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大巴送快遞 是新生業態還是權宜之計?

客运大巴送快递 是新生业态还是权宜之计?

(原標題:客運大巴也能送快遞 客運+物流是新生業態還是權宜之計?)

日前,在寧波到杭州的客運班線上增加了一項新業務——跨城快遞。出於對“客運大巴也能送快遞”的好奇,不少餐飲、醫療等加急服務型企業都前來嘗試“客運+物流”這種限時快遞服務。

據瞭解,該跨城快遞業務自今年8月試行以來,日均收件量達10~15件。該模式主要利用城市內現有的同城快遞配送以及杭甬兩座道路客運站的行李貨物託運業務,為用戶提供“門到門”的跨城服務。目前,跨城服務最快3小時便可完成,收費最低標準為56元,如市民自送自提包裹,從寧波到杭州僅需28元。記者調查發現,在浙江省內以及長三角地區,如寧波至杭州、上海,快遞公司普遍開通的是“次晨達”業務;而中鐵快運則利用高鐵時效性強的特點,開通了部分城市“當日達”服務,但收費卻在50~100元。相較之下,三者更勝一籌的無疑是“客運+物流”模式。

據悉,寧波未來將開通更多城市限時快遞服務,“客運+物流”模式會越來越普及。那麼,該模式是否能成為客運市場新的增長點?

?客流量下滑客運快遞受重視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各地客運企業紛紛涉足快遞領域。究其原因,主要是客運市場行情大不如前,客運企業將限時快遞服務作為市場新的盈利點。

據瞭解,在內蒙古地區,由於客運市場客流下滑嚴重,很多線路需依靠拉貨來維持營運收入;湛江地區的客運企業平常幾乎是“拉貨為主、拉客為輔”,只有在春運等客流量高峰期才會全力載客。據重慶交通大學公共交通學者王健介紹,目前很多地區的客運公司從事小件快運的收益已佔客運總收益的20%~30%。

不僅如此,目前全國很多地區的客運站還成立了小件快運中心。例如浙江東南客運站,該站每條班線都可以從事貨物運輸業務,經過幾年經營,已培養出自己的客戶群;陝西平安運輸集團建立了快運信息平臺,並計劃對小件快運業務進行整合,之後可能會單獨成立公司。據青島交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小件快運還提供上門取貨和送貨上門服務。

在貨運物流市場發展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客運行業的快遞服務為何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在海格客車某大區銷售經理劉海(化名)看來,客運公司進入快件運送領域有很大優勢。首先,客車比貨車可靠性更高,且貨車受進城限制,門到門服務幾乎無法實現。其次,客運公司的快遞服務及時性比快遞高,快遞公司一天內最多發貨三次且包含分揀快遞這一必要環節,而客運擁有不同時段路線的班次,自由度更大。

“除了上述優勢外,‘客運+物流’模式還有一大特點。”客運行業資深專家告訴記者:“因‘定時、定點’即日可達的特點,客運直髮快件無需倉儲,運輸成本低,自然收取的費用比貨運少,價格也是吸引服務型企業前來嘗試的重要因素之一。”

“客運+物流”或難以獨當一面

近幾年,公路客運市場受高鐵、航空以及網約車的衝擊,市場份額、客流量逐漸下滑。但在客運從業人士看來,客車具有靈活、運輸網絡密集等特點,能夠進行差異化經營,而客運企業試水限時快遞服務就是市場競爭下的轉型之舉。

不過,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雖然多數業內人士支持客運行業進行轉型升級,但對於“客運+物流”模式在全國普及卻並不看好。

“目前,很多客運企業另闢蹊徑,開始從事快遞運送服務,這的確是一條謀生之路,短期也會盈利,但長遠來看,這並不是權宜之計。”某客車企業負責人分析說:“最主要的制約因素是,現在公路客運市場正在逐步萎縮,線路長度、數量、發車頻次都在減少,依託於客運的快運業務自然規模也在縮小。另外,近幾年快遞公司發展迅猛,紛紛推出當天送達服務,對客運公司的快遞業務衝擊也比較大。”

“客觀來說,‘客運+物流’模式的適用範圍有一定侷限性。”客運行業專家李偉(化名)介紹說,一方面跨城快遞市場需求量較小,僅對餐飲、醫療和生鮮類的企業有吸引力,同時其承載量與貨運相比,也有十分明顯的劣勢;另一方面,客運主要的收益源於人而非物。儘管跨城快遞服務能夠帶來一定的收益,但在春運和假期等人口流動較大的時間節點,客運企業絕不會本末倒置,此時物流快遞業務的開展就無法得以保證,而國家未來是否會加強對跨城物流的監管也未可知。這就意味著公路客車送快遞的新嘗試僅是一個突破口,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難度很大,挑起重振公路客運的大梁更是任重道遠。

?公路客運該何去何從?

目前來看,客運行業在各種快捷方便出行方式的合圍下,已逐漸走向衰落。“在‘生死存亡’之際,像客運企業嘗試‘客運+物流’的做法不失為一種自救良策。另外,隨著‘互聯網+便捷出行’模式的興起,人們對在線查詢、網絡預訂、定製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將明顯增加。如果客運企業能夠積極探索並加以利用“互聯網+”的模式,相信客運行業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客運業內專家指出。

“在歐美髮達國家,‘互聯網+’的模式已被客運企業普遍應用。另外,國外的汽車站也不再是獨立的交通樞紐,而是作為智能交通運輸的配套設施,能夠在機場、火車站甚至是商圈設立停靠點,滿足旅客‘點對點,門到門’的出行需求。這一模式將是中國客運行業發展升級的方向。”李偉介紹說,

此外,有不少行業專家認為,客運企業應聚焦城鄉,在高鐵網絡不發達的地區,鄉村客運將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農村居民對於共享基本公共客運出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公路客運企業需圍繞‘人便於行’這一中心目標,一方面體現公平、共享發展,增加並提升農村地區普惠均等的基本公共客運服務供給;另一方面體現效率、創新發展,推動城際、城鄉公路客運整合發展、融合發展和綠色發展;同時,深入剖析公路客運和居民出行的切實服務需求,有效推進公路客運站點的建設。如果能做到上述幾方面,公路客運市場或許能迎來新轉機。”業內專家表示。

在李偉看來,客運企業還需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接駁運輸,做到與高鐵無縫對接;二、重點發展縣域、鄉鎮線路,實現班線公交化運營;三、利用車輛資源,開發旅遊市場和網約車市場;四、對客運站進行深度商業開發。

“受供需關係影響,瓶頸期就是考驗企業的生存能力。優勝劣汰,客運企業還需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從根本上站穩腳跟。”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