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过去的几天,我们把带豹回家的项目投放到了米公益上。米公益的主要定位是为公益机构提供筹款或传播服务,希望能通过资源整合为公益机构做一些事。没想到短短几天,我们的项目受到了如此多的关注。尽管平台上筹来的米并不是真正的米,但这对我们来说,这些关注是支持,亦是督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上线一个星期,已经快要捐满了

猫盟追豹的故事,大猫讲过一些,米公益将它们整合到了一起。那就再看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看故事的你,也是一个捐米人吗?

我就叫大猫,这个名字是我2008年的时候给自己起的。那时候我还在一个互联网公司上班。这个行业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欣欣向荣的,如果我坚持下来的话,今天可能就不会有这些故事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无聊,每天做做PPT开开会,大家提个案,很累,但是我觉得做的这些事情毫无意义。不管对别人还是我自己来说,我不知道我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当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上班的路上看鸟。因为我上班会经过一片荒地,那片荒地鸟很多,夏天可以看各种水鸟,迁徙季的时候有很多候鸟经过那里,冬天的时候还可以看猛禽。我每天早上早走一个小时,在这个地方待一个小时,这是我一天当中心灵最放松的时刻。

▌“我站在山梁上,我的面前就是豹的领地。”

看鸟看了很多年以后,2008年,我在网上认识了老王,他的全名叫王卜平,是中国最早开始以民间身份保护华北豹的一个人。当时,猫盟的前身“三北猫科”创始人王卜平在网上发布了华北豹照片,出于对猫科动物的喜爱,我成为了王卜平的志愿者,利用假期跑到山西给王卜平帮忙。

2008年的五一,我作为一个志愿者跑到山西,跟着他的弟兄们一起进山。他们教会我很多东西,在山里怎么找到豹子的足迹,怎么看各种动物留下来的痕迹等等。

作为国内第一个用红外自动相机拍豹子的民间人士,王卜平的成果也是惊人的:从2008到2009年,王卜平的红外自动相机拍到了285张豹子的图像,因为每只豹子的花纹都不一样,经过辨认,一共拍到了21只华北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华北豹丨王卜平摄

而我第一次进山,就是要在一些计划的点上安放红外触发相机。当时我们的调查主要还是出于直觉——就是在豹子可能出现的地方绑相机,拍到就行,没有别的目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当时拍到的一只公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当时拍到公豹的相机

虽然我之前就喜欢户外,经常往山里跑,但是跟他们去过一次之后,整个山林在我眼中完全不一样了。我换了一个视角,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一下就变了。山还是那个山,但我已经不是那个我了。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去野外,一有节假日我就跟着他们往山里跑。但我又不能像他们一样整天在山里呆着,我就写博客,为他们做宣传。我写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通过我的博客了解到山西有人在保护华北豹。很多人点赞,很多人支持我,这么多人的支持下,我觉得这个事好像比我干的工作有意义。

当时写的这些东西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前两年,我在西双版纳植物园中科院有一个博士跟我聊天,我小时候就是看你的博客,我发现这个世上还有这么好玩的工作,所以他后来去报考了生物系,现在当科学家。这两年在提的绿孔雀的保护之所以被炒起来,就是这个学生推动的。

老王带给我的不光是关于野生动物的经验,最关键的是他为我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他把他的钱、时间、精力都投在华北豹保护上,但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正当行业”。我发现人居然还能这么活着,可以完全选择自己觉得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去做。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一拍脑袋,拉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干”

2011年,我和冯利民(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一拍脑袋,说,“那咱就干吧”,什么都不懂,就取了一个名头很大的名字——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即猫盟。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志愿者的身份。

时间到了2012年,我应河北小五台山保护区的邀请去给他们做一些调查,结果下山的时候把腿给摔断了。腿摔断了之后,我在家里大概躺了大概有小半年,期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时候山西的华北豹保护有点干不下去了,老王的钱花完了,几个志愿者也干不下去了,如果我也不坚持做下去的话,华北豹保护这个事就黄了。

志愿者做得越久,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拥有”的大猫越来越少了(迄今被发现的最大的野生华北豹种群,也仅仅只有28只)。

这些美丽的大猫一旦消失,就很难再回来了。华南虎已经是前车之鉴,华北豹的前景如何,可能更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像三北猫科这样专业动物保护人士的努力。

这时的我面临一个选择:向左是冒险,去做华北豹保护。向右是投降,继续上班,把华北豹保护这个事情当作玩票。我后来想了一想,觉得还是听从内心的召唤,也没有太经过深思熟虑,就决定去做保护了。

2012年,黑鹳和明子的加入,让猫盟彻底落了地,成了一个由生态爱好者和科学家共同成立的民间志愿者团队。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心特别细的黑鹳和眼特别亮的明子

创立猫盟后,找豹子拍豹子,依旧是主要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带着设备上山,通过专业和经验的观察判断,在豹子最可能路过的地方,布下红外相机,等待拍摄的结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村民老魏、巧巧(猫盟成员)和我给架设点的红外相机换电池丨三联生活周刊刘敏摄

这个过程,漫长、疲惫、又枯燥。

但我们喜欢在这种枯燥之中找乐子,“不煽情,不炒作,不玩悲情” 是我们的共识,其中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彼此的火眼金睛。我最“神勇”的一次是在高速公路上,开着车,速度起码八十迈,路基下一条赤峰锦蛇从石缝中哧溜才探了个脑袋,一下就被我看到了。

“只要它动,我就能看见它。”

多年设身处地的守护,让我们对动物也有了精准的直觉。走入一片山地,看看植被、泥土、痕迹,就能迅速推断出这里会有什么,会不会有豹子;上了山,走山梁进山谷,粪便、爪印、刮痕,种种零星的迹象就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直接的判断:豹子会来这里,在这里装相机一定能拍到。

行走在山林里,猫盟的每一个人都像兽类一样安静,对移动的活物敏感,对各种动物痕迹敏感,摸爬滚打不在话下;离开山林,整理分析数据、写稿编视频、传播、设计制作周边……各有分工,每个人都是一支队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工作中的猫盟小伙伴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离豹最近的一次。”

在找豹子的征途中,让我最亢奋又失落的一次,是在川西,我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就可以亲眼看到豹子了(之前都是用红外相机,自动触发式拍照)。

当时我们在山上装相机,突然接到林业局电话说路边有两个藏民看到了一只豹子,赶紧往那跑,赶到时藏民说,在他们来之前没几分钟又来了一只豹子,两只豹子稍微打闹了一下,然后一起跳到灌丛里去了。

我觉得豹子可能没走远,就赶紧提起相机往山上跑,爬到最上面的时候却只看到了几个很新鲜的脚印。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新鲜的豹子脚印

“这可能是我这辈子离豹最近的一次。”

猫盟让我有机会深入山林,让我有机会保护我所钟爱的大猫,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也让我更加确信,我这个人,就应该为了找豹子活着。

▌“如果我是一只豹,那么早就死了好几次了。”

距离2009年2月15日我和老蒋第一次结伙在北京进山找豹子已经过去了9年,时光飞逝,我们却依然没有在北京找到豹子。

2009年2月,一则标题为“北京郊区可能重现豹子 一夜咬死咬伤11只羊”的新闻让我决心要在北京找到豹子,但事实并不遂人愿,当时咬羊现场的足迹,轮廓非常像是豹的,可惜不大清晰,不能因此确认就是豹子咬的羊。

“不能有豹子啊,要有我上山得遇见它……可是那脚印儿真就是豹子,跟我年轻时看到的一模一样……”被咬羊的主人王老汉一边带着我们在山里走一边自言自语,他说,都已经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豹子了。

最终我们安装的红外相机没有拍到豹子,那个吃羊的案子最终也成了悬案。

没有找到豹子的我们铩羽而归。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漂亮的华北豹,山西

到底为什么北京不再有豹子了?

“过去有枪,部队多,而且那会儿民兵也都发枪。那狍子,都一车一车往外拉!”2015年又回到北京调研时,延庆周边村子里的老汉告诉我,说的是上世纪5、60年代的事儿。

而狍子,是豹子主要的猎物之一,没有猎物,又怎么会有豹子呢?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可爱的狍子

我一直都不认为栖息地面积是影响北京豹子生存的主要问题。虽然北京历史上曾经遭遇过毁灭性的森林砍伐,但北京早已实行封山育林,很多山区的森林正在恢复。

我认为真正导致豹无法在北京生存的主要原因在于狩猎——历史上曾经泛滥的狩猎直接导致豹的主要猎物如狍子、野猪等有蹄类动物大量减少,当然这种狩猎也消灭了很多豹;即便是当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以后,北京山区的盗猎行为依然常见:在枪支管理加强后,钢丝套、兽夹等成为主要的盗猎手段,下毒的情况也偶有发生,近年来还有了电网这一丧心病狂的狩猎手段。

我在北京的山里曾经多次被钢丝套套住脚,如果我是一只豹,那么早就死了好几次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这个套子套住了我

而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希望能让人和自然和谐的相处,我们想要,修复荒野和人心,然后,带豹回北京——这是它们最初的家。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修复荒野,带豹回家

截至目前,从干燥温和的华北针阔混交林到潮湿炎热的热带雨林,东北、华南、西南、西藏,猫盟的调查足印已经跨越了许多生态区系,中国12种野生猫科动物已经记录了11种,在物种贫乏的当下,这是野外的积累、犒赏,也是莫大的奢侈和幸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你能说出这12种猫科动物的名字吗?

猫盟很幸运,能够在一个尚且来得及的时刻走进豹的世界,并以此为梦想与荣光。我们热爱优雅美丽的野生猫科动物,也爱它们所在的自然山林。

我们进山,因为动物在山里,我们保护,也是因为动物在山里。万物有灵,自由而美。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与美丽的大猫自由同行。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你可以在米公益上找到我们

- END -

...............关于那些大猫,你还可以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这么努力的大猫,不应该被赞赏吗

更多: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豹子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

来来来,吸蛋的都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