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不良资产处置的机遇及对策分析

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能够快速发展,其一是年轻群体可支配收入少、超前消费意愿强烈。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30岁以下的群体中,75.3%的人月可支配收入低于6000元。40岁以下人群中,近4.5成人群曾使用过分期消费功能,超3成人群没有使用过分期消费,但对此很感兴趣。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正成为消费的主力。

其次,信贷人口渗透率不足,传统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有限。目前,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仅为29.7%,而美国信贷人口渗透率为82.0%,这得益于美国消费观念的转变、法律监管和配套措施的成熟、科技进步等原因。相较于美国,我国信贷人口渗透率明显不足,除了社会观念和顶层设计外,过去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从60亿增长到了4367.1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17.5%,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及GDP的比例与之不断增长,并且预计未来随着人群代际的变迁、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观念转变、消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不断丰富,个人消费信贷具备很大的提升空间。

个人信用不良资产市场机遇

伴随着我国消费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快速扩容,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市场也随着扩张。个人信用市场的发展,行业的变革、个人信用行业的发展以及监管政策支持,也预示着个人信用不良资产市场将迎来机遇。2020年,不良资产新增存量预计可达1700亿,不良资产包债权增量巨大,资产包债转市场逐步形成。

5月23日,国内首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信联正式揭牌。信联成立后,用户的负债数据及个人信用信息可实现共享,完备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加速形成,对于提升整个互金行业的安全意义重大。在这种信用化的背景下,个人信用管理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势必会形成信用产业链,开启新的信用时代。

对此,陆志贤先生指出,个人信用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正在发生变革,个人信用不良资产处置正从为甲方(债权人)服务向为债务人服务转变;委外机构从单一的催收工作向协助债务人信用管理,引入代偿、信用修复规划、信用重建管理等转变。

想了解更多 请关注Tyziguan. 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