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能办”到“方便办” 浦江县破解集资房公改房办证难

2018-08-18 15: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淇耀 徐向东

近日,浦江县供电局某宿舍户主蒋理华成功办理了名下集资房的不动产权属登记,多年想办办不了的房屋交易也终于如愿以偿。这得益于该县全面推进的“集中化解集资房、公改房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三年行动”。

据了解,集资房、公改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解决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住房差、住房难问题的产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些住户至今仍未取得房产证,有房产证的房地登记不一致问题也比比皆是,造成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不能办,成为了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堵点、痛点”。浦江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说:“浦江的集资房、公改房住户总量超过4000余户,涉及90多个单位。”

面对量大面广的集资房、公改房,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出政策解民忧”的呼声,该县国土部门主动担当,通过逐户走访调查梳理集资房、公改房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并突破土地登记所需限制条件,依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出台了《关于集资房和公改房不动产权登记有关问题建议处理意见》,大大简化了土地确权依据,使得困扰了全县20多年的4000余户集资房、公改房土地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实现了集资房、公改房户主申请办证从“不能办”到“分类办”的转变。

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部门办公更集中、审批材料大减量,集资房、公改房户主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不仅能办,还能“方便办”。蒋理华告诉记者:“补申请材料、缴纳税费、办理登记等事项,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基本都能办,补缴的土地出让金也只有标定地价的20%,这项让利于民的政策很用心了,我很满意。”

据统计,自2017年5月1日实施“集中化解集资房、公改房不动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三年行动”以来,该县已成功办理集资房、公改房不动产权登记1850余户,占全县集资房、公改房总量的45%,并办结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共400余件,充分保障了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