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欲走得更遠就要丟掉一個自己】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人總有種慣性,會習慣周圍的環境,習慣周圍的節奏,如入鮑魚之市,久而不聞其臭。

而最大的鮑魚之市其實不是周圍的環境,因為本來環境這種東西並無所謂好壞香臭之分,節奏本身也無所謂好壞之分,只有適應前後之分。人最大的鮑魚之市是“我”。無論習慣的是什麼樣的環境,都是對“我”的確認。

同樣的無論是什麼樣的認知判斷,其實都是基於“我”的確認,而“我”本身對於我的分別心難以讓人脫離,故“我”一般情況下是對的。這個對錯的判別會很自然的造出一個屬於“我”的舒適區,而這個舒適區久而成為判別的標準。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然而,認知總是有侷限的,如同視線之有界限,總是看到熟悉的地方自然讓人感覺舒服,但是腳步亦限於視線所及。對於不熟悉的他人的認知常常會抗拒,會有各種說法去屏蔽,仿如掩耳盜鈴。

但是在遠處總有些不同的認知達到了不同的高度,而這些高度可能在我們之上,人們對於這樣的認知本身是羨慕嫉妒的,想要去攀爬,但是卻會忽略自己門外的第一個認知,而要向上攀爬又無法離開門外的第一步,如同“洗腦”一詞,又有多少人能在判別洗腦的同時是抽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不願意去同流自己判斷是醜陋或錯誤的東西,這個判斷本身是否正確有呆商榷驗證,而大多會如同瓶子,先把蓋扭上。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而這一層樓並不好上,如同樵夫的眼裡皇帝就是拿著金斧頭的人一樣,當我們站在自己的樓層去判別對錯是非的時候,本身就是個值得判別的對錯與是非。

欲窮千里目之前,先要丟掉一個我,在我的基準上去判別本身是難以確切,總存在50%的誤差。

然則要丟棄一個我,自然會涉及到另外一個我,畢竟是我丟棄的我,我我相系循環往復環環相扣。我執本身難以在我中破除,我又當如何破我?無論所住是何,我皆是我,或思或慮或聲色犬馬。

當無所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