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新車上牌才一天就遭積水沒頂,「旱鴨子」志願者潛水拖車

濟南一新車上牌才一天就遭積水沒頂,“旱鴨子”志願者潛水拖車

14日,臘山北路與劉長山路路口附近,熱心市民幫忙推車。

濟南一新車上牌才一天就遭積水沒頂,“旱鴨子”志願者潛水拖車

14日10點,一外地車在東韓路一鐵路涵洞下遇困,爸爸將女兒抱往安全地帶。

14日的強降雨天氣,部分路段及鐵路橋涵洞等低窪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積水,造成部分過路私家車不幸“趴窩”,志願者、交警等積極伸出援手。

14日9點多,二環北路附近太平莊高速公路橋下積水越來越深。越野e族隊員劉廷陽路過時發現,一輛白色轎車不慎“趴窩”在“深水區”,“當時積水差不多沒過輪胎,車主沒在車裡,我帶的裝備不多,就在群裡發消息求助。”兩三名隊員陸續趕到。一目擊者說,“當時車一進水裡,車主就發現不對勁,但車已熄火,他趕緊下車躲到一邊,但車鑰匙鎖在車裡了。這輛車是新買的,前一天才掛上牌照。”

11點左右,積水基本沒過車頂。“水面上勉強露出車頂天線尖兒。”劉廷陽回憶說,“當時車鎖著,我們打聽後,才從附近找到車主。”據車主回憶,他當時發現橋下有積水,但對向車輛可以正常通過,便繼續行駛,沒想到東西側兩個橋洞高度不同,東側橋洞為方便附近物流貨車通過,比西側橋洞深1米左右。

由於救援過程中可能使汽車損傷,得到車主同意後,隊員們開始施救。當時水深約1.5米,隊員張永旭承擔起下水將拖車繩綁到車上的任務。為保證安全,他將拖車繩一端綁在路邊的欄杆上,抓著另一端下水。“西邊的橋洞不時還有車經過,衝起的水波讓人很難在水裡站穩。”

由於積水深且渾濁,張永旭難以確定汽車拖車鉤的位置,只好將拖車繩穿過車輪轂固定。“輪轂上的孔不大,綁一次繩得下水三四次,我得不斷上來換氣,然後再一點點往裡塞。”其間,拖車繩還斷了兩次。固定好車輪後,劉廷陽發動汽車開始拖動。為了保護被救車輛不被水流衝擊後撞到路邊,張永旭和另一名隊友始終在水裡扶著車身保持方向。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汽車被救“上岸”。張永旭參加越野e族不到1年,算是隊內“新人”,他本身不會游泳,這次救援算是一次不小的挑戰。在綁拖車繩的過程中,他還不慎將手指劃破。

臘山北路與劉長山路路口以北有200多米路段,同樣積水嚴重,部分深達半米。14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路邊有兩輛汽車“趴窩”。除了底盤較高的公交車和越野車,其他私家車幾乎都不敢輕易涉水,不少車主選擇在路邊商鋪門前的平臺繞行。據附近居民介紹,該路段遇到雨量稍大就會積水的情況已有多年。臘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該路段低窪,有排水管道但雨勢較急時會排水不及,一般雨停兩三個小時後會排乾淨。

防汛“黑科技”: 鐵路橋下積水較少 LED警示屏未亮

近年來,濟南對部分積水點進行了改造。14日暴雨來襲,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原來逢雨必淹,大雨需1天才能消退的少年路在幾次改造後發揮出了“看家本領”,通過泵站提前排水,幾乎未現積水。

濟南市防汛辦公室針對易積水鐵路橋也採取了新措施,今年全市有11處易積水鐵路橋下建起橋涵應急信號控制系統,橋下有積水時系統連接的LED大屏會自動亮起,提醒市民謹慎慢行。有市民疑惑:“這次下暴雨,屏幕一直沒亮,難道剛安裝的新設備沒用幾次就壞了?”

14日14點左右,記者來到香磨李鐵路橋附近,橋下路面溼潤但已無積水,豎在路邊的LED大屏始終灰暗,但連接屏幕一旁的警示燈不停閃著黃色。“之前下大雨時亮過,上面會顯示‘橋下積水深,禁止通行’,這次橋下積水少,沒看到它亮。”一位在附近工作的市民說,一路之隔的清河北路北郊熱電廠門口時常積水,LED屏頻頻亮起。

市城鄉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橋涵應急信號控制系統由LED大屏、雷達探測頭和信號燈組成。雷達探測頭可實時監測橋下水位,水位超過25釐米時,將通過信號燈和LED大屏第一時間聯動,發出警示信息。此外,鐵路橋旁還設置了視頻監控點,可以人工監控自動設備的情況,出現數據不準能在後臺及時校準。 (記者楊璐)

別輕信:東部小區大片積水淹車?其實是此前外地視頻

14日,一段據稱是唐冶中路一小區外“一片積水,五六十輛車泡在水裡”的視頻瘋傳,畫面中水深的地方几乎與車頂平齊。14日14點,記者來到所指小區南門道路,街邊停著不少車輛,但地面未見積水,其北門和西側小路情況亦如此,且小區外觀及周邊景象也與視頻有很大差異。小區邊商戶介紹,最近下雨未見門口有視頻中積水淹車的情況。

記者微博查詢該視頻最早發出時間為8月7日,網友定位在瀋陽南陽湖街區。類似視頻通常是更換時間、地點後在各地流傳,博取眼球,提醒市民不要輕信。

(來自:舜網-濟南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