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眼下,正是野外黃花生長的季節。然而,新鮮的黃花菜如果烹飪不當,食用後將引發中毒。

近日,我市就有多名市民食用新鮮黃花菜中毒。

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網絡圖

三人食用黃花菜中毒

6月9日,正值週六。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拖家帶口地前往野外採黃花。上午9時許,水源路兩側停靠著上百輛私家車,數百名市民分散在公路兩側的草原上採摘黃花菜。這也導致本就不寬的水源路一度發生擁堵。

家住讓區銀億小區的張女士就是“採摘大軍”中的一員。9日上午,她帶著老母親和10歲的兒子,開車來到水源路沿線採黃花。由於離市區近一些的草原上已經有不少市民在採摘,她就繼續驅車,到了一處離市區較遠、較偏僻的草原採黃花。

由於所選地點偏僻,這裡的黃花非常多,不到一個小時,張女士一家三口人就採了滿滿兩塑料袋黃花菜。中午回到家,張女士就開始準備午飯,而剛剛採回來的黃花菜,自然成了“主角”。

張女士之前在飯店和親屬家吃過黃花做的菜,但自己動手烹飪還是第一次。她將新鮮的黃花清洗乾淨後,就準備做菜。

張女士做了一道肉炒黃花菜,又做了一道黃花菜炒雞蛋。這兩道菜往桌上一端,散發著黃花的芬芳,看起來特別漂亮,聞起來特別誘人。

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頓黃花大餐,張女士的兒子很喜歡黃花炒雞蛋的味道,還嚷著讓媽媽晚上一定要再做一次,他還沒吃夠。

當天下午2點多,張女士的10歲兒子就嚷著肚子疼,後來還出現嘔吐和腹瀉症狀。隨後,她和母親也出現腹瀉、噁心的症狀。馬山到醫院就診,醫生詢問情況後,告知他們一家三口是由於食用了新鮮黃花菜導致的中毒,好在情況不是很嚴重。

無獨有偶。家住東風新村的孫先生的兒子也因為吃了新鮮黃花菜而引發中毒。原來,幾天前,一位朋友到野外採黃花回來,送給孫先生一些。當晚,孫先生就炒了一盤黃花菜,兒子特別愛吃,大半盤的黃花菜都讓兒子吃掉了。當天晚上,孫先生的兒子就出現了嘔吐、腹瀉症狀。後經確診為食用新鮮黃花菜中毒。

記者從四醫院、龍南醫院、油田總醫院、哈醫大五院瞭解到,近期,這幾家醫院已經接診多名因食用黃花菜導致中毒的患者。

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張女士採回來的新鮮黃花菜。

都是“新鮮”惹的禍

那麼,食用新鮮黃花菜後為什麼會引起中毒呢?

據油田總醫院消化內科醫生介紹,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名叫秋水仙鹼的物質,屬於一種生物鹼。食用後,秋水仙鹼被氧化為二氧化秋水仙鹼,侵害中樞神經和心腦血管系統,從而導致神經麻木和內臟器官輕微出血的中毒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嚴重的,還伴有肌肉疼痛無力、手指腳趾麻木、不正常瘀傷以及流血等。

醫生介紹說,新鮮的黃花菜花蕊中含有大量的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沒有毒性,但會氧化生成毒性極強的二氧化秋水仙鹼。這種物質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一般來說會導致嘔吐、腹瀉等症狀,只要不脫水,應該問題不大。如果不小心食物中毒,催吐、排洩都比較常見,最重要的是對症治療,患者不必過於擔心。

如果由於操作不當食用鮮黃花菜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不必驚慌,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同時也可先自行採用簡易方法進行催吐,以減少有毒物質吸收,但不要自行亂服藥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患有皮膚瘙癢症、腸胃疾病的患者要忌食。

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嚐鮮要注意烹飪方法

吃鮮黃花菜這麼容易中毒,那是不是就不能吃了呢?

新鮮黃花菜雖然有毒,但只要處理得當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醫生指出,謹慎起見,市民最好食用幹黃花菜,其秋水仙鹼含量較少,秋水鮮鹼易溶於水,食用前最好先長時間浸泡。

如果一定要吃新鮮的黃花菜,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將花蕊全部擇掉,因為黃花菜的花蕊中秋水仙鹼量最多,摘掉花蕊也就去掉了大部分秋水仙鹼。

第二,要注意烹飪方法。秋水仙鹼易溶於水,充分加熱後可以被破壞。鮮黃花菜要先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再放入涼水中浸泡、沖洗,以清除掉有毒物質。將焯水浸泡過的黃花菜撈出攥幹水分就可以烹飪了,食用如此處理過的黃花菜就不會中毒了。

第三,要注意食用量。食用1-2 兩(50g-100g)新鮮黃花菜就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血便情況,食用量要控制在50g以下。

黃花菜有“毒”!一家三口被“撂”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