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冲击

背景事件

4月份以来,由于美国的反复无常,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相关市场在经过大幅震荡后逐步趋于理性。6月15日,美国再次宣布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贸易战战火再起。端午节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宣布将对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大麦等在内的美国多种农产品开征25%关税。那么对于玉米、豆粕两大饲料原料市场来说,到底带来多大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冲击

短期内对国内玉米供求及价格的影响有限

对来自美国的进口农产品开征25%关税,将直接导致美国玉米、高粱、大麦等农产品进口完税成本提高300元/吨左右。但预计,该政策短期内并不会带来国内玉米供给紧缺,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这是由于:

(1)目前国内玉米供应主要依靠临储拍卖。截至6月底,已成交但尚未出库的玉米仍高达3000万吨以上,玉米市场供给充裕。

(2)玉米进口总量并不会明显减少。我国玉米进口实行配额制,关税内进口配额为720万吨。从2016年以来,乌克兰进口玉米占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80%以上,美国玉米进口量及进口占比均已明显下降。对美国农产品加征进口关税之后,将大幅减少对美国玉米的进口,增加来自其他国家的玉米进口数量。

(3)玉米替代品消费将下降,但幅度有限。在我国进口的玉米替代品中,仅高粱大部分来自美国。随着美国高粱进口成本的上升,预计高粱在饲料中对玉米的替代将大幅减少,进而增加对玉米的消费。但是,预计替代规模最高仅在500万吨左右,占比有限,对后期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也将较小。

中美贸易战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冲击

豆粕市场震荡较大,预计价格高位将维持至2019年

若中国对进口的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意味着美国大豆到港成本大幅增加。从供需情况来看,短期内国内豆粕供应充足,价格涨幅空间有限,但市场更担忧的是后期供给能否维持。

5月我国大豆进口量969万吨,为历史单月第二大进口量,今年前5个月累计进口3617万吨,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仅略降2.6%。且根据船期预测,6、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仍保持在月均900多万吨的水平,三季度豆粕整体供应充足,供应实质性偏紧要在四季度体现出来。

美国大豆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35%左右。如果执行加征关税的政策,必将带来美国进口大豆减少。但是,由于豆粕在饲料中的重要地位,即使将添加比例降至最低,也无法由其他动植物粕类弥补如此大的缺口。同时,即使增加从巴西的大豆进口来替代美豆,也必将导致巴西大豆升贴水显著上涨。进而,因豆粕供应无保障和大豆到港成本提高而出现哄抬豆粕价格的现象。

预计国内豆粕市场供应偏紧、价格高位的局面将从今年第四季度一直持续至2019年。

艾格农业:投资、投智、融商

艾格农业、艾格资本拥有20年农业食品业咨询、战略规划、股权投资、财务顾问等服务经验,是国内农业食品业综合服务提供商。如果您对大农业泛食品领域有相关需求,欢迎致电010-64402118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