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表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如何從錶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說到沛納海,總會想起它那經典且充滿個性的錶殼。而且,之前鐘錶界掀起大表徑的浪潮,我覺得或多或少都跟沛納海有關,有玩笑說:無法將腕錶藏於袖子中的設計也是沛納海的特色之一,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從早期發展至今,沛納海腕錶表徑也在不斷作出調整,不變的是依舊遵循旗下各種殼型劃分系列:Radiomir、Radiomir 1940、Luminor和Luminor 1950(薄型錶殼的Luminor Due因為去年才出,大家還印象深刻,在此先不納入討論)。

如何從錶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Radiomir

可以說是沛納海的元老級系列,而Radiomir這名字源自一種夜光材料的名稱。一開始沛納海Radiomir腕錶是專為意大利皇家海軍第一潛水部隊的蛙人制作,當時這款腕錶以碩大的47毫米不鏽鋼枕型錶殼示人,提供夜光數字和時標,線型表耳與錶殼焊接相連,手動上鍊機芯,寬闊的加長防水錶帶等等,僅生產10只。不久之後Radiomir腕錶就開始量產,並以雙層面盤(上層為指針和數字時標,下層為夜光塗層。)加強水下的可觀性。歷史演變至今,Radiomir系列不帶錶冠護橋設計而是洋蔥頭錶冠是其最鮮明的設計。

如何從錶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Radiomir 1940

顧名思義延續自Radiomir系列演變出來的全新系列,錶殼採用一體式鑄造方式,以提高其防水性能。同樣是枕型錶殼,但兩側邊緣更加明顯,各個零件的一般尺寸進行了修改,圓柱形(而非錐形)上鍊錶冠,此外腕錶的總體厚度也從大約15毫米增到將近17毫米,順利增胖。

如何從錶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Luminor的誕生是在Radiomir夜光物料之後,1949年沛納海全新研發出來的夜光塗層材料,並取得專利。Luminor夜光塗層後來就取代了Radiomir夜光塗層,沛納海也為此開發了全新的同名系列。Luminor系列錶殼上的槓桿鎖定裝置讓手錶的防水深度達到200米,它採用可使上鍊龍頭緊靠錶殼的特殊槓桿裝置,能大幅減少水氣滲入錶殼,同時配備刻度表框以便計算潛水時間。Luminor系列在熒光功能上也改用氚來提供,不再需要鐳漆堪稱是當時的一大成就。在沛納海的Luminor中,最為經典的是它的錶冠護橋了,此設計比Radiomir更具有特色。不過也正是有了Radiomir殼型的基礎,再搭配上護橋,才有了新的Luminor,也讓它成為了沛納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徵。

如何從錶殼上區分沛納海的各個系列?4張圖告訴你一個訣竅!

Luminor 1950錶殼與表耳一般是由一塊金屬一體成形制作的,這樣的做法可以讓錶殼與表耳更為牢固。Luminor 1950殼型除了第一眼就能讓人辨認出來帶有“REG.T.M.”(Registered Trademark)標記的獨特半月形錶冠護橋外,也有著一些細節上的差別。Luminor 1950的錶殼較圓並且肥厚,有半月型槓桿壓入式錶冠護橋。Luminor和Luminor 1950最直觀的區別在於,1950系列護橋上面有“REG、T.M”字樣,這個差別也可以作為判別標準的特徵之一。

更多內容請訪問:腕尚www.365tim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