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华日报建议工资按比例提取生育金不生二胎则没收这件事?

岭南海心


详细查询了新华日报的内容,楼主标题说法与新华日报的文章建议有出入,按新华日报建议原文准确的说不是不生二胎则没收生育金。下面我们来新来看看新华日报怎么说的,然后咱们再来具体分析下设立生育金是否合理及是否能促进生育率的提升。

一、新华日报看文建议设立生育基金支付,40岁以下按工资比例缴纳 不生二胎退休后才能取,而不是楼主说的不剩二胎则没收生育金。

8月14日,《新华日报》刊发题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文章称,在未来二三年内,随着我国第三次人口高峰期的育龄妇女逐渐退出育龄期,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导致的生育堆积效应释放结束,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

文章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

二、新华日报就设鼓励生育的原因说的很明白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实走到需要改变的十字路口了。

随着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老龄化,很多人开始反思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生育的问题。中国这些年能够在开放之后迅速发展,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供应,另一个是这些人才所孕育的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就像有人说过,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同样,在中国任何微乎其微利润的产品,一旦乘以13亿的庞大市场,都会变得有利可图。

可以说,如今我们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果实的背后,都是当年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种下的种子和辛勤的耕耘,而这是在我们学习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规划之后,我们的人口从4亿的环境人口上限,迅速上升到如今的14亿后所取得的。

所以说,随着上世纪70年代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目前我们国家生育率甚至比西欧发达国家还要低。国家统计局此前的人口普查发现,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18,也就是一个妇女一生生的孩子总数是1.18个,这只有正常人口更替的2.1水平的一半。如此低的数字,意味着生育率属于超低的水平,这比西欧发达国家水平还要低。

三、新华日报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工资提取生育金的实现方式不大现实,生育基金制度设立在立法层面也不可能只考虑媒体的一家之言。

这里举一个身边的实例吧:

一朋友家庭殷实,父辈做房地产生意,他即便不上班也不会有任何经济压力的那种。结婚后,剩了一个女儿,现在女儿有四岁了。婆婆拼命的劝儿子再生一个,并且给出了宽厚的条件:生一个给你们五十万,生完后请保姆,吃喝拉撒你们全部用管。

但我那朋友死活不愿意,他的答复很简单:生一个就够了,不会再生两个。生儿育女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是为了养儿防老,而是用心去见证、呵护一个小生命的成长,能体会其中幸福滋味就够了。同时,也完成一个人一生中的使命,让作为男人和女人的我们走过我们一生的某个阶段必须经历的那段里程。

这还是没有经济压力的都不愿意生。但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工薪阶层,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有房贷、车贷、信用卡、生活费、学费等等一系列的负担。目前的五险一金的条件下,各项扣款就接近工资总额的30%,再从工资扣款提取生育金那工资基本所剩无几。

虽然建议所说未生二孩的,退休时可提取所扣生育金,但也必定加重工薪阶层当期的负担啊。

更何况近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立法征集意见制度,不少法律都是通过广泛征集民众意见然后进行制定和修改的。新华日报从媒体的社会责任角度来提出这个建议有体现了其担当和忧国忧民的精神,但设立生育基金制度牵涉面太广,不可能仅仅听取媒体的建议,更多的还要考虑到普通民众的接收程度和意愿,一项毫无民意基础和支持的制度出台必然难以执行。

四、从工资中提取生育基金的做法与国家近几年为企业、居民增收和促进消费的整体政策趋势相违背。

自从2016年来,国家为了给企业减负、促进居民增收,各地将失业险缴费比例由原来企业承担2%个人承担1%降到现在的企业承担1.5%个人承担0.5%,工伤由原来的企业承担1%降到现在的0.4%,不就是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普通民众的收入吗?

而这时按新华日报的建议,再从工资中提取生育金,这明显是与现阶段国家为企业和民众增收减负的政策趋势相违背。

并且从工资中提取生育金,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这更像是一个惩罚性的措施,容易引起民众的反感和误会,不易被大家接受。建议初衷是好的,只是具体方式确实不敢恭维。

俗话说,堵不如疏。何不效仿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多生育的家庭给予各方面补助和政策优惠,以此来激励民众生育多胎。就像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一样,通过多年的持续鼓励生育和政策倾斜与支持,或许若干年后我国生育率会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eyeballNs


用正肯的态度,务实的眼光,来清楚分析这个事情。

我国新生儿出生的数据非常不容乐观,这根本就不需要去网络上搜索具体数据了,去每个家庭看看就是了。很多家庭都已经四世同堂了,而期待五世同堂的长辈们的急切,却得不到年轻人的回应。甚至有的父母说:你们生吧,奖励二十万,孩子不要你们带。


那又如何呢?

年轻人嘴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是面对现实还是不怀,理由是:第一怀孕了,好好的工作没了,单单靠着男人有限的几个钱交不起房贷,加不起汽油。第二想一想现在自己的收入与消费,再看看自己房子目前的价值,孩子出来以后怎么安排?……

按照专家的说法,提取生育金,不生二胎就没收。看上去只能这样了。因为看起来没有其他办法让年轻人多生孩子了。

就在几年前,生多了罚款,多年以前,生多了处理手段更加厉害,专家已经看到了用钱说事的效果,到了现在大家不想生了,又开始用钱打主意了,这个很通顺,条理很清晰。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提几个小问题:

现在住房公积金、各种保险都在提取,很多人房贷、车贷交完以后所剩无几,有的甚至要父母接济,请问如果再提取一个生育金,造成各种断供,是谁来上黑名单?银行的风险谁来承担?



如果身体原因,生育不了第二胎,怎么算?现在男女比例失调,有的人一直单身,不要说二胎,连头胎都没办法,怎么算?如果单单针对结婚双方的话,是不是会导致大家都不结婚?……

我听过很激烈的语言,那就是儿子对父母发脾气时的原话:

天天只知道生生生,生出来你们带呀?你们给奶粉钱啊?你们送幼儿园啊?保姆费你们出啊?你们帮他买房买车结婚啊?

是啊,这么大的养孩子的成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这些父母是不是操之过急,逼得太甚了呢?

当然,假如父母真有本事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我想年轻人在没有巨大的包袱的情况下,生几个孩子,应该是乐意的。

最后说一句吧:

有条件的话,多生一个吧。要是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多生一个吧。如果只生一个,没有兄弟姐妹,孩子太孤独了,将来亲戚都没得走。


老龚说势


如此提议的专家,如果不是脑子坏掉了,唯一的解释只剩下,良心坏了。

中国出生率低的原因是年轻人不想生么?是因为穷!税收,住房,教育,医疗,理财,股市~一波波韭菜割下来,不但年轻人的钱包空了,还背了未来三十年的债务,现在甚至连老年人的钱包也空了,棺材本都补贴给年轻人生存了。

是的,就是生存。中国已经连续多少年当年的工资总收入低于个人贷款总支出了?这是银行公布的数字,这代表什么?代表如果不靠父母亲戚的资助,我们上亿的年轻人,准中年人一年赚的钱还不够还贷!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上亿!因为银行统计出的全中国当年发工资数和还贷数总和,就是倒挂。

现在的事实就是,能生的,有能力养育二胎的富贵家庭,基本都生了,目前未生育的,基本都是有自知之明,缺乏能力哺育下一代的。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弄出什么单身税,一胎税,就是彻彻底底的劫贫济富!!这会使得那些原本还在犹豫是否要孩子的家庭和单身们彻底绝了生娃念头,而那些原本不差钱的富贵人家反而会成为这些生育补助的最佳受益者。

相信专家们都不差钱了把,毕竟是xx养的x,良心大大的坏了。


水天一色20079409


人口变化

人的生老病死、新老更替自有自身规律,外加上社会的因素,人口问题比自然界动物的繁衍显得复杂,但是纵观人类文明历史以来,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增长加速。

2018年元旦,全世界人口总数达74亿4444万3881人,比2017年元旦增加7852万1283人,增长1.07%;中国总人口数仍排名第一,印度居次,美国排第三。

中国人口数量14.095亿,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39亿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已经非常接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印度很有可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分别是过亿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生育规律

维持人口正常更替,一个家庭需要生育两个孩子,自然选择性别比例是50:50,人的寿命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婚育年龄不存在代际差异的话,刚好完成一对一的人口自然更替。人口总数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在人的寿命延长,婚育年龄提前,一个家庭剩余超过两个孩子,存活率提高,灾害战争对人的伤害减少等有利因素影像下,人口总数会提高。反之亦反。

农耕经济时代,多一个人多一份劳动力。传统社会结构下,子女多,力量大,家族势力大,都会导致多生孩子。更极端的是MSL子宫占领地球策略。但是因为经济贫穷,卫生状况差,婴儿成活率低,所以生育率并不是长成率。另外,人的寿命短,整体人口增加数量有限。也就是说,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水平会自然的约束实际人口的增长。


生育控制

生育原本是有一定的自然规律的,但是国内上世纪的生育计划一经强制推行,自然规律便被人定胜天的决心给打破了。

原本政策也并无粗暴之处,人口管理最高法规,计划生育条例从来没有用强制手段要求不能生多胎,也没有要求用经济手段限制生育。当时提倡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孩子,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奖励,从没有说要惩罚多生育的家庭。

计划生育条例:

第十八条: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二十三条: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但是被行政手段切入,情况就很粗暴。

到如今人口危机,老龄化危机,开始放开二胎了。很快就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以至于现在鼓励生育,有人出主意要强制多生育。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经过程,不过是对JH生育的一种条件反射。违反自然规律,必然会有对应的惩罚。现在就是各种鼓励措施也未必有人愿意生孩子。要生的在控制时代,照样生孩子,不想生的,给钱也未必会生孩子。


不要拿老龄化当借口

人口结构变化是一个自然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经济水平的变化,以至于人群年龄结构、知识水平结构、工作技能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地优化,自我适应。

现在所谓老龄化,不是因为老人多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的寿命长了。同时,还有经济水平提升,社会结构变化,年轻人的自愿生育率下降了。

中国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主要依靠人口红利,低人工成本参与全球加工产业的竞争,那些低端产业,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提升,结构转型,正好借助人口结构转型东风实现,向着高精尖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经济结构转型。现在都是机械时代,人多少不重要了,正在通往高智力、高技术的路上跑,何必要回到老路,还吃人口红利呢?


年轻人自愿生育率的下降,不是因为年轻人贪图享受。是社会结构变化导致,以前四世同堂,生孩子有老人看着,教育也不贵,现在一个家庭两个年轻人要赡养四个老人,还都背井离乡,养孩子的教育、医疗、住房压力极其大,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还得有专人看着孩子,人贩子、马路杀手各种安全问题随时让为人父母的提醒吊胆。要命的大城市,小学下午三点半就放学,又得有人专门看着小孩。这些都消耗所有家庭的精力,谁愿意多生孩子?


生活压力这么大,还有人提议从工资里扣钱做生育二胎基金。这是多么邪恶用心,唯恐人心不乱吗?出这么损的招,残害祖国花朵的父母,居心叵测啊。



不生由你控制,生也由你控制。还要我等屁民干嘛?


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谢谢!

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要求设立40以下无论男女职工都要缴纳没有生育二孩保障资金。

如果生育二孩后再把资金返回给个人。还有如果没有生育二孩退休时,再把资金返还给本人。这种提议完全是拍脑门的提议,并且是与我们国家提倡二胎政策向北的带有非常副作用的政策。

首先,这种提议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个人意见。缺少法律法规的论证,特别是涉及的人群已经整体人数。我们国家包括世界各国凡是涉及立法问题,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有针对性的。

第二,目前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们国家有婚育年龄的人数,有2个亿的单身。这里有男女比例不匹配的问题,男士们有3000万单身汉。同时由于我们国家离婚率高启,所带来的婚龄,或者二婚不能成婚的情况。本来生活在这种婚姻状况,已经是非常不幸的人群,这时我们在拿来不生育二孩,来让他们缴纳资金是往人家身上添伤的行径,也是缺少人性的。

第三,人口政策与法律。代表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且是一个长期政策,绝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政府与民众的博弈。其实政府的利益一定是与人民相一致的。而不是与民争利甚至是强人之难。

第四,生育二孩政策,目前是政府提倡。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必备条件,是自愿行为。目前中国没有立法说:不准丁克家庭。也没有规定必须生育孩子的规定,也没有规定生育二孩。同时生育孩子,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是有着许多的民族的,传统的,生理的,心里的,遗传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那个国家或者那个国家不同时期走过这种政策或者类似的政策。这种非正常的建议,简直就是反人类行为。

第五,目前中国房价,物价还有生活节凑教育成本就业问题。这些具体的生活中的压力是真实的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所以生育孩子必须是新婚夫妻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与责任。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总之,关于二孩政策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也不要以民争利的问题,而是要有更高层面既国家战略,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实行国家财力的积极支持。这才是真正的国家民族大事业。而不是让大家很失望的这种无聊无担当的提议。



时刚军


虽然国家鼓励生二胎,但是各家具体情况不同,哪能强人所难?一是夫妇年龄偏大,象七零后,当时响应上级号召,实行一孩化,现在又提倡生二胎,他们年龄不允许呀!二是身体条件限制,因不注意养生,积劳成疾,不适合再生育。三是经济条件限制,每月工资免强夠用,不敢面对将来经济压力,诸如孩子上学,就业,结婚,高额彩礼,高额房价,他们决得无力承担。如果不问青红皂白,采取一刀切,能生者奖励,不能生者扣发,实际是罚,这是不公平的。如果简单地奖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宣传,想法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一切顺其自然,让计生政策能夠家喻户晓,人人愿为国分忧,主动执行,而不是强制。


岳陽樓記


想起之前关于调整个人收入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起征点的事情,有专家学者的建议是起征点不宜调得过高(好像是5000元即可?),理由是有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纳税意识,跟这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个有觉悟的普通老百姓,个人认为类似这样的建议很好,而且应该举一反三:第一,对于调整个税起征点不宜过高以培养广大群众纳税意识的说法,本人无比赞同,同时强烈建议参照这个办法向专家学者们征收原创税和敬业税,一是可以以减少学术界的抄袭和剽窃现象,二是防止拿着研究经费的专家学者们瞎造,倒逼(最近这个词很热,快要被玩坏了)他们拿出真正有含金量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整天动歪脑筋;文艺界也应征收原创税和敬业税,无需解释;政府官员应征收清廉税,同样无需解释。和其它税种都或多或少的有减免优惠政策一样,建议以上税种可以这么办:清廉税到了官员退休或是驾鹤西游之后可以将之前缴纳的税款返还给其个人或者家属(上述原创税可照此办理)。至于敬业税,可以在纳税者有了公认的好作品(专家学者出了有含金量的研究成果)之后予以返还或者在下一个征收年度减免税额。第二,关于“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和向丁克家庭征税的建议,本人同样赞同。建议和个人收入所得税挂钩,个税缴得越高的人,表示经济能力越强,更应该多生,因为他们都是成功人士(比如本文之前提到的专家学者和文艺界明星大腕儿之流),有着比我等屌丝更为优秀的基因,提高我族整体素质,他们更是责无旁贷。如果实在是不想生也行,那就多缴生育基金/丁克税就可以了。必须强调的是,多缴(收)生育基金/丁克税不是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提高社会精英们的主动生育意识,鼓励他们多生、优生,以达到最终提高我族整体素质的最终目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仅供抛砖之用。


清风不惊蝉


社会保险中有女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此顶保险政策己经实行许多年了。这些专家又建议按工资比例提取作为生育基金,不切合实际。这就是说,每一位劳动者自工作之月起,至退休止,或成人那月起,一致要缴纳生育费。作为生育基金。是自愿性,还是强制性?

可以比照过往的独生子女奖励的做法,不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凡符合育龄二胎的夫妇,釆用些更加优惠政策,例如:免交生育等费用并附加奖金等;实行每月二至三位数的奖励自小孩出生月起,十八岁止;等等多种优惠政策的办法。

现在哺乳和培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太大,可以说,生的起,培养不起。专家们,要从放远放宽的优惠政策来考虑为佳。

本人没有这个经济头脑。供参考。


松松155292138


我说不清楚具体条文,但是新华日报,作为高端媒体,发这种文章,是不是在挑战自己的法律底线?!无论什么情况,向民众收钱,都不是小事,都有复杂的法律运作。这个提议中,工资要交生育金,就需要修改添加很多法律条文,但还不去说它,毕竟国家时常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工资上的扣费进行增减,要增加一个项目,只要能通过程序,人大通过,就可以加。



但另一个是不生二胎的扣钱,到退休发还,这个问题很大,如果是变相惩罚,就需要通过不生二胎违法的条例,跟当年规定超生违法一样,但可操作性就天上地下了,那个是超生罚款,没说大家先都把罚款交了,你不超生退休还你吧?但新华社的提议就是这样。然后是不许生你非要生,说违法在于你可以控制自己不生,但非要生。



但是现在要你生你生不出来,算违法的话,首先得有个人人想生就生的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说男方有病,女方有病,男女双方都有病,没法生孩子这种事,这个可以法律规定有这种情况,不违反不生育法。

现实生活中,双方都没病,还非常想要孩子,各种努力都做过,各种菩萨都拜过,可就是生不出来,这就算违法了?你敢说人家就敢上你家抢孩子去你信不信?



李三万的三万里


根据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个人收入增长和生育率基本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出生率越低,比如说日本,人均收入和福利比我们好多了但是出生率却是世界最低之一。这和静态收入根本就没有关系,而是和现代生活方式和相对支出变化有关。在工薪阶层范围不管你收入高低只要是多一个小孩那全家生活水平就一定会降低,两个人花的变成三个人或更多人花就这么简单,不管基数多少。养不起并不是真的养不起而是像只养一个小孩那样标准来养第二个永远负担都会更重。如果说现在的经济水平一个两个养不起那原来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一家五六个怎么养起的?如果不生或少生就能保持较高生活水平的这个逻辑不打破那不管经济怎么发展出生率都会越来越低。要破这个逻辑的唯一办法就是经济手段。别说生不生是我自己的自由,那别人家的小孩去当兵保卫国家去抗震救灾,这些家长又该作何感想?在不要小孩只是极少数人的情况下可以忽略,但出生率如果关系到国运了那就必须想办法扭转。另外,生育率降低和现代生活方式也有关,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享受诱惑,不少年轻父母也不愿意在小孩身上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这是和价值意识的变化有关,国家也应该更重视对家庭价值认识的导向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