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的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要有“身份证”啦

近三年的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要有“身份证”啦

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小区快速增多。

居民小区业委会经过合法程序选举产生后是有合法身份的,但是由于法规的漏洞,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业委会一直没有“身份证”,这让业主委员会难予开办银行账户等事项。但是,这个状况今年在云南省红河州就要改变了。6月20日,红河州住建局发文,对业委会备案证进行了规范,并要求该州13个市县住建局按规范制发业委会备案证。从此后,成立了业委会的小区就可以到银行开办账户,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时,也不会遇到物业公司提出把小区的证书拿出来看看的尴尬事了。

现实中,经过严格程序成立的小区业主委员会一直没有全国统一的“身份证”,现行的管理方式是,业委会成立后须到主管部门备案,只是提交相关材料,由主管部门领导在备案材料封皮上的意见栏里签字:同意备案。之后,主管部门向公安机关开具刊刻业委会公章证明,业委会刊刻了公章后,就算完成了。为此有人戏称,就如同男女两人到婚姻机关登记,登记机关接收材料后就说了句“你们两人可以睡在一起了”,却连结婚证都不发一张一样。

因为没有“身份证”,业委会到银行开设账户时几乎都很难成功,因为基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有营业执照吗?”很多都是一句话就被打发回去了。虽然人民银行的规定业委会可以开设银行账户,但很少有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知道这个事。极少数有能力的业委会多跑跑相关部门可以开户,但绝大部分小区业委会是无法开户成功的。为此,人民银行地方支行称:如果有一张主管部门的证书,那就没有问题了。

近三年的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要有“身份证”啦

小区成立了业委会但一直没有“身份证”。

因为没有“身份证”,有小区业委会选聘物业服务公司时会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等证件,但是,如果物业公司反过来要求业委会也拿出自己合法的证书时极为尴尬的事。到银行开不了户,又变相将业委会的相关资金管理变成了不合法,很多小区业务会是不得不现金保管,或者存到财务人员、或者业委会主任的个人银行账户上,甚至有业委会账户是挂靠到其它企业账户上。另外,小区的公共用电、公共用水也是工开户的,但由于小区业委会没有备案证,这些部门的小区账户却是物业服务公司,这在某些方面似乎又将物业服务公司某成了小区的主人一样。况且,物业服务公司并不都是长期承接小区,小区另换物业公司,就得重新到上述部门变更一次。如果有的物业公司是中途跑路,还会给变更带来很多的麻烦。

今年初有政协委员在红河州“两会”上提交了《规范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备案制度,制作颁发业委会“地方身份证”》的提案。该提案被转交红河州住建局办理后,红河州住建局调研发现,确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于是制定了标准,并于6月20日下文各市县住建局,要求各市县按照标准,为小区业委会颁发备案证。

近三年的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要有“身份证”啦

红河州在云南省率先给小区业委会规范发放备案证。

该通知要求,业委会成立后30日内,主管部门应按规范受理备案,在对提交的相关材料审核合格后,由主管部门出具备案回执,并颁发备案证,备案证有效期不超过5年。

不过,该通知发出后,一些小区业委会在高兴的同时,也发现了通知中的备案证编号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那就是备案证

书编号由各县市名称每个字,发放备案证年份及三位流水号组成。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业委会每届选举后都要进行备案,那么就会出现同一个业委会有不同的备案证编号的情况。还有的小区业委会会出现解散、终止等情况,这些都是要备案的,那么就可能出现多个备案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届业委会先行到银行按该备案号开设了银行账号,或者办理了其它的业务,下届业委会的备案证编号就不同。如果发生法律纠纷,业委会出示的备案证号先后不一呢?该怎么办呢?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变了后,恐怕到银行连钱都取不出来。

近三年的推动,小区业主委员会要有“身份证”啦

为此,多家小区业委会主任进行综合后,向住建局提出建议:

一、居民小区号码长期不变,如发生因小区城市建设道路拆迁消失等,该号码自然消失,或者另给其它小区使用。

二、全州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编号,参照居民身份证号码统一编号。也可以参照社会信用代码证规律编号。

三、至于备案年份和时间,完全可以在备案证的备案机关后,另行加上一行。

四、业委会成员变更重新备案时,只要变更原备案成员,号码不变。

红河州住建局接到上述建议后,已开始采取了补救措施。虽然经过了这些波折,但很多小区业委会还是很高兴,毕竟,住建部门的补救措施完成后,小区业委会就要有“身份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