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少年兒童圖書館珍貴館藏連環畫在赤峯市圖書館展出

《地道戰》《一封雞毛信》等連環畫,是現在不少孩子家長的童年回憶。受動畫片等藝術形式的衝擊,連環畫一度風光不再。2015年,天津市和平區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的首屆“和平·楓葉杯”全國連環畫創作大賽受到全國連環畫愛好者廣泛關注,再度掀起欣賞連環畫的熱潮。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保護老舊連環畫,赤峰市圖書館與天津和平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商定實現館藏資源共享,將26幅四五十年代的優秀連環畫作品在赤峰市圖書館二樓書畫長廊展出,讓赤峰市市民也能欣賞到優秀珍貴的連環畫作品,展出時間:2018年8月6日—8月31日。

區少年兒童圖書館珍貴館藏連環畫在赤峰市圖書館展出

遙遠的小人書

說起來也不算遙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小人書最為繁榮興盛,天津市的各個大街小巷幾乎都有一兩家小人書鋪。其規模和格局大多相差無幾,臨街的鋪面,門開著,一來為絡繹不絕小閱讀者進出方便,二來儘可能地多放進些明的光線。夏天的時候,微風從馬路吹進來,送進絲絲涼爽;到了冬天,掛棉布簾子擋風,屋子裡點煤球爐子,爐子上面坐一壺開水,讓人感覺渾身暖融融的。店鋪一般二十平米左右,靠門一側設櫃臺,櫃檯後面是一層層的書架,上面放滿各式各樣的小人書。櫃檯裡站位大人,他笑容可掬地接待看小人書的小孩兒,問要哪本書,然後從身後的書架上去取。那時候,租賃一本小人書看很便宜,一分錢看一本薄的,二分錢看一本厚的。交了錢,拿到書,便坐到一排排的條凳子上去看。有的小人書鋪規模大一些,兩間房打開的,空間大,容納的孩子多,秩序就不那麼井然了。有些孩子就趁店主不注意,看完自己的那本就跟旁邊的小孩換著看,常常花一分錢,能看上兩本小人書,甚至更多。

區少年兒童圖書館珍貴館藏連環畫在赤峰市圖書館展出

小人書對於那時的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童年充滿樂趣的啟蒙教材。當時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網吧,也捨不得將可憐的零花錢買書在家裡看。每當放學,時常整個過午都消磨在那裡。小人書竟有那麼大的魔力嗎?確實是這樣的。小人書的學名叫連環畫,一幅畫連著一幅畫,勾勒出一個完成的故事,畫下面用淺顯的語言描述故事內容,就算粗識一些字的小學生,都能讀懂它。所以人們俗稱它“小人書”——小孩們看的書,大人們看“字書”。那時的小人書豐富多彩,有中國文學名著,還有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動物寓言、成語故事等等。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年代,小孩們把小人書當作一種精神的享受,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人生的啟蒙。

區少年兒童圖書館珍貴館藏連環畫在赤峰市圖書館展出

我館珍貴館藏連環畫在赤峰市圖書館展出

叫連環畫也罷,叫小人書也罷,曾幾何時那麼有市場,那麼受歡迎,很自然地應運而生、風聲水起。只可惜它們“淹沒”在歷史之中了,從此小人書鋪銷聲匿跡、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我們感嘆它的消亡,並非僅僅出於懷舊舊情結,而是失去孩童時精神樂園的一種惋惜 …這樣說來,小人書鋪的確離我們已經很遙遠很遙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