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農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是一個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地方

一個農村人,有身為農村人的驕傲

可是有些農村特有的“味道”

卻隨著時光一起淹埋在了

歲月的長河裡了無生息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大部分南康人的根都是在農村

那裡承載著兒時的回憶

那裡有年邁的父母

農村是喧囂中的一片淨土

是嘈雜中的一抹寧靜

是物慾橫流社會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但是現在的農村讓我有些難過

回到老家

看到的卻是農村純樸的消失

原本期待的風景和活動

也逐漸消散在記憶中了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人情禮節越來越重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除了一些紅白事

有的人喜歡沒事就擺酒席

滿月酒、升學宴、搬新家等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一般的鄉里鄉親100、200

要好的一些500

親戚更是1000以上

在農村,大部分人都是

面朝黃土背朝天

沒有多少經濟來源

掙錢本就難,卻全搭進了酒席裡

好好的人情關係

到最後卻變成了一種負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虛榮攀比心裡越來越強

現在回農村,還有一個現象

就是越來越愛攀比

誰家蓋了一座大房子

誰家買了一輛新車

誰家孩子找了一個漂亮媳婦

就連隔壁家放的的煙花多都要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結婚本來是喜事

但是愛慕虛榮攀比後

南康的彩禮那叫一個瘋漲

成了父母沉重的負擔

動不動就是十幾萬

就為了別人說一句

這家彩禮給的多,有面子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而且,現在的年輕人

都喜歡出去闖蕩

只剩下老一輩的人在農村生活

往後的發展,基本可以斷定

年輕人不想種田地

老人沒有體力再去勞作

所以更多的田地被種田大戶承包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日漸凋零的老一輩

農村人一輩子守著自己的田地

沒讀過什麼書,也沒出過遠門

更不知道外面的花花世界誘人

他們只知道守住自己的小院

種好自己的田地

這樣來年就有飯吃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沒見過世面的農村老人

卻是村裡最寬厚仁慈的人

可惜,這樣的老人越來越少

難道不足以讓你心痛嗎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漸行漸遠的淳樸

我記得很早以前

村裡的長輩遇到討飯的乞丐

都會給一碗飯吃

遇到需要借宿的人

都會熱心收留

遇到鄰居有什麼困難

都會搭把手幫幫忙

這是最基本的善良和道德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可是現在呢

物慾橫流的社會

連農村也沾染了不好的習氣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有錢,我們就快樂嗎?

農村人對子女的教育

始終處於一種盲從和搖擺狀態

在農村人眼中以前是踏實肯幹

勤儉持家的孩子是好孩子

就這麼簡單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現在呢?現在變成了有錢

只要有錢你就是成功的孩子

有錢就要受萬人敬仰

有錢人做的事也一定是正確的

但其實,故鄉還在

可農村的魂魄早已被抽空

家族的血脈在已不復存在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三四層的洋樓又怎樣

高級轎車又怎樣

麻將桌上揮金如土又怎樣

手機再高檔又能怎麼樣

我懷念的,只是老農村的淳樸

我想念的,只是那個世外桃源的寧靜

南康農村曾經特有的淳樸,現在變成了攀比

也許以上只是部分現象

或許這正是這個社會發展的一些陣痛

但是消失,是多可怕的字眼

農村之所以稱為農村

並不只是一個名詞定義

它對於我們祖祖輩輩來說,是根

即使軀殼還在,靈魂也不復存在

它還可以被稱為農村嗎?

小時候的家啊,你還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