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人爲什麼用漢字?

取個名竟然


果敢人的歷史。

公元1659年,南明的皇帝朱由榔為了躲避清軍的追殺,帶著上千漢族侍衛逃亡到了果敢。後來,朱由榔被大漢奸吳三桂所殺。那些追隨朱由榔的漢族侍衛以明朝遺民的身份留在了果敢謀生。同時,果敢地區原本有一部分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漢族商人馬幫,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

從清朝初期開始,果敢地區漢族逐漸增多。楊姓的漢族人成為了當地的地方勢力,並採取鄰近土司的做法,統治了當地的其他少數民族。比如雍正八年(1730年)的時候,楊猷才以“誥封奉正大夫”之名行使職權。道光年間,楊氏正式受封為“世襲果敢縣令”,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的獨立性由此形成。

1894年的時候,根據《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果敢及北丹尼劃歸中國。不過後來英國藉口清政府違約,並重新簽訂協議。至此,果敢地區便成了英屬緬甸的一部分,以漢族為主體、風俗文化與鎮康相同的果敢人民成了英屬緬甸的國民。1962年,中緬兩國劃定邊界,果敢正式成為了緬甸版圖。

果敢人語言使用現狀。

果敢人歸根到底還是源自於漢族,遷徙到果敢地區的居民的歷史也大約為300多年。雖然身居緬甸,但是大部分的人只會漢語,並不會緬甸的國語——緬語。這是相關學者到果敢地區某地隨機調查30名學生及其家人的語言使用情況,共180人。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果敢人全部熟練掌握漢語果敢話。對於緬甸國語來說180人中只有10人熟練掌握,68人略懂。對於果敢人來說,無論是家庭內外,無論是對本族人還是非本族人,他們使用的語言都是漢語果敢語,母語是他們家庭和社會交際最為主要或者唯一的語言。


果敢人為什麼要使用漢字?

果敢地區的漢語果敢話之所以能夠成為強勢的語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密集的人口分佈格局。2018年果敢地區在籍人口約為30萬,常住人口為80萬。果敢地區共有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的比例佔90%。這種高密度的人口分佈使得漢語果敢話能夠在本民族內部穩定生存、廣泛通行,併成為區域性的強勢語言。

2.濃郁的母語文化氛圍。果敢是一個以華裔為主體的多民族聚集區,始終保持著濃郁的漢文化氛圍。在這些地方,漢語除了在傳統生活中發揮著交流作用,還擔負起文化創造和傳承的職能。果敢人尊崇孔孟之道,還信奉佛教和道教,保留著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

3.悠久的漢文化歷史。果敢地區的漢文化是源遠流長的。這裡曾經是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平南時還留下過遺蹟。明代的時候,該地鄰近鎮康州以及孟定府。歷史上的這些關係使得漢文化深深紮根於果敢地區。

4.中國經濟的發展。果敢地區的北部、東部和中國雲南省的邊界相連,邊界長達173公里。隨著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漢語是越來越重要的。與中國山水相連、血脈相承的果敢人學習漢語不僅能夠保留民族文化,更是工作生活的需要。現代果敢地區貨幣是人民幣,通訊是用的中國移動的號碼,電力是雲南電網輸送。學校採用的是漢語教學,教材是雲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制教材。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緬甸果敢族其實是漢族,你在緬北地區遇到有人提果敢文,或者比如說在緬甸第四特區小勐拉看到興平果文學校,這個果敢其實就是漢族。至於果敢族的稱謂源於緬甸中央政府、緬甸軍人強力集團對包括漢文化在內的少數民族謝裔和文化強力打壓的自保之道。在奈溫執政時代,緬甸政府除了沒收所有華人華僑的所有資產之外,重要的是廢除了緬甸中央政府控制區內所有的華文教育機構,包括學校、文化團體和社團機構,以至於緬甸華在在很長時間內只能通過華人廟宇來繼續漢語教授。事實上,直到今天,也就是緬甸所謂“民主化”之後,你也仍然很難在下緬甸發現成體系的中文學校。雖說中文成為中緬做生意的必需工具,但絕大多數華人與緬人想學中文仍得去中國寺廟辦的中文補修課;其次,緬甸政府拒絕給包括華人在內少數民族裔完全國民的待遇,比如說紅色身份證,也就是有完全國民權利的國民身份證對於華人或者其它少數民族裔來說很難拿到。你如果真想拿的話,那麼身份證上就得“去漢化”,且要標準出你的祖先是華人。事實上,緬甸政府(不論是軍事獨裁還是民主政府)之所以如此提防華人漢人,源於幾個方面的原因:1、歷史上對強鄰的害怕。中國中央政權雖然從來沒有徵服過緬甸,但清朝、明朝,以及之所朝代對緬甸的征戰一直讓緬甸感受到無比的壓力。這種壓力持續到今天;2、華人從來吃苦耐勞,所以只要社會政策與環境稍加寬鬆,就會積聚比土著更多的財富,過更好的生活,而土著們很不服氣;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南亞的共產黨革命讓緬甸迄今心有餘悸;因此,在整個下緬甸地區,說與學中文的環境迄今仍沒有改善,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變。

不過,在緬北地區,果敢人說中文很尋常,這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緬甸中央政府迄今仍無力對緬北地區進行有效的管控。事實上,儘管緬北在法理上是屬於緬甸的,但緬北世居的少數民族從來就沒有聽從過中央政府的,而且在歷史相當長時間內,緬北土司是向中國中央政府進貢的,認同中國中央政府對緬北的管轄。因此,在歷史、文化、理念上與中國西南地區完全相同,可謂是“山同脈、水同源、語同文、人同根”。既然果敢人其實是漢人,那麼就是一直保持著說漢語的習慣不奇怪。事實上,果敢人多數是明朝後裔,因此其語言多帶有當年江寧府(今天南京)的口音。加入緬甸中央政府對當地控制力小,因此迄今為止多數仍說中文,而且教育體系也是用中國內地的教材。不過,隨著2009年和2015年緬軍發動的兩次果敢戰事來看,緬甸中央政府對果敢的控制力正在加大,比如說開始在當地中小學推行純緬語的教育,嚴禁上學時間講與教授中文,在果敢老街去中國文字化,就連面朝著中國的鎮康國門的中文字也去掉了。這樣下去不出兩代人,果敢民族也就不講中文了。

2、在相當長時間裡,緬北的經濟主要靠中國,也就是小邊貿,而與中國人做生意自然就是用人民幣,講中國話,使用中國字。這個其實是經濟決定需要。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緬甸政府只要無力發展緬北的經濟,那麼講中文在兩代人的時間裡很難真正的改變。


邱永崢


在緬甸有三大漢族的分支,其中一支就是果敢。果敢人是漢人在緬甸的延續。

果敢人原為明朝末年,失利的南明永曆朝廷退至果敢地區,而流傳下來的南明兵將,以及忠於明室的平民留傳而來。

永曆朝是南明最後一個小朝廷,是南明數個小朝廷中的一個。在明朝大片河山被清朝所據以後,永曆皇帝在廣西即位。後流轉雲南、緬甸。

吳三桂入雲南以後,永曆皇帝被緬甸王羈押並落入吳三桂手中。後來,永曆皇帝於昆明遇害。

永曆皇帝蒙難以後,永曆朝部眾數千人隱姓埋名,流落於雲南與緬甸交界的山區,即現在的果敢地區,隨後開始隱居下來。至後世幾代,永曆朝後人已經成為當地比較大的一方勢力,併成為清朝西南眾多土司縣中的一個。

清朝末年,清廷衰弱,將今果敢區域讓於英屬緬甸,從此該區域成為緬甸的一部分。

入緬甸以後,區域內人群仍以漢人自稱,說漢話、教習漢文、行漢人習俗。

20世紀中期,果敢土司被緬甸取消。果敢區域人群被迫改名果敢族,漢話改稱果敢話,漢文改稱果敢文。

但是,漢文化在果敢並沒有消失,一直延續至今。因此,果敢人仍用漢文,寫漢字。只是名稱改了。


蘇綻


為什麼果敢說漢語,因為從前屬於中國,如今山寨中國。

果敢是位於緬甸北部,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相當於雲南省縣城下的一個鎮。果敢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華人,說漢語使用漢字。因為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所以被稱為果敢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裡歸屬於中國。

多年前,最娛去過緬北(緬甸北方)的果敢、佤邦、小猛拉、邁扎央等地,比較瞭解。他們猶如一散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山寨鄰國,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無不克隆中國。主權認同緬甸,但高度自治,佔山為王,有自己的軍隊。

這裡流通人民幣,通訊是中國移動聯通,使用微信,吃的雲南米線,凱里火鍋。學校採用漢語教學,當地電視臺雙語節目,講雲南方言,貴州方言和福建話。雖然很山寨,又是獨立王國,家天下,令緬政府頭疼,有心無力,各個分化,彼此隔閡,自相殘殺。因為戰火不斷,苦了當地百姓,而很多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來到這裡,把它當成"世外桃源",無所事事,卻樂不思蜀。


最娛莫若


用現在的話來說,果敢人是標準的邊緣地帶的融合族群,具有極強的自我特性和交融色彩。

緬甸有三支具有漢人血統的民族,分別是果敢族,華族和猛穩族。而大部分果敢人生活在今緬甸撣邦北部果敢地區,毗鄰中國雲南地區。據緬甸政府統計,果敢人目前大概有20多萬,其中百分之95有漢人血統。當然,果敢人與漢人的關係,源遠流長,是不斷遷移,融合和通婚的歷史結果。由於果然地處邊緣地帶和叢林地區,一度廣泛種植罌粟,成為鴉片的來源之一。

果敢人果然很勇敢,當地土著勢力與政府若即若離,故而交火不斷,多有衝突。1989年停戰之後,果然地區成為的撣邦第一特區,之後的衝突是小範圍的。果敢美女

在唐代時期,果敢人居住的地方屬於中國的少數民族政權南詔。公認的果敢第一批移民,是被吳三桂追擊的南明官民。不願降服滿清政府的南方軍民,追隨永曆皇帝朱由榔,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

觀望形勢的緬王慰留貴客於緬北山區,暫住麻慄壩,自此這批人世代居住於此,晚清對果敢地區實施土司管理體制,形成了今日的果敢族。

果敢人從一開始的幾千人到現在的幾十萬,可謂是開枝散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漢人群體。我們可以看到,果敢人來源於300多年前,是漢人逃亡到當地的集聚,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果敢族。

不過,果敢人說的漢語與我們的需要同源沒錯,但是經過與當地土著語言的交融,互相影響,已經有較大差別。

果敢地區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當地的民俗風情充滿了中國特色和地區風情,顯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繁衍與適應能力。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傳訊社


果敢族

果敢族:緬甸的漢族一支(另兩支被稱為華族和猛穩族),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果敢地區,毗鄰中國雲南。果敢地區在唐代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總人數只有20多萬的少數民族“果敢族”,95%以上人的血統是漢族。他們最早來到這片土地的始祖,是一批追隨明永曆帝朱由榔殘存的官兵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18世紀,一支中國移民後裔成為科幹山的地方勢力,後受封為世襲果敢土司縣。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滿清政權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果敢人於是從漢族的一部分變成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也開始了百年的罌粟種植歷史。



1959年緬甸廢除土司制度之後,果敢陷入了長期的動亂,直到1989年停戰才趨於穩定,成為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1]。現今的果敢縣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近年來,果敢華人一直受到緬甸政府的壓迫,不時發生緬甸軍隊攻擊果敢族的事件。

淵源


果敢族:緬甸的漢族一支(另兩支被稱為華族和猛穩族),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果敢地區,毗鄰中國雲南。



果敢美女

300多年前明朝滅亡之際,明朝的一些官員和受滿清政府迫害的平民追隨永曆皇帝朱由榔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曆帝朱由榔並押解回昆明,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但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大西皇帝張獻忠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殺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老邊境勐臘縣。通過300 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和這一區域被叫做其他稱謂的中華民族。


青松5698


“果敢”地區與“佤邦”地區是緬甸國內的經濟特區,分別被果敢同盟軍(果敢族為主)與佤邦聯合軍(佤族為主)割據著。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緬共曾經控制著緬北大片區域。但緬共最終在1989年解體,並分離出了許多民族武裝,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果敢同盟軍”和“佤邦聯合軍”。

1989年的3月11日,原緬共人民軍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率先脫離緬共,組建了獨立的“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果敢同盟軍)。受此影響,趙尼來、鮑友祥等人也脫離緬共隊伍,組建了另一支“佤邦聯合軍”。

隨後,果敢和佤邦都在名義上承認南部緬甸政府的管轄,並被劃入緬甸七大自治邦中的“撣邦”境內。不過,彭家聲領導的“果敢同盟軍”和鮑友祥領導的“佤邦聯合軍”都保持著武裝割據和高度的自治權,常和緬甸政府軍隊爆發衝突。

果敢地區在名義上歸屬緬甸撣邦,被緬甸政府命名為“撣邦第一特區”。當地90%的人口都是緬甸的果敢族,也就是漢人,因此是以漢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但比較接近雲南方言。



在彭家聲當政時期,果敢的商店、飯館都是以中文為主、緬文為輔,報社、雜誌社和電視臺業全部使用簡體漢字,就連基本的電力供應都是由雲南電網提供的。遺憾的是,在2009年果緬戰爭中,果敢同盟軍已被緬甸政府軍擊潰,彭家聲逃亡國外。緬軍控制果敢後,開始在當地推行緬語。


佤邦也在名義上歸屬緬甸撣邦,被緬甸政府命名為“撣邦第二特區”。相比之下,佤邦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要比果敢地區多得多,而且分為佤邦南部和佤邦北部兩塊區域。

而且,佤邦聯合軍是緬北所有的民族武裝中最強的一支,總兵力接近於4萬人,這是果敢同盟軍和克欽獨立軍、撣東同盟軍都不能比的,所以佤邦才能夠存活至今。佤邦的主體民族雖然是佤族、通行佤語,但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所以當地居民基本上也都會漢語,其電視臺、廣播臺也採用雲南口音的漢語播音。


中外歷史


果敢就是漢族。

明末小朝廷屢屢南遷,清兵緊追不捨,永曆帝率領餘部退入緬甸。吳三桂大兵壓境,逼緬甸王交出朱由榔,不願投降清朝的一部分明朝官兵便在緬甸待了下來,這就是今天的果敢族。


麵條愛吃米飯糰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果敢人使用漢字,是因為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

他們的先祖是明朝末年隨朱氏桂王逃到緬甸的一支武裝力量。由於後來桂王遭吳三桂毒手,清朝又已取明朝代之,這些移民無法返回而在緬甸果敢定居。

1968年以前,果敢地方機構,依然沿用明朝的命名方式,如守備、千總、把總等。老百姓的服裝也是明朝時的漢裝,信奉孔子和關公,他們一直有著明朝皇族血統,講的也是明朝官話。

近代以來,由於緬甸推行“大緬甸民族主義”,雖然果敢25萬登記人口中有90%是漢族,但長久以來不允許果敢人自稱漢族,而逼迫其自稱果敢族。長期以來,緬甸拒絕給果敢人發身份證,他們甚至沒有國籍。

果敢大街,與中國小鎮無異

果敢學校教材

果敢緊鄰雲南,使用的是漢語,人民幣也在市面上流通,手機使用中國信號,電力由我南方電網向果敢變電站輸送。置身果敢,你甚至覺得這與中國的小鎮一般無二。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果敢軍會唱我軍歌曲了。


兵說


東亞,東南亞歷史上就是中華文化圈的輻射區域,使用漢字本來就是歷史的延續和傳統的秉承,近代衰弱的中國失去統御萬邦的實力,從亞洲王座上跌落而下,這才導致大半個亞洲失去向心力和中心文明的攏御性,以致幾百年來東亞東南亞亂象紛呈,困苦不堪,龍頭的無力導致亞洲東部文明的衰退和經濟的破落,從而發展到成為西方列強的附庸和殖民地,一切榮耀和歷史盡數歸於回憶和卑怯!隨著中國國力的恢復和重新擦拭亞洲的王座,整個東亞和東南亞正在重新步入歷史正途,中國在走向巔峰的道路上首先收攏的必將是本應屬於中華的權限和勢力範圍,無論日本和印度如何的不願和阻撓,基於歷史和中國在亞洲地理上的核心地位根本難以撼動,只要中國國力繼續恢復,亞洲王座必將應然而來,這是自然而然的歷史存在。隨著中國的巔峰歸來,整個東亞東南亞的文明和歷史終將掌控於中華之內,萬邦來朝也只是我們的祖先做過無數遍的舊事而已。漢字和漢語的重新擴張只是在收復失去的地位和影響力而已,在現代文明的演化中,相信中國的影響會逐漸走出歷史的極致,統御亞洲,威懾世界,這些看來不僅僅是夢想而已!作為亞歐大陸的核心大國,中國的恢復才是亞洲的歸來,與美國遠隔重洋相比,俯瞰亞洲的中國才是最具統御力的巔峰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