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類型複雜多樣,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都有廣泛的分佈,形成了許多著名的地形單元。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佈,我國的許多山脈都是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線,也是地形單元之間的分界線。比如,在我國的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之間的分界山脈主要有四列,由北至南分別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山脈和雪峰山。其中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東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太行山東西兩側的地形單元分別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今天我們就來介紹第三列分界山脈“巫山山脈”。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山山脈:長江流域重要分界線

巫山山脈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地處重慶、湖北和湖南三地交界處,經緯度位置大約為東經110°左右,北緯30°至北緯32°左右,北部與大巴山東部相連,南部與武陵山山脈相連,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巫山山脈在我國主要的山脈中來看,規模是比較小的,巫山山脈的南北長度僅約為300至400千米左右,海拔高度也不是很高,巫山山脈的平均海拔約為1000至1500米左右,屬於海拔較低的“中山”範疇,最高峰為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境內的烏雲頂,海拔約為2441千米。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山位置圖

巫山雖然在我國眾多山脈中並不十分突出,但是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地理分界意義,是我國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巫山山脈東西兩側分屬不同的地形單元。巫山山脈以西地區,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中最溼潤的盆地,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被稱為天府之國,其中也得益於盆地東側的巫山山脈並不是很高,東南季風可以攜帶溼潤的空氣進入四川盆地,帶來降水。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山風光

巫山山脈以東地區,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自四川盆地滾滾往東,穿過巫山山脈後就進入了地勢十分平坦的第三級階梯,長江攜帶的泥沙一路沉積,形成了廣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長江出了巫山山脈之後,經過湖北省的宜昌市,湖北宜昌就是長江上游和長江中下游的分界線,或者也可以大致認為,長江在過了巫山山脈後就基本上進入了長江中下游河段。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說到巫山山脈,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長江,東北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脈在地理上分割了東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西部的四川盆地,而長江自西向東流動,以其巨大的力量“劈開”巫山,又連接了東西部地區,在我國古代通過長江入川是一個重要的通道。巫山山脈所在地區以及往西南部的雲貴高原地區,是我國最廣泛的石灰岩分佈區,組成巫山山脈的岩石也主要是石灰岩,所以在巫山地區,分佈有十分廣泛的喀斯特地貌。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峽

長江流經巫山山脈地區,形成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分別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個峽谷的總長度超過190公里以上,三峽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地殼的抬升運動和長江江水的下切侵蝕作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三峽兩岸巖壁直立,江面狹窄。在長江三峽中,巫峽是第二峽,巫峽和巫山的關聯度最高,巫峽總長度約為46千米,以“秀俊”聞名天下。進入巫峽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若進入奇麗的畫廊,巫山十二峰一一呈現,其中以神女峰最為著名。巫山山脈正是有了長江穿流而過,形成了三峽峽谷而更顯靈動。

巫山山脈: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長江橫穿其間形成峽谷

巫峽神女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