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平安不平安由誰說了算?物業公司的申報材料被打回去了!

小區平安不平安由誰說了算?物業公司的申報材料被打回去了!

這是建水縣一在建高層小區

業主是小區的主人這是基本常識,業主更是居民小區的主體。在一個居民小區裡,對於小區內的綠化、秩序、安全感、親切感等等,誰最有發言權呢,當然是小區業主和業主委員會了,這個是不容質疑的。

今年,由雲南省綜治辦、住建廳、民政廳共同主辦的“平安小區”創建活動又開始了,各市縣挑選了一些小區的申報材料後,報送到了州級要申報州級“平安小區”,之後,在評出的州級“平安小區”中,將有一部分小區被推送申報省級“平安小區”。紅河州13個市共推薦了20個小區,申報材料送到了紅河州住建局房管處。最近,由紅河州綜治辦、住建局、民政局組成的評審團在對這些申報小區的材料進行審核時,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申報材料全部都是由各小區的物業服務公司提交了,沒有一家是與小區業委會聯合提交的,更沒有一家是由小區業主委員會單獨提交的,並且,所有的申報材料中,都沒有小區的業主評價或者業委會的評價,這就有問題了,沒有小區“主人”的評價,這個“平安小區”是如何認定的呢。

小區平安不平安由誰說了算?物業公司的申報材料被打回去了!

這是開遠市一別墅小區

經過仔細審核後,原來,這都是物業公司按照《雲南省“平安小區”創建標準(試行)》的內容,絕大部分的打分都是物業服務公司自已對照打分的,當然,有的小區也附加了當地綜治辦的意見,但都沒有小區業主或者業委會的意見。這讓評審團產生了疑問,沒有小區“主人”參與和評價的小區能算“平安小區”嗎?如果最終的名單公佈後,引發小區業主的質疑和更多的矛盾那要怎麼辦呢?而對小區的各項感受和評價,小區業主和業主委員會才是最有發言權的。為了慎重,12日下午,住建局房管處決定邀請不同類型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前來徵詢意見,分別挑選了老舊小區、平房小區、新交付小區、高層商住混合小區、微型小區等不同類型的業委會主任前來聽取意見。果不出所料,大家看到評選標準和申報材料後,紛紛發言表示對此種方式不能認可,幾位業委會主任甚至舉出了很多小區物業服務公司與小區業主間的很多矛盾和問題,綜合認為:“平安小區”或者其它類型小區榮譽的申報,應當由小區業委會和物業服務公司共同申報,鑑於申報材料已經提交,但應當補充小區業主或業主委員會的評價意見,並且評價意見應當是在小區內向廣大業主公示後才能算有效提交。

小區平安不平安由誰說了算?物業公司的申報材料被打回去了!

蒙自市紅竺園小區

鑑於實踐中有許多小區的前期物業公司,對小區業主大會的召開和業主委員會的成立有意阻撓或拖延,但因快速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催生了大量的居民小區,而阻撓業委會的成立又催生了小區大量的矛盾和糾紛,多位業委會主任強烈建議:對於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應對其申報資格和申報材料實行一票否決。

經過徵詢意見後,房管處決定將彙集業委會主任的意見後向住建局領導彙報,對於無小區業主或者業委會評價意見的申報材料,將全部打回,待補充完善後再行提交,之後,由綜治辦、住建局和民政局組成的複審團,將深入各申報小區進行實地查訪,並廣泛聽取小區業主的意見以及相關部門的意見後,才會最終評定。幾位小區業委會主任,在“平安小區”的評價中,爭取到了自己的話語權,而且這樣的話語權,將會為今後在制定的標價標準中,佔有極重的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