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农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是一个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

一个农村人,有身为农村人的骄傲

可是有些农村特有的“味道”

却随着时光一起淹埋在了

岁月的长河里了无生息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大部分南康人的根都是在农村

那里承载着儿时的回忆

那里有年迈的父母

农村是喧嚣中的一片净土

是嘈杂中的一抹宁静

是物欲横流社会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但是现在的农村让我有些难过

回到老家

看到的却是农村纯朴的消失

原本期待的风景和活动

也逐渐消散在记忆中了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人情礼节越来越重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除了一些红白事

有的人喜欢没事就摆酒席

满月酒、升学宴、搬新家等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一般的乡里乡亲100、200

要好的一些500

亲戚更是1000以上

在农村,大部分人都是

面朝黄土背朝天

没有多少经济来源

挣钱本就难,却全搭进了酒席里

好好的人情关系

到最后却变成了一种负担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虚荣攀比心里越来越强

现在回农村,还有一个现象

就是越来越爱攀比

谁家盖了一座大房子

谁家买了一辆新车

谁家孩子找了一个漂亮媳妇

就连隔壁家放的的烟花多都要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结婚本来是喜事

但是爱慕虚荣攀比后

南康的彩礼那叫一个疯涨

成了父母沉重的负担

动不动就是十几万

就为了别人说一句

这家彩礼给的多,有面子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

都喜欢出去闯荡

只剩下老一辈的人在农村生活

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

年轻人不想种田地

老人没有体力再去劳作

所以更多的田地被种田大户承包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日渐凋零的老一辈

农村人一辈子守着自己的田地

没读过什么书,也没出过远门

更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诱人

他们只知道守住自己的小院

种好自己的田地

这样来年就有饭吃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没见过世面的农村老人

却是村里最宽厚仁慈的人

可惜,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少

难道不足以让你心痛吗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渐行渐远的淳朴

我记得很早以前

村里的长辈遇到讨饭的乞丐

都会给一碗饭吃

遇到需要借宿的人

都会热心收留

遇到邻居有什么困难

都会搭把手帮帮忙

这是最基本的善良和道德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可是现在呢

物欲横流的社会

连农村也沾染了不好的习气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有钱,我们就快乐吗?

农村人对子女的教育

始终处于一种盲从和摇摆状态

在农村人眼中以前是踏实肯干

勤俭持家的孩子是好孩子

就这么简单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现在呢?现在变成了有钱

只要有钱你就是成功的孩子

有钱就要受万人敬仰

有钱人做的事也一定是正确的

但其实,故乡还在

可农村的魂魄早已被抽空

家族的血脉在已不复存在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三四层的洋楼又怎样

高级轿车又怎样

麻将桌上挥金如土又怎样

手机再高档又能怎么样

我怀念的,只是老农村的淳朴

我想念的,只是那个世外桃源的宁静

南康农村曾经特有的淳朴,现在变成了攀比

也许以上只是部分现象

或许这正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一些阵痛

但是消失,是多可怕的字眼

农村之所以称为农村

并不只是一个名词定义

它对于我们祖祖辈辈来说,是根

即使躯壳还在,灵魂也不复存在

它还可以被称为农村吗?

小时候的家啊,你还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