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對飼料原料市場的衝擊

背景事件

4月份以來,由於美國的反覆無常,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相關市場在經過大幅震盪後逐步趨於理性。6月15日,美國再次宣佈對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貿易戰戰火再起。端午節後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宣佈將對包括玉米、大豆、高粱、大麥等在內的美國多種農產品開徵25%關稅。那麼對於玉米、豆粕兩大飼料原料市場來說,到底帶來多大影響?

中美贸易战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冲击

短期內對國內玉米供求及價格的影響有限

對來自美國的進口農產品開徵25%關稅,將直接導致美國玉米、高粱、大麥等農產品進口完稅成本提高300元/噸左右。但預計,該政策短期內並不會帶來國內玉米供給緊缺,對玉米價格的影響也較為有限。

這是由於:

(1)目前國內玉米供應主要依靠臨儲拍賣。截至6月底,已成交但尚未出庫的玉米仍高達3000萬噸以上,玉米市場供給充裕。

(2)玉米進口總量並不會明顯減少。我國玉米進口實行配額制,關稅內進口配額為720萬噸。從2016年以來,烏克蘭進口玉米佔我國玉米進口總量的80%以上,美國玉米進口量及進口占比均已明顯下降。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進口關稅之後,將大幅減少對美國玉米的進口,增加來自其他國家的玉米進口數量。

(3)玉米替代品消費將下降,但幅度有限。在我國進口的玉米替代品中,僅高粱大部分來自美國。隨著美國高粱進口成本的上升,預計高粱在飼料中對玉米的替代將大幅減少,進而增加對玉米的消費。但是,預計替代規模最高僅在500萬噸左右,佔比有限,對後期國內玉米價格的影響也將較小。

中美贸易战对饲料原料市场的冲击

豆粕市場震盪較大,預計價格高位將維持至2019年

若中國對進口的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意味著美國大豆到港成本大幅增加。從供需情況來看,短期內國內豆粕供應充足,價格漲幅空間有限,但市場更擔憂的是後期供給能否維持。

5月我國大豆進口量969萬噸,為歷史單月第二大進口量,今年前5個月累計進口3617萬噸,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僅略降2.6%。且根據船期預測,6、7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仍保持在月均900多萬噸的水平,三季度豆粕整體供應充足,供應實質性偏緊要在四季度體現出來。

美國大豆佔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的比例高達35%左右。如果執行加徵關稅的政策,必將帶來美國進口大豆減少。但是,由於豆粕在飼料中的重要地位,即使將添加比例降至最低,也無法由其他動植物粕類彌補如此大的缺口。同時,即使增加從巴西的大豆進口來替代美豆,也必將導致巴西大豆升貼水顯著上漲。進而,因豆粕供應無保障和大豆到港成本提高而出現哄抬豆粕價格的現象。

預計國內豆粕市場供應偏緊、價格高位的局面將從今年第四季度一直持續至2019年。

艾格農業:投資、投智、融商

艾格農業、艾格資本擁有20年農業食品業諮詢、戰略規劃、股權投資、財務顧問等服務經驗,是國內農業食品業綜合服務提供商。如果您對大農業泛食品領域有相關需求,歡迎致電010-64402118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