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雞血」原來是這樣來的!竟然真的把雞血注射進身體!

一般的銷售崗位,資本家為了股東員工賣命經常會洗腦,被很多人戲稱為“打雞血”,“打雞血”被很多文學描寫裡當做描寫興奮的用詞。那麼真實的打雞血是否存在,又為什麼人興奮時候被形容打雞血呢?

“打雞血”原來是這樣來的!竟然真的把雞血注射進身體!

要說這個傳統說長也長,說短也短:最早的打雞血是在中世紀時的歐洲。原本是貴族流行,後來傳入民間,清末時期由傳教士帶入中國,瞬間流行開來,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公雞原來就代表陽氣十足,所以打雞血符合中國理念。

打雞血真正在中國流行開來,是大躍進時期全面推廣。這時候的打雞血,不是比喻,而是真的給人打雞血。人打了雞血的一些反應,面紅耳赤,跟雄雞的確有幾分神似。

這種療法被誇大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還能治癒包括心臟病、老花眼、脫髮等多種疑難雜症,並且“精神樂觀,視力增強,抵抗力強,面色紅潤,不怕冷,性慾旺,睡眠佳,大便暢”。簡直成了無所不能的養生法寶。

“打雞血”原來是這樣來的!竟然真的把雞血注射進身體!

雞血療法的創始人是上海醫生俞昌時,俞昌時當眾打了一毫升雞血,稱會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和中午多吃了幾兩飯一樣。這種賣大力丸一樣的做法,每天都在上演,俞昌時稱打雞血能包治百病,咳嗽五分鐘就好,胃疼馬上不疼,長了癤腫立馬消腫。

一時間,在當時的醫院門口,大堆大堆的人,抱著公雞排長隊。“雞血療法”的方法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就是從公雞(最好是小公雞)翅膀下的血管內,抽取雞血幾十到一百毫升,然後注射到人體肌肉中,每週一次。

這位醫生有這個念頭為了出名名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唯物主義思想所致,他覺得雞的體溫是43度,比人的37度要高不少,因而想當然覺得雞血發熱技能高,能夠調整神經中區,促進新陳代謝,最終達到抗菌抗毒的目的。

“打雞血”原來是這樣來的!竟然真的把雞血注射進身體!

這種毫無臨床和科學依據的說法,配合當時“少花錢,治大病;不花錢,也治病”的口號,俞昌時很快就讓其風靡大江南北,據俞昌時說,中醫裡有很多內服外敷雞血以治病的方子,所以直接注射雞血也是有效的。

實際上雞血當時是直接注射到肌肉組織,而不是靜脈血管,所以不會有太過嚴重的後果,因為雞血是異種蛋白會讓人體免疫系統開始排異和刺激,導致皮膚髮紅,心率變快。

但是這個因個體差異,有些人會因此導致休克和死亡,再加上雞血本身也有寄生蟲和病菌,沒經過處理直接注射是很危險的。1968年,街頭出現了大量揭露雞血療法弊端的傳單,並且說明有很多人因此而死亡。大家也漸漸放棄了這個療法。

“打雞血”原來是這樣來的!竟然真的把雞血注射進身體!

時代過去了,時間會擦拭乾淨人們的眼睛。直接往身體注射雞血的行為不再,這已經變成人們飯後閒談的笑柄。那麼打雞血的資本傢什麼時候消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