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民族——中原進入方國時代

4500年前左右,魯西地區的韶涵部落取得中原聯盟的霸權後,關中、河洛的東羌聯盟趨於瓦解,他們按照區域分化成了好幾個部落群。 河洛地區,今天的鄭州洛陽一帶,分佈著有崇氏部落群,他們的器物文化相同,稱作王灣類型龍山文化。 豫西關中東部和晉西南汾河盆地的南部邊緣,分佈著有虞氏部落群,他們的器物文化稱作三里橋類型龍山文化。 關中中西部,今天的西安、寶雞一帶,分佈著有扈氏部落群,他們的器物文化稱作客省莊類型龍山文化。 晉西南,汾河盆地的中北部,分佈著陶唐氏部落群,他們的器物文化稱作陶寺類型龍山文化。 從4500年前到4300年前左右這200年間,東羌四大部落群先後尊崇高陽氏、高辛氏的聯盟霸主地位。在寒冷期接近尾聲的情況下,氣溫逐年升高,北方降水量增加,黃河氾濫,古夷人所在的原本已經接近乾涸的黃泛帶,逐漸沼澤化,高陽氏高辛氏兩個部落群實力大減,在這種局勢下,東羌部落開始崛起。

遠古民族——中原進入方國時代

率先崛起的是汾河盆地的陶唐氏部落群。陶唐氏的領地比其他三個部落群的領地都要大,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因而他具有先發優勢。高辛氏衰落到陶唐氏稱雄,這之間的過渡是緩慢的,甚至經歷了一段沒有聯盟首領、各個部落各自為政的階段。 當然,陶唐氏能夠成為霸主,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領地最大,人口最多,財力最廣,還在於這個部落得到了另一個甘願做綠葉的強部落的支持。這個綠葉部落就是陶唐氏南邊的鄰居,關中東部豫西一帶的有虞氏部落。 兩大部落合作的方式是聯姻,陶唐氏的貴族與有虞氏的貴族相互通婚,就像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聯姻、建州女真與蒙古科爾沁部聯姻一樣。 陶唐氏的酋長稱作堯,堯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個手舉著陶器、雙膝下跪的人的形象,最可靠的解釋是,堯是一種身份職位,是專門負責部落中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人,也就是祭司的身份。在部落時代,祭祀的地位非常的高,如果長期處於和平狀態下的話,祭祀甚至直接就是氏族的族長、部落的酋長。堯,顯示就是專指部落的祭司酋長,相當於王、侯的稱謂一樣,而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陶唐氏也像高辛氏那樣,有了類似於都城那樣的城邑。後浪推前浪,4200多年前的陶唐氏都城,比高辛氏的都城亳要大很多,面積達到200多萬平方米,是上古亳州的50多倍(相當於5個故宮的面積、五分之一西安古城的面積)。而且,在城中還有內城,內城中是簡陋的土木宮殿。 這座古城稱作陶,就是現代所發現的位於臨汾市襄汾縣境內,汾河東岸臺地上的陶寺古城。

遠古民族——中原進入方國時代

這個部落之所以稱作陶唐氏,與他們的都城——由一個製陶作坊發展出來的城邑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在這裡把這座古城稱作陶邑。陶邑與後世的城市還是不一樣的,後世的城市不僅僅是有了一圈城牆,更主要的是有市場,以及脫離了農牧業的市民群體,他們依靠早期工業和商業維持生活。 但在這個時代,陶邑面積雖然很大,卻沒有一個市民群體,城牆內的居民依然是從事農牧業的部落成員,人們在城外勞作,把糧食收穫儲存在城內專門的糧窖區。脫離農牧生產的只有手工匠人,他們專門負責燒製陶器、製作石器以及其他生活用具。甚至連貴族們,也沒有脫離生產,他們也要像其他部落成員一樣,從事種植或者手工,不同的是這些貴族們比較富有。在古城周邊的村落中,各個氏族都有自己的陶窯和石器作坊,並不存在多少交換的行為,所以古城的商業也是非常少見的。在部落時代,遇到公共事務,各個氏族內,由族長召集有威望的成年人聚到一起商議決定,甚至小一點的氏族,還可以召開全族會議。而在部落內各個氏族之間,就由各個氏族內的族長和其他有聲望的人聚集到一起商議。在這種情況下,氏族部落沒有官職設定,沒有人事區分,沒有一套行政系統,也沒有法規體系。人們往往只是依靠一些在漫長歲月中由道德風俗固化而成的規矩,談不上法規系統。 這種部落時代的運作模式,在近代的鄉村還有所保留。鎮長由各村退居,村長則由族長和有聲望的村民共同推舉,大事決於鄉鎮的會議,小事決於村莊的會議。 隨著部落時代的壯大,公共事務開始繁多,尤其是可以建造大型城邑的時代,涉及到的公共事務更是繁瑣而複雜。在這個基礎上,以一個城邑為中心的部落,慢慢的就會形成一個城邦,擁有簡單的官職和行政系統,比如製陶手藝最好的老匠人擔任“陶正”,種植技術最牛的人擔任司農,此外還形成了更多約定俗成的法規,構成簡單的法規體系,這種情況,城邦時代就到來了。

遠古民族——中原進入方國時代

在中土的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城邦的叫法,提到城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希臘的城邦。而實際上,城邦是很多族群文明都經歷過的階段,中土歷史上的城邦,有一個比較本土化的稱呼——方國。方國就是城邦,城邦時代,即是方國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原先的陶唐氏部落,就可以稱作古唐國了。 同樣的,南邊的鄰居有虞氏,就可以稱作古虞國,而河洛地區的有崇氏,也可以稱作古崇國了。 到4200年前左右,除了古唐國是中原各部落、方國中的老大哥以外,還有二哥古崇國和三哥古虞國。 從高辛氏衰落以來,又是100多年,寒冷期更加接近尾聲,北方的均溫和降水量都已經超過今天的正常狀態,每年夏季黃河喝水肆掠,量大黃泛帶變成連片的澤國,這就是中土歷史上傳說的大洪水時期。 豫北、豫東南地區的部落、方國飽受洪水侵擾,他們尋求其他部落幫助抗洪,這就導致中原聯盟召開聯盟大會商議合作抗洪的事情,俗稱會盟。

遠古民族——中原進入方國時代

在會盟上,各個部落方國一致推舉古崇國來協助東方各部抗洪,這倒不是古崇國在各部中的人緣有多好,而是崇國的地盤與東方的黃泛區接壤,而唐虞兩國原在崇國西面,太行山、崤山以西,路途遙遠,對東方抗洪起不到多少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聯盟首領的古唐國君主,不贊同崇國幫助東方部落方國抗洪。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協作,會讓古崇國與東方部落方國打成一片,逐漸的幫助崇國樹立威望,古唐國的聯盟霸主地位就會受到非常大的威脅。所以在尚書·堯典中就記載了,堯問怎麼抗洪,開啟會盟的議題,接下來四嶽(各個方國部落)請求讓古崇國的君主鯀幫助各國各部,堯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否定這個建議,接下來各部各國堅持這個主張,依然請求讓古崇國協助抗洪。 這一番會議,充分的體現了,崇國在聯盟中的威望已經非常高了,高到可以有大把的小弟來支持,來反對古唐國的意見,高到已經就差一步,就可以拱翻古唐國,成為聯盟的一哥了。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後來的文明時代,上演過無數二哥和大哥爭奪老大位置的場景。遇到這種情況,亙古不變的解決辦法是,雙方都拉攏老三,誰得了老三,誰就贏了這一盤。古唐國的君主解決辦法,是繼續籠絡綠葉部落古虞國。唐堯(根據前面對堯字的剖析,這個名詞就相當於唐王、唐侯,而不是一個人的名字)把王室的女子嫁給虞國的年輕君主,這個君主和他的部落一樣姓姚,單名一個舜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