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快遞小哥

寄快遞,網上預約@順豐集團 ,顯示一個小時內,快遞小哥要上門取貨,等了半個多小時快遞小哥還不來,打電話確認一下時間,快遞小哥說,一批貨要來了,要晚點過去,隨後網上傳來快遞小哥更改預約時間的信息,倘若不去電話,大約快遞小哥就失約了。根據對方的要求,需要將一個號碼寫在寄件單上,但小哥說單上寫不下,寫在包裹外面即可。一般可以都是放入包裹內部,以前沒有這樣做,於是打電話詢問,詢問的片段,小哥有些不耐煩;詢問完畢,事情做好,我說好了。小哥說,趕緊給快遞費,不然我早走了,已經送了四五個了。期間,小哥說每天送一百多個,取六七十個,如果按件記工資,做好寄快遞的事情與小哥的工資似乎產生了衝突,而小哥選擇了工資,不過帶給顧客的體驗倒不咋地了。網上可以看到小哥的部分信息,顯示小哥入職兩年,差不多多是五星的評價,原來五星也不過爾爾。

這就想到了幾個問題:第一,當工作與KPI發生衝突時,應該如何去選擇?做一件工作最起碼的是把工作做好,最次的是別出漏洞,但當可以犧牲工作的質量或者用戶體驗區追求單位時間內的效果時,對於快遞小哥也無可指摘,對於個人而言,如果出現多次這樣的情況,那麼至少可能會考慮是不是換一家快遞。你可以很快,但畢竟不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快遞小哥們大多是從農村出來,或者說出自底層,至少從接觸到的小哥們是這樣的。他們年輕時,能夠靠行動迅捷,掙上不少錢,但一旦過了年齡,人至中年,當年的掙錢的激情逐漸退去,或者力不從心,他們還能做什麼?這些年來,網購的火熱帶來了快遞行業的繁榮,但是快遞小哥們吃的都是年輕飯,一旦不再年輕又將何去何從?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進入行業的領導層,即使都成了領導層,活誰來幹?這恐怕更值得他們去思考。

第三,與之類似的還有其他行業,比如外賣。為了更快一些,讓用戶有個好評,不惜以生命、安全作為代價,這也是吃青春飯的行業。這些行業或者以年輕,美貌,帥氣……作為資源,這些天生的資源並非永存,一旦隨時間流逝而逝去,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就失去了核心的競爭力,而更年輕,更美貌,更帥氣的一批人將會替代他們,他們中大多數將被淘汰。快遞小哥是一邊出門,一邊抱怨,我一句“辛苦了”說完時,他已經躥到了樓梯的拐角,也並沒有回覆我。

這樣熱的天氣,並非為了抱怨他們,只是對他們感到了一些擔憂。也許,每天多跑幾趟,多掙十幾塊錢,對他們是一種幸福,但持久的幸福建立的基礎是對未知命運的把握,而不是為了點點小利而沾沾自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