濑濑吃几口饭就好了。

二胖哭着使劲摇头,阿姨还想哄着将饭喂下去,我赶紧拦住,安抚她说,我知道你非拗着我给她吃鱼,是心疼她,什么好吃的都唯恐落下她,但都哭成这样,千万别再喂东西了,万一呛到,或是鱼刺扎进哪里划破哪里,都会非常麻烦。

阿姨依然不为所动地又想哄着二胖喝个酸奶,老思想里卡了鱼刺吃下一头牛就能顺下去的思想,让她一方面既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另一方面又急于尽快摆平,所以总想给二胖塞点什么进去。

3

我对二胖说,濑濑告诉妈妈你要做什么好吗?她只哭着摇头,怎么都不肯说话。我又问她要妈妈抱抱吗?她用力点头,几乎是倒气的方式,一字一顿说出四个字:妈,妈,抱,抱。

把她从餐椅里抱出来,趴在我怀中,帮她摸索着后背。待她稍稍平静,我问她能张大嘴让妈妈看看么?她立刻配合地张开嘴,但没有工具很难看到嗓子,只得放弃。

她的咳嗽还在继续,却不怎么哭了,呼吸依然不太顺畅。再次跟阿姨确认了她没有塞什么小东西进嘴里,排除了异物的可能性,我几乎可以确定,她在跟鱼刺作斗争。

于是抱着她去书房取了手机,做好随时能联络到医院的状态,心里想着,如果5分钟内情况更糟糕,就立刻带她去医院。

4

二胖在我怀中很快平静了下来,哭声停止了,却开始频频干呕。我对一脸不解的她解释说,这个叫恶心,如果想吐,或者嗓子不舒服就会这样,不用害怕。

在呕了数次后,她的小手在嘴角抹了一下,然后递给我一根鱼刺,短粗,非常坚硬。

拿着鱼刺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特别庆幸,孩子竟然能自己把刺吐出来。可另一方面我也真是后怕,这跟刺不知曾经是扎在喉咙里,还是顺在喉咙附近的牙缝里,无论怎样,如果不是及时拦住阿姨,任由她哄着将饭喂下去,不知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阿姨如释重负地说,哎呀我都吓出一头汗了,拿出来就没事了,这回肯定没了,一共也就吃了一口鱼嘛。我对情况却依然不乐观,因为没办法确定,这是不是她吃下的唯一一根鱼刺。

5

二胖情绪好多了,不哭不闹也不呕,阿姨赶紧递上酸奶,说喝点凉的嗓子就舒服了。

我一边不动声色地从二胖手里把酸奶先拿到一旁,一边想通过聊天,确认她的情况。

——濑濑,这是鱼刺,这个吃鱼时候要吐掉。

——吴赤(鱼刺)。

——濑濑,喝酸奶吗?

——耐耐(咳咳),喝—嗯—酸(咳咳)—奶。

阿姨说没事了,快给她喝吧,我心中却觉得不对,要不是那个短刺划伤了她的喉咙造成异物感,就是还有其他鱼刺没出来。

阿姨觉得我有点过度紧张,说我都挑了半天,有一个鱼刺都很奇怪,不可能再有了。

我没理她,又逗着二胖张大嘴巴,她一做这个动作就又开始作呕,往复十几次,小肉手又给我递来一根鱼刺。

与前面的那根不同,这根又细又长,乳白色微微有点透明,放在手里都不是特别好辨识。

阿姨立在一旁终于不说话了,我用手机打开二胖最爱听的歌,她立刻摇头晃脑地跟着唱了起来,声音连贯,气息顺畅,大致看上去,应该是没事了。

6

很巧我以前曾在同事家遇到过一次她女儿卡鱼刺的事。那会儿我很年轻尚未结婚,她亦年纪不大。

我们几个人去她家吃饭,她妈妈做了特别好吃的鱼,结果不想她三岁多的女儿卡了鱼刺,饭吃到一半,家里乱作一团。

老人帮着喂了好多馒头还灌了不少醋,孩子各种哭也依然不灵。。。

细节如今记不清了,但因为我有同学在医院工作,所以我陪她们去了医院,同事一会儿丢了就诊卡,一会儿差点把手包都丢了,可以想见得有多么慌乱。而大人们的情绪,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那小姑娘哭了一路,吓得不得了。

医生的话我倒是大约记得,他说那么硬的刺,得喝多少醋才能泡软啊,真是愚昧,孩子喉咙都划破了,还往下塞馒头,本来可能扎不了这么深呢。。。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防不胜防。我们为人父母所能做的无非两条:

第一是,遇事前尽可能地做好预判,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尤其是对那些运动能力特别强,又很勇不计后果的低龄宝宝。

第二是,遇事后保持必要的冷静与条理,将伤害控制在能力范围的最小。比如出问题第一时间不互相指责,不惊慌乱了方寸。

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既不过度慌张,也不大意不当回事,及时根据孩子的反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大人的情绪,对孩子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某种程度上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外,平日里虽不必逢病必了解,但一些意外伤害时的科学处置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留心一下的。

当你自己的知识储备给不出很好的解决方案时,最好的办法不是试遍土法,而是尽快带孩子去医院。

7

这件事后我并没有责备阿姨。我当然不是圣人,对再三劝阻她依然当作耳边风,事初还欲遮掩过去的做法,我自然也气,因为实在心疼孩子无端跟着受罪。

但一根又一根鱼刺出来时,我愿意相信,再刚愎她也会心惊,下次自作主张时,她多少会有些忌惮。而最重要的是,我知道她初心是想让孩子吃口鱼,这份心,足以抵了她不听劝的执拗和怕被埋怨怕担责任的遮掩。

孩子养久了,不断提醒自己宽人律己,育儿驭己,其实也是件身心愉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