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梁思成写道:“四川多处摩崖,则有雕西方阿弥陀净土变相,以楼阁殿宇为背景者,如夹江县千佛崖,大足县北崖佛湾,乐山县龙泓寺千佛崖皆其例也。”

大约汉代开始,夹江就成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孔道,古道人潮熙攘,商贾往来不绝,他们出资请来工匠,在岩壁上开凿出一龛龛精妙绝伦的佛像。如果说中国大地上那些由北向南、精美绝伦的石窟是佛祖走过的步步莲花,夹江千佛崖,无疑是青衣江畔绽放的最迷人的一朵。

夹江风景如画,依山傍水,被称作"青衣绝佳处"。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被水孕育的夹江边,有座著名的千佛岩。

千佛岩凿于佛教兴旺的盛唐时期,略早于乐山大佛。与乐山大佛有所不同的是,千佛岩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因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形象更加多姿多彩。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盘踞此处的千佛岩山雄水秀,古迹众多,依山而建,临江而凿。摩崖造像162龛,大小佛像2400多尊,故有“千佛岩”之美誉,景区内还有我国第一个纸类专业博物馆。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先来看一张千佛岩的前景图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靠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独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姿态各异,绚丽多彩,尤以“净土度”为佳;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水平。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线条豪迈的是唐代遗物,线条细腻的便是宋代雕塑。唐人崇尚激情,宋人寻求细腻,这在唐诗宋词中多有体现。佛像小的高不足十公分,大的有三米之高,林林种种,千姿百态。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高处的佛像保留完好,还能依稀看见佛像身上的颜料;可矮处的佛像运气就不同了,在文革中惨遭损坏,有的不见了头,有的身子不全,总而言之,惨不忍睹。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最大的为弥勒像龛,佛高2.7米,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姿态与乐山大佛相似。二胁侍菩萨服饰华美,衣纹流畅,肌肉丰硕,体积感很强。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阿弥陀佛端坐殿中,神态安详。殿内外聚集着僧众弟子。顶有飞天伎乐,翩翩起舞,一派欢乐景象。维摩变龛约一米见方,维摩身穿宽袖长衣,头戴风帽,与文殊相对,空中飞天乘云而来,旁立众弟子。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走完两里左右的佛岩山道,便出了峡谷,眼前一片宽阔。远处青衣江奔跑不息地流淌过来,遇一个不小的岛子分为两股水流,而后在峡谷会合。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峡谷旁,有诸葛丞相当年点兵南征的点将台,离点将台不远有个天仙桥,跨过天仙桥,沿着盘山的石阶攀缘,可上观山亭。顺着石阶下到半山腰,有一个古老的寺庙,隋朝所建,明朝因大火被焚,明末在本来的石基上重建,因此还能看到隋唐作风的柱石。惋惜庙里的佛像在文革中受到洗劫,不复存在。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千佛岩下,近黄昏后,夕阳无限好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历史遗留下来的佛像均建于隋、唐时期,历史题刻琳琅满目,前后历时数百年。千佛岩下的青衣江清清河水,泛舟于上,撑杆远眺,山成了眉,水成了眼。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夹江一带盛产斑竹,是造纸的好资料。千佛岩景区内,还有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这是全国十大专业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图文并茂,生动展示了夹江悠久的造纸历史。

曾获梁思成夸赞,据传这座高2.7M的弥勒像龛是乐山大佛的蓝本

你对这处地方感兴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