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張藝謀和《中國詩詞大會》爲何都青睞這個地方?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曾經,憑藉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古城奉節與夔門雄關、天險白帝城一起,因為水運而繁榮一時。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夔門天險和雲霧中的三峽之巔。

如今,隨著“中華詩城”這塊全國唯一的金字招牌落戶,重慶奉節縣在詩詞產業方面又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繼續登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張藝謀《歸來三峽》大型實景演出上馬、“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參與人數突破20萬人次……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如何讓千年傳承下來的詩篇“老樹開新花”?

如何利用龐大的詩詞產業讓這座人文深厚的小城“涅槃新生”?

6月裡,我們來為你尋找答案。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遠眺白帝城,江水中的龐大浮臺即是《歸來三峽》的演繹舞臺。

一座小縣城

詩詞文化深入骨髓

站在奉節縣城的江邊,很容易就能眺望到三峽門戶夔門,古人稱這裡“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當年,詩人李白瀟灑地傾吐出“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時,他剛剛見識了夔門壯景。而這個千古名句,也讓奉節這座隱於三峽之中的小城流芳百世。

這是一個讓詩詞文化深入骨髓的小縣城。它竟然能讓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陸游、陳子昂等古往今來一大批名家接連不斷地造訪,這在中國文化地理上堪稱奇觀。

奉節縣委、縣政府曾以本土詩詞文化研究者為主,特邀部分國內詩詞文化知名學者,採用每冊由1名國內學者和1名縣內學者共同收集整理的方式,歷時5年整理出版了《夔州詩全集》,共收錄歷代742位詩人4464首作品。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奉節小城中的詩詞國學演出。

讓遊人留下來

政府給自己戴“緊箍咒”

能否憑藉千年傳承下來的詩篇,讓這座人文深厚的小城“涅槃新生”?

2017年,奉節作為文化名勝特別呈現,登陸了央視熱播的《詩詞大會》(第三季)。在奉節人看來,國家舞臺上出現家鄉的美景,讓他們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自豪,一時間讓詩詞文化有了“全民共熱”的復興盛景。

“如果說旅遊產業是奉節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那詩詞文化就是最大的一針催化劑。”在奉節縣長祁美文看來,詩詞文化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奉節各項產業之中,尤其是旅遊產業。從白帝城風景區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帝城博物館,再到夔州博物館、中華第一詩詞碑林等,詩詞文化景觀景點已經成為奉節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最重要的載體。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奉節白帝城。奉節縣委宣傳部提供

為了詩詞文化的城市包裝,奉節縣政府也可謂絞盡腦汁。2017年,祁美文多次前往北京,想盡辦法搬來各路權威詩詞專家,歷經大半年考察調研,這座小城終於“搶”到了全國唯一的“中華詩城”的頭銜。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李文朝表示,將“中華詩城”稱號授予奉節除了看中其文化底蘊,還有地方政府對詩詞文化的重視與支持,以及各種活動產生的強烈社會反響。

6月初,夔門峽口煙雨朦朧,白帝城邊,工人們在一塊龐大的水上浮臺工地上忙碌著,浮臺上懸掛著一塊巨大倒計時牌,這塊距《歸來三峽》上演精確到天數的倒計時牌,在奉節民眾看來是政府給自己壓力的“緊箍咒”。不僅如此,包括本地電視臺、政府公告欄也都設置了倒計時。

這是一場由張藝謀擔綱打造的山水實景演出,預計於今年10月在長江邊上演,演出的核心內容則是詩人們在奉節留下的詩作。從2017年項目啟動以來,創作團隊已經連續8次大幅度修改腳本,只為更好地挖掘詩城被埋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詩意。

更為重要的是,這場演出極有可能改變三峽地區的旅遊結構——目前,奉節縣已經與國內外多條旅遊線路的運營方達成協議,黃金遊輪、世紀號等遊船均將為這場演出停靠奉節寶塔坪碼頭過夜。張紅梅介紹,去年奉節水上游客的統計總數為40萬人左右,演出啟幕後,預計水上游客數目將大幅度上升,因為是晚上演出,留在奉節過夜的遊客數目也會相繼增加,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夔州博物館的文物展品。

讓詩詞走下聖壇

著力打造周邊產業發展

讓詩詞走下聖壇,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已成為奉節縣打造詩詞文化產業的目標。

除了《歸來三峽》即將上演,今年的第二屆“中國·白帝城”國際詩歌節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執行。這場詩歌節活動已成為奉節人的“家鄉節”,全縣去年參與詩歌節各項活動的總人次超過20萬人次,隨著詩歌節上線的手機遊戲等周邊產品,不到一個月點擊量突破83.9萬次。

今年下半年,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奉節外景拍攝也將正式開錄。5月初,《中國詩詞大會》導演團隊、點評嘉賓、明星選手到奉節與詩詞愛好者交流詩詞文化,引起轟動。

解读|张艺谋和《中国诗词大会》为何都青睐这个地方?

彩霞映詩城。奉節縣委宣傳部提供

“在普通人看來,詩詞文化屬於高雅的文學藝術,是陽春白雪、小眾的活動,儘管奉節詩詞文化豐富多彩,但一直以來,詩詞文化比較抽象,表現及展示的形式比較單一,只有刻詩碑、塑詩人像、出書等,老百姓接受度普遍不高。”奉節文化委主任潘萬山表示。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受‘詩詞明星’影響,詩詞越來越受社會關注,現在連奉節的出租車司機和農民,隨口都能背幾首唐詩宋詞。”潘萬山介紹,今年推動的詩歌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參與人數異常火爆,僅教育系統就有12萬名學生和老師參與其中,其中不乏詩詞高手。

“就詩詞文化產業而言,全國目前還沒有第二個地方像奉節這樣規模龐大。這也意味著,我們沒有任何參照物,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祁美文說,“不過,不燒錢,不搞人海戰術,這也是我們的原則。”

“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詩詞難以物化成產業項目的問題。”談及未來目標,祁美文直言奉節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工作任重道遠,詩詞周邊產業也將是要做的事情,比如現在要打造推廣的李白酒、杜甫菜、夔州宴等。

“飯要一口一口吃,有詩和遠方也要有牛奶麵包。”祁美文拿出一組數據說,目前,奉節縣還有1.1萬人尚未脫貧,計劃2018年完成5000貧困人口脫貧,7個貧困村整村脫貧和貧困縣摘帽的目標任務。“讓鄉村振興,讓群眾過得更好,這才是奉節詩詞產業發展的根本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