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寫在前面的話——

位於山東蒙陰山區的孟良崮,是一直想去的地方。蓋因71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場國共軍事大決戰,實在太出名了。當年,國民黨整編74師3.2萬多人(相當於軍)號稱國民黨軍中的“王牌”部隊,在蔣介石得意門生中將師長張靈甫的統領下,從南京出發,掃蕩華東地區解放軍,戰漣水、克淮陰,攻臨沂......一路捷報,根本沒把“土八路”放在眼裡。

然而,令世人驚掉下巴的結果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師長張靈甫連同他的74師,竟然於1947年5月16日在山東沂蒙山區的孟良崮戰役中,被由陳毅和粟裕統帥的華東野戰軍全部殲滅。

這場著名的孟良崮大決戰,成為中國近代史中的一座豐碑。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要去孟良崮,先到蒙陰縣城的長途汽車站下車,然後再換乘去孟良崮的公交車,公交車到泉橋村站下車,單程約1個小時出頭,車票10元。

下車即可步行抵達孟良崮戰役紀念館。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臨沂蒙陰新泰,路轉峰迴石怪。”當年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這首詩,最能體現沂蒙山區的險峻。沿著這條曾留下陳毅元帥和粟裕將軍足跡的“新泰蒙陰臨沂”公路,來到這座當年被戰火烤得通紅的孟良崮。

何謂“崮”?《蒙陰縣志》曰:山巒多陡坡深谷,但山頂卻較為平坦者為崮。比如:孟良崮的山頂就有一塊半畝左右的平地。相傳北宋大將孟良曾囤兵於此,因而得名。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上行,車窗外是一幅幅流動的風景,森林茂密,翠綠一片。歷史上,當年這裡“高逾千仞,乃石巖光山,構工不易,峭壁深谷,形成彈巢。且彈落石飛……”

孟良崮,是蒙陰縣境內連綿群山中一座海拔只有幾百米的山嶺,沿途群山交錯,峰巒疊嶂,紅旗飄舞。據介紹:凡插有紅旗的山頭都是當年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曾經攻佔的高地。

看著眼前的情景,不禁感嘆:當年,華東野戰軍是憑著怎樣的毅力和能力在此殲滅國民黨王牌軍——整編74師的呢?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位於孟良崮烈士陵園內。坐北朝南,佔地面積8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40平方米。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前的雕塑,真實反映出當年的激戰場景。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歷史回溯到公元1947年3月,蔣介石眼見其有生力量被我軍一點點消滅,轉而對山東和陝北解放區實施了重點進攻。調集24個整編師、約45萬人,組成三個兵團,採取穩紮穩打、步步推進的戰法,氣勢洶洶地向山東根據地撲來。

解放軍先是北撤,把敵人引向沂蒙山區,用誘敵之法打山地戰、運動戰。一張大網靜悄悄地張開,一場大戰即將轟轟烈烈地打響。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張靈甫,這個蔣介石麾下一員紅得發紫的悍將,帶著國民黨的王牌整編第74師,向沂蒙山區進發。5月13日黃昏,隨著粟裕司令員一聲令下,萬炮齊鳴,萬聲齊吼,國民黨的王牌部隊第74師上至師長,下至馬伕,全軍覆沒,無一倖免。

華東戰局從此急轉直下,敵強我弱之勢得以扭轉。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這正如華東野戰司令員陳毅,在孟良崮戰役勝利結束之後,寫的一首詩裡所說——

“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信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

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溼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戰爭年代,沂蒙婦女也不懼怕槍炮。她們用熱血和生命奏響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正義之歌,人們送給她們一個響亮而親切的名字——“紅嫂”。

“沂蒙六姐妹”,就是孟良崮戰役期間出現的女性英模群體,她們組織村中婦女積極支前,為部隊籌糧草、運彈藥、攤煎餅、做軍鞋,給子弟兵當嚮導。

如今,“沂蒙六姐妹”6位老人都已離世,這段紅色的歷史成為人們永遠的記憶。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沂蒙六姐妹”這一稱謂,是當年陳毅元帥親自命名的。有一天,六姐妹接到通知去蒙陰的指揮部。在那裡,陳毅很親切地詢問姐妹們這些日子攤了多少煎餅、做了多少鞋子、有什麼困難沒有。陳毅笑著說,給你們起個名字吧。叫大嫂呢,你們還有沒結婚的呢;叫大姐吧,還有結了婚的,乾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從此,“沂蒙六姐妹”便名揚天下。

曾任國防部長的遲浩田上將回憶,他當年在沂蒙山區參加戰鬥並負傷,被沂蒙婦女用乳汁救了過來。解放後他曾八次來沂蒙山區尋找救命恩人,終未能如願。

當年的大姐大嫂們拉著他的手說:“別找了,大兄弟,這樣的事在俺們這裡太多了,誰沒有救過咱隊伍上的人呀!”

圖為遲浩田看望老紅嫂們。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在紀念碑前,新黨員們正在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大家高聲朗誦入黨誓詞,聲聲入耳。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沿著這塊牌匾,走向位於孟良崮烈士陵園內的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墓。

粟裕大將遺囑身後將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孟良崮,要和他統率的將士長眠在一起,說明在他的戎馬生涯中,孟良崮這一仗刻下的烙印有多麼深。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歷史回逆——1947年的華東戰場,正是國軍對共軍的重點進攻態勢。在強大國軍的壓迫下,華東解放軍處於弱勢局面,舉步維艱,面臨著嚴重生存困難。

但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華東解放軍在陳粟倆位的決策下,以弱敵強,在狹小的戰場空間裡,一改以往先打弱小的慣例,以“百萬軍中直接上將首級”的勇氣,硬碰硬強地吃掉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御林軍的整編74師,令世人震驚。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很多敗仗都是輸得糊里糊塗,從戰略戰術上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的敗局。但發生在1947年5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白的硬仗。

當時,國軍有24個整編師共45萬人,比在山東的解放軍多十幾萬人,且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坦克與飛機助陣。1月31日,國軍各部展開行動,對此次“魯南會戰”極為自信。一開始,戰事的發展似乎也在印證著國民黨軍隊的期望。

2月15日,國軍南線兵團中路,李天霞的整編83師與張靈甫的整編74師順利攻佔了臨沂,勝利彷彿已指日可待。蔣介石要求李仙洲兵團出兵萊蕪,南下合擊華東共軍主力。2月17日,李仙洲兵團所轄三個軍經吐絲口鎮,大大咧咧向新泰、蒙陰地區攻擊前進。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對此,陳毅在軍隊幹部會上說:“……我出來時就準備三條路:勝利回去開歡迎會,打敗仗開鬥爭會,死了開追悼會!”當時,我軍不爭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後撤,從江蘇一直退到山東。就是要集中兵力,跟國民黨軍隊決戰。1946年底,陳毅和粟裕兩位統帥會合了。合兵之後的頭兩仗,一個宿北、一個魯南,都打了大勝仗。

這迫使蔣介石把前進的步伐停下來,考慮下一步怎麼辦。當時,國民黨軍隊在山東戰場的主力是張靈甫的74師。74師一開始在江蘇漣水打了勝仗,接著又佔領了江蘇重鎮淮陰和山東臨沂。這讓張靈甫非常驕傲。

(粟裕將軍墓)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但孟良崮一役,國軍卻仍敗於解放軍,其精銳之師整編第74師遭全軍覆沒。當時,在孟良固山頂一個隱蔽山洞裡,張靈甫見大勢已去,誓願自決成仁。在場的少將副師長蔡仁杰、58旅少將旅長盧醒、57旅少將副旅長明燦、51旅少將團長周少賓、師參謀處上校處長劉立梓等表示願跟隨其為國殉職。

張靈甫用無線電電告蔣介石“決心集體成仁”,並控訴友軍見死不救,尤其指出李天霞沒有派部隊掩護其右側安全為失敗主因。

張靈甫在自殺,寫下遺書交給楊佔春少校,囑其送交其夫人,內容如下:“玉玲吾妻,十萬匪眾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杰決至最後一彈成仁,上報國家和領袖,下答人民和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粟裕將軍墓左側的烈士墓。1953年,在與主戰場遺址戰役紀念碑相距7.8公里處,孟良崮烈士陵園建立,陵園內安葬了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5000餘名戰士的忠骨。

在整個孟良崮戰役中,我軍共傷亡約12000多人。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當時,張靈甫按常理推斷,只要他堅守一、二天,周邊國軍是無論如何都能打進來,屆時“內外開花”,將華東共軍全部消滅,他也的確死守了近三天時間。

然而,可悲的是,在這三天時間裡,不說遠處的國軍磨磨蹭蹭而沒有開到,就是近在咫尺的友軍也沒能趕到。從而使解放軍不僅有時間攻上孟良崮全殲74師主力,更因清點被殲的敵軍人數不夠,又重返戰場,再抓獲躲藏的敵散兵7000餘人。

然後,解放軍才浩浩蕩蕩從容撤走。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這一場雙方原本都有資格獲勝、都有危險可能戰敗,在戰機上雙方又幾近相同的戰役。終於,以陳毅、粟裕統帥的解放軍贏得勝利、張靈甫則慘遭失敗身亡而記入史冊。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石壁下有一狹而扁的洞穴,據當地的朋友說,由於地質沉降,目前石洞已經變小。這裡就是擊斃張靈甫之地,當年這裡是個山洞,如今塌陷了。

嗚呼!8年抗戰時威風八面的一代驍勇戰將,歸宿於此已半個多世紀矣。時光倥傯化為一瞬,不由得讓人產生無限感慨——

1941年3月15日,抗日戰爭進入艱難時期,時任74軍58師代理師長的張靈甫,指揮本部參加上高會戰,與日軍血戰11日。此役58師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被譽為抗日鐵軍。張靈甫在會戰中,右腿被炸成重傷。蔣介石親派飛機安排其赴香港治療傷腿,然而張靈甫在傷勢尚未痊癒的情況下,便執意歸隊,導致其右腿留下終身殘疾,人送外號“跛腿將軍”。但張靈甫卻豪邁地表示:“吾張某人腿雖廢,無以站立,然中華民族得以站立,不為倭賊所欺,吾之腿值也!”

聽聽,這是多麼的豪言壯語,今天聽來依舊令人動容。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史載,1947年5月16日深夜,蔣介石聞訊74師被圍殲,張靈甫及一批高級將領自殺後,痛心疾首,“悲痛之情,睊睊心目為近來所未嘗有也”。大為震怒的蔣介石,立即下達電令:“湯恩伯撤職查辦,李天霞就地槍決”。最終,戰區總指揮湯恩伯被撤職;黃百韜戴罪立功;李天霞押赴南京軍法審判。後經李天霞家屬上下重金打點活動方才免其一死。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1947年5月29日,蔣介石親自主持對74師陣亡官兵的追念儀式,國民政府在南京玄武湖畔給張靈甫立碑紀念。國軍精銳的整編74師,在短短3天之內被解放軍徹底殲滅,沉重打擊了國軍士氣。一些國軍高級將領對內戰前景開始失望了,時任陸軍大學校長的徐永昌,在其日記中寫到:如此政治、如此軍隊剿共,真不知何年才能告一段落。”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孟良崮的主峰大崮頂就在眼前了,一條松柏掩映的小道引領著遊人一步步向上攀去。在即將到達峰頂時,右側忽現一個巨大的石壁,上面的一行字吸引了遊人的目光:擊斃張靈甫之地。

這裡,也是遊人拍照,議論停滯時間最長的地方。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今天,從孟良崮戰役那些陳舊的往事中,是否能領悟些什麼呢?當年,張靈甫面對華東解放軍的攻擊,將他的部隊拉上孟良崮之後,頓時國共雙方的決策層一下子都明白了——張靈甫這是想用自已一個師,吸引華東解放軍來圍攻。然後,幾十萬軍隊再將華東解放軍團團圍住,演出一幕“中心開花”的好戲。然而,最後卻以短短3天之內便被殲滅而結束。

國民黨軍隊武器那麼精良,為何很快被打敗了?我軍最終贏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民大眾選擇了共產黨。根本的原因就基於此。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國民黨18軍軍長楊伯濤在回憶錄裡說,當時,漫山遍野的都是老百姓,在給解放軍做飯、抬傷員,解放軍和老百姓之間談笑風生。

對此,楊伯濤感嘆:國軍打仗哪裡見過這種場面?我們到達哪裡,哪裡的老百姓就都全逃走了。現在看到這麼多老百姓在支援解放軍,才明白失敗的原因不是作戰不努力,而是民心向著共產黨。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站在大崮頂遠眺,蒙陰七十二崮,歷歷在目。迎著呼嘯的山風,心裡卻回味著當年這裡炮火連天的景象。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上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臺來到孟良崮採訪,四里八鄉的老鄉們紛紛說:當年,打完仗後,兩年之內老百姓不敢上山,滿山都是死屍。每當下雨,從山上流下來的都是漆黑血水,當地連續3年瘟疫大流行,百里無人煙......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此時,耳邊彷彿聽到那首耳熟能詳的《沂蒙山小調》——“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喲依喲......“

沂蒙山脈蜿蜒起伏,連綿不絕,漫山遍野的松柏巍然挺立,就像戰士們還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微風起處,松濤聲聲,好似在訴說著當年在這裡發生過的故事......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大崮頂中央有一巨塔直插雲霄,塔是3把巨型刺刀的造型,呈三足鼎立之勢。意喻:孟良崮戰役的勝利,依靠的是3種武裝力量: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址。紀念碑正立面投影為“山”字形,寓意為“戰爭發生在山東境內的沂蒙山區”,三面分別寫出碑文:中國革命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

當年,共有7.6萬名民工、15.4萬名二線民工、69萬名臨時民工......沂蒙山區的老百姓,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對於張靈甫的死,當年國民黨方面大張旗鼓地宣揚他是“殺身成仁,為黨國盡忠”。蔣介石更在其《痛悼74師檄文》中說該師“飲水斷絕,糧彈絕盡,全師孤立,四面受敵,即在陣地相率自戮者計有師長張靈甫等高級將領20餘人,悲壯慘烈”。

讓我們拂開幾十年前這場大戰的灰塵,去探明歷史真相。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對於張靈甫之死,有著如下幾個版本。

——第一,殺俘說。所謂殺俘說,是稱張靈甫在被俘後被解放軍官兵洩憤槍殺的。對此,《華東解放戰爭紀實》即認同這個說法:“戰役結束後,張靈甫等均被生俘。在押解途中,解放軍戰士見到張靈甫後舊恨新仇湧上心頭,頭腦一熱,開槍擊斃了他。

——第二,自殺說。當時,解放軍戰士衝進山洞之後,高舉雙手的國軍電訊員指著地上的一具屍體說:“這是我們師長。”只見那具屍體俯臥在電臺旁邊。電臺架在摺疊桌上。戰士翻轉過屍體,取下胸符,上寫中將張靈甫。張靈甫左腕戴著手錶,還在滴滴答答地走,指明是5點零2分。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張靈甫的身後事。當時,張靈甫死後由俘虜兵抬著屍首隨部隊轉移,最後掩埋在沂水縣野豬旺村後的山岡上。墳前豎一木牌,上寫‘張靈甫之墓’。

原七十四師輜重團長黃政在回憶裡提到,5月17日清晨,有解放軍幹部詢問俘虜誰認識張靈甫,黃即和幾個被俘的參謀、副官去村口認屍,親眼目睹了張靈甫躺在門板上的屍體。

描寫孟良崮戰役的小說《紅日》作者吳強,在小說的序言裡也寫道,戰鬥結束的第二天5月17日上午,他在孟良崮邊一個村裡,看見張靈甫的屍體,躺在一張門板上。

國共兩方目擊者相隔多年的回憶,都證實張靈甫從山上抬下時已經死了,連時間和躺在門板上這樣的細節也描述一致,而他被抬去埋葬在他處則是之後的事了。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張靈甫遺孀孟良崮戰役遺址書寫“和平統一”,並攜子在孟良崮拜祭了張靈甫。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前幾年,網絡暴出一則消息:“抗日名將張靈甫的遺骨,至今埋在山東省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村一戶村民院中羊圈下方”。對此,張靈甫之子張道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幾年前已經與董家莊村溝通過鑑定屍骨一事。當時,當地想讓張道宇出資為張靈甫在當地建造紀念塔,而張道宇卻想將父親靈柩運回陝西,雙方沒談成。2014年底再去交涉,院子的主人卻表示,光鑑定費就要先交20萬,讓他難以接受。目前,張道宇給山東省委統戰部門寫信,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幫助自己讓父親魂歸故里。

沒過多長時間,網絡上又有消息闢謠——該村埋的不是張靈甫,而是當年土改時槍斃的村地主。炒作此事者是該地主的重孫子......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如何評價張靈甫?個人覺得張靈甫的前半生,在抗日戰場上為國家與日冠展開激烈的搏殺,為抗戰所作出的貢獻,是無法抹殺的。單從這方面來說,張靈甫將軍是一個實至名歸的抗日英雄。至於抗戰勝利後,他統軍衝殺在反共第一線,這也是事實。歷史不能用“各為其主”的話,來原諒張靈甫當年積極反共的罪行,也沒有必要把他抗日的行為提到民族英雄的高度,更無需去迎合某些人的獵奇心理。

對於張靈甫,歷史早已蓋棺論定,事實就是如此。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下山的途中,路邊有很多小攤點兒,大都是賣煎餅。煎餅是沂蒙山區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亦可以說是山東的代表食物之一。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沂蒙地區百姓即食用煎餅。相傳孟姜女千里尋夫,去哭那座長城時,所帶食物即煎餅。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蒲松齡用它那如掾大筆,把煎餅的形狀、色澤、大小、原料、製作以及味道等描述得淋漓盡致。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近年來,在《沂蒙頌》、《沂蒙六姐妹》、《紅日》和《英雄孟良崮》等影視劇中,沂蒙百姓為部隊烙煎餅充軍糧,戰士們吃煎餅卷大蔥的經典鏡頭,讓全國人們認識了沂蒙煎餅。

山道傍的一個個煎餅攤上,賣的煎餅有小米麵和雜麵兩種。也可能是在景區的原因吧,煎餅賣到8—10元1斤。不便宜。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當然,遊人也可以花4元買一個現卷的煎餅——不光是卷大蔥,可供選擇的菜有“煎餅卷豆漠”、“煎餅就鹹菜”等6、7個品種呢。

正好餓了,來一個嚐嚐。邊走邊吃,感覺味道還行。就是4元錢量小了點兒,景區嘛全這樣。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當地許多傳說故事都與煎餅有些聯繫——如秦王李世民把蒙陰煎餅列為朝廷貢品的傳說。當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奉命追討竇建德時兵敗,被追殺躲在大山裡。沂蒙百姓就偷著送“煎餅卷大蔥”給他充飢。李世民登基做皇上後,將香脆無比的蒙陰煎餅列為朝廷貢品。

再如傳說:明永樂皇帝朱棣遊沂蒙失一妹。說的是,當年朱棣聽說蒙山景色迷人,就攜其妹康樂公主來此登山觀景,行宮就安在垛莊鎮的皇營村。回到南京後,康樂公主陶醉在蒙山的美景和煎餅的美味中,她偷偷出宮來這裡建了一處皇姑庵出家為尼。盡情沐浴東蒙仙境,一生以煎餅為主食,活到了100多歲。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以上雖是傳說,但在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的老百姓家家戶戶烙煎餅擁軍支前,支援解放軍打勝仗,建立新中國,卻是真實的歷史。

這是沂蒙山區人民書寫的一部無私奉獻的“紅色煎餅”史實。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加工煎餅,當地人稱“攤煎餅”。製作煎餅有獨特的工具,主要有鏊子、攤子、推子、油鬧子等。攤煎餅有刮、攤、滾、擀等多種製作方法。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加工煎餅首先要制糊,將所用原料加水,用石磨推成糊狀,當地人把這叫“糊子”。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煎餅卷大蔥,是沂蒙山區老鄉們的典型吃法。吃的時候,將又圓又薄的一大張煎餅,放上一棵洗淨的大蔥,沾上大醬,然後順勢一卷即可。

現在的沂蒙煎餅早已經有了新的內涵,成為紅色食品。來這裡旅遊的人們,都會嚐嚐滿口留香的煎餅,並作為禮品饋贈親友。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吃煎餅的過程也很有趣兒,要先將煎餅一來二去地層層疊好,再將沾上醬的大蔥往裡一塞。對此,當地有句風趣的順口溜兒——

“吃煎餅,卷大蔥。張開嘴,往裡擁。

牙一咬,手一鬆,吃一張不過幾分鐘。”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距離蒙陰縣城約30多公里的野店鎮煙莊村,是一座小山村。71年前,這裡的村民用小推車把做好的煎餅、軍鞋推上前線,支援華東野戰軍開展孟良崮戰役。他(她)們當中,有六位當時只有十八九歲的年輕婦女,被陳毅稱為支前模範的“沂蒙六姐妹”。

在沂蒙山區,“沂蒙六姐妹”的傳奇故事家喻戶曉。近年來,這“沂蒙六姐妹”的稱呼,已經成為當地著名的煎餅品牌。

英雄孟良崮,聳立天地間;煎餅卷大蔥,濃濃沂蒙情

在煙莊村口,立著一塊“擁軍基地”的石碑,上面記述著當年六姐妹的歷史功績——在孟良崮戰役前後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沂蒙六姐妹”們起五更睡半夜,常常一天只吃一頓飯;她們從10多里外把5000多斤糧食運回村裡,加工成煎餅,再將煎餅送回去,往返20多里路。

與此同時,“沂蒙六姐妹”們還往前線運送子彈24箱,燒柴700多斤,給部隊洗滌800多套軍服,為戰士們做了300多雙布鞋......

這一針一線,都滿載著沂蒙山區人民的深情厚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