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味在精不在多,面對頭痛頑症,經方任重力專一劑建奇功

在中醫臨床中,影響疾病最終治療效果的因素很多:辨證的準確、藥味的加減和劑量等。面對一些疑難頑症時,有些醫家往往喜愛在主方上進行藥味的增加,以期能夠面面俱到。但有些時候,藥味卻會“多不如少”。比如今天的文章中,餘國俊和江爾遜先生就接診了一個病毒腦炎危象後長期頭痛伴吐涎的病例,治療多年不效,最終卻使用一劑經方,一味不加,一劑起痾,令人讚歎——


  • 病毒性腦炎後遺頭痛,頻吐稀涎
藥味在精不在多,面對頭痛頑症,經方任重力專一劑建奇功

出處:《四川名家經方實驗錄》。

陳某,男,16歲。1985年1月2日就診。

半年前開始頭昏頭痛,2個月前因感冒高熱(39℃),頭痛陡然加劇,伴昏睡、嘔吐、瞳孔散大、視物模糊、咽喉腫痛、吞嚥困難,急入醫院搶救。西醫診斷:①病毒性腦炎;②顱內佔位性病變(後經上級醫院CT掃描否定)。住院半月間,曾兩次下達病危通知。經竭力救治,以上危象消失,但頭痛未止,乃出院服中藥。當時主要症狀是:兩側太陽穴、眉稜骨、眼眶脹痛,一晝夜發作3次,每次約2小時。疼痛時頻吐稀涎,伴咽痛。先服丹梔逍遙散無效。改服蒼耳散、升麻葛根湯、小柴胡湯、吳茱萸湯加味(複方藥物多達19味,其中有吳茱萸、生薑各3g,黨參、大棗各10g)20劑,亦無顯效。

  • 刻診‍

證候如前,近來更增煩躁不安,口乾,連連飲水不能解渴,納差,大便偏稀,舌質紅,邊緣密佈小紅點,苔白微黃厚膩,脈弦滑略數。

反覆推敲此證,認為頭痛伴嘔吐稀涎,乃運用吳茱萸湯之客觀指徵,可惜前醫小其制,又混雜於龐大隊伍之中,扼腕掣肘,故其少效。何不讓其脫穎而出,任重力專以建奇功?然則四診合參,又是一派熱象,如何用得?用不得,又用何方呢?只好重詢病史與生活史,知患者近幾年3~10月每天堅持下河游泳,常食水果、冰制食品,又因功課緊,常飲濃茶以提神。至此主意已決,毅然出吳茱萸湯。

吳茱萸15g,生薑15g,黨參30g,大棗30g。囑其試服2劑,如服後口乾、咽痛加重,亦須堅持服食。

  • ‍二診‍

(1985年1月4日,適筆者外出,由江爾遜先生接診):服l劑,太陽穴、眉稜骨、眼眶脹痛及咽痛均大減,已不嘔吐稀涎,口乾、煩躁亦減輕,服完2劑,疼痛基本消失。但腹微憋悶。前方黨參、大棗各減至15g,加厚朴15g,法半夏10g。3劑。

  • ‍三診‍

(1985年1月8日):疼痛完全消失,納開,腹寬鬆,大便轉正常。複視其舌,舌質仍如前,苔白微黃薄;診其脈,已無數象,仍弦而帶滑。予六君子湯加桂枝(寓苓桂術甘湯意),囑其多服以資化生。隨訪3年未復發。

按:本例病毒性腦炎脫險後,遺留太陽穴、眉稜骨、眼眶脹痛,迭服中藥37劑乏效,遷延2個月。其頭痛伴嘔吐稀涎,乃運用吳茱萸湯的客觀指徵,但四診合參,竟似熱證。於是刨根問底地詢問患者之病史和生活史,推測其“熱證”之因——寒凝冷結長期留滯,體內陽氣不能暢舒,轉鬱而作熱,或陰霾寒氣迫陽氣上浮,出現一派浮熱上衝之象。可見本例使用吳茱萸湯之關鍵,一是抓住了特徵性證候——頭痛伴嘔吐稀涎;二是結合治療史和生活史,透過浮熱的現象,暴露陰寒的本質;三是徑用原方不加減,藥專力猛,效驗必彰。

藥味在精不在多,面對頭痛頑症,經方任重力專一劑建奇功

醫家簡介

餘國俊:四川省名中醫,擅治肺、膽、胃、婦科疑難證,著《名師垂教》介紹中醫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疑難病證的獨到經驗,參編醫著1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所著《我的中醫之路》介紹了他自己如何在崎嶇不平的中醫山路上攀登不已、樂此不疲的人生。

好 · 書 · 推 · 薦

藥味在精不在多,面對頭痛頑症,經方任重力專一劑建奇功

歷代名醫經方一劑起痾錄

本書在汗牛充棟的古今中外歷代時方醫案文獻中披沙揀金,嚴格篩選出“一劑治癒”,或是“一劑顯效”的驗案,不僅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真實寫照,而且還反映了醫家的臨床經驗及思維活動。因其中又包括了對經典時方的闡發、具體疾病的辨證分析、時方的加減應用、藥物性味功效的探討等諸多方面的內容,濃縮、涵蓋了中醫理論和臨床各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時方醫案的研究、中醫基礎理論的理解、古今中外歷代醫家學術思想的掌握以及臨床各學科的深化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歷代名醫經方一劑起痾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尤虎 蘇克雷 熊興江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