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你可能不信,琥珀家族又添新成員啦!

琥珀大家都有了解,它本身是一種生物化石,其中蟲珀、植物珀等承載著生命歷史的演變,在許多科學領域中都具有重大意義。

科學家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距今約0.99億年!

今年7月19日由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學團隊,在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首次發現了蛇琥珀。

那麼問題來了,蛇琥珀長什麼樣?

說來你可能不信,琥珀家族又添新成員啦!

本次研究標本有兩塊琥珀,其一包含有蛇類皮膚,另一塊則是緬甸曉蛇的部分骨骼和皮膚。

這兩塊琥珀來自著名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這裡發現了許多古生物琥珀標本,從2016年至今,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古鳥類、恐龍、蛙類琥珀化石,現在又有了蛇琥珀。

可能大家會疑惑,小小的一塊琥珀怎麼會包含住蛇呢?緬甸曉蛇的解剖學結構顯示它是新生蛇,即剛出生不久,而且琥珀裡只有部分骨骼,長4.75cm,如果標本完整體長約為9.5cm。

說來你可能不信,琥珀家族又添新成員啦!

甸曉蛇復原圖

為什麼之前沒怎麼聽說,而這個蛇琥珀突然就火了呢?研究意義又在哪裡?

一個新物種

“曉蛇”可能是現代蛇類的祖先之一,一個前所未見的新物種。

兩個首次

首次發現蛇琥珀。

首次在化石記錄中發現新生蛇。

三項價值

發現新生蛇讓人瞭解到古蛇的發育。

特殊的骨骼類型標誌著它是全新物種。

蛇琥珀表明古代蛇類曾在海洋邊緣的森林中生活,意味著早期蛇類的生態多樣性超出以前的認知。

琥珀

琥珀是中生代白堊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松柏科植物的樹脂,經地質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樹脂從柏松樹上分泌出來,第二階段是樹脂被深埋,併發生了石化作用,樹脂的成分、結構和特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三階段是石化樹脂被沖刷、搬運、沉積和發生成岩作用從而形成了琥珀。

根據琥珀的不同顏色、特點劃分的品種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石珀、蠟珀、蜜蠟等等。琥珀中價值較高的是古董、精湛的藝術品或含有生物遺體的品種。包裹含昆蟲的琥珀,俗稱“琥珀藏蜂”,以昆蟲清晰、形態栩栩如生、質地上乘、個體大、數量多為最佳。

說來你可能不信,琥珀家族又添新成員啦!

除了裝飾與收藏,琥珀的科學價值更是寶貴。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系列復活恐龍的設想就是源於對琥珀的研究。現實中,不少科學家致力於提取琥珀裡古生物遺體殘存的DNA並試圖解密,留給人們無限遐想。

另一方面,琥珀中各種內含物在科學家看來則是十分重要的。不僅是動物,植物殘留也體現了當時的生態環境,這些琥珀內含物提供了獨特的森林生態系統記錄,使得推測古生物的棲息地類型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