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 臨牀教學團隊 高標準 培養精英人才

創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是教育部黨組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重要指示精神的務實舉措,旨在引導廣大教師持續向黃大年同志學習,以團隊建設形成長效機制,使崇敬典型、爭做先進成為教育系統的常態。

日前,教育部公佈的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中,全國共有201個高校教師團隊入選,而臨床醫學僅有3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就是其中之一。中山一院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充分發揮黃大年式“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積極踐行“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辦院宗旨,牢固樹立“一切為病人、為病人一切、為一切病人”的思想,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健康服務的需求,多年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醫學人才。

中山大學副校長肖海鵬是中山一院的院長,也是這支臨床醫學教師團隊的負責人。這些年來,在他的帶領下,這支教師團隊一方面承擔著治病救人的使命,另一方面,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將“醫教研”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臨床醫學精英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怎樣的醫學生?

德育為先,醫學生首先要有好醫德

在海內外,“中山醫”是一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它的前身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中國第一所西醫教學機構,我國的西醫教育從這裡起源,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裡學醫,創下中國醫學史上眾多第一。

得益於其悠久的歷史與深受近現代西方高等醫學教育的影響,以及一大批德技雙馨、在國內外醫學界有重大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的帶動,中山醫形成了兼容幷包的治學環境,端正的學風、良好的醫德代代傳承。在老一輩醫學大家中,有奠定中山醫中興之基、開創八大一級教授匯聚中山醫時代的醫學教育家柯麟,有消滅血吸蟲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見併為他寫下《送瘟神》的寄生蟲學家陳心陶教授,還有為破解麻風病解剖了一百多例麻風病人的病理學家秦光煜教授。

在新時代,中山醫同樣湧現了大批醫德醫風卓著的模範,如在臨床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帕金森鬥士”劉焯霖教授,身後將全部積蓄捐出用於資助醫學發展的葉任高、李幼姬教授夫婦,出自中山醫的四位全國“十大最美醫生”,特別是三十年如一日堅守急診第一線、每個春節都在急診室渡過的詹紅教授,被授予全國“十大最美醫生”、白求恩獎章、南粵楷模等稱號,還有以國家級教學名師梁力建、中大名醫何裕隆為代表的中山一院“最美黨員醫生”、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王庭槐教授、國家“傑青”獲得者匡銘教授、帶病堅守在一線教學崗位的王子蓮教授、遠赴廣西等基層地區開展醫療幫扶工作的蔣小云教授……“他們都是‘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忠實踐行者,是中山醫的醫魂,時代楷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肖海鵬說。

“德育為先,立德樹人”,這是中山一院臨床醫學教學團隊堅持的理念,如今,在中山醫新生的入學教育中,開展敬畏生命的宣誓,學習院歌、院史,聽老教授口述歷史等等,都成了“經典”。肖海鵬還主編了《倫理學》教材,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使學生在接觸臨終病人、器官捐贈者等人的過程中將醫德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以此深入開展倫理道德教育。

“中山醫創造了一種良好的氛圍,不僅治病救人,還要救國救世。” 中山醫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山一院副院長匡銘說,學生除了學習知識,更多的是收穫了正確的價值觀——中山醫人始終要為健康中國奉獻力量,這樣的家國情懷也一直貫穿始終。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團隊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奔赴救災前線;近年來團隊抽出骨幹力量,組建20多支國家醫療隊150多位專家到全國各地開展巡迴醫療,總診療達5萬多人次。

醫學院學生都學啥?

“三基三嚴三賽三早”,終身不斷學習

臨床技術是判斷一位醫生水平的金標準。數據顯示,我國近300萬執業醫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只佔一半。一項對科研型畢業博士進行的臨床技能考核顯示,最低分只有29分,而中山醫畢業的優秀實習生平均分是85分;每年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全國100多所醫學院校的平均通過率是50%—60%,中山醫則超過90%,連續8年通過率穩居全國前三;在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中山醫連續四年榮獲全國總決賽特等獎。

這樣的成績,從何而來?這與強大的師資投入和高標準的學習要求分不開。

“中山醫的醫學醫風裡,最為人稱道的是‘三基三嚴’,並通過組織‘三賽’進一步強化臨床技能。”匡銘畢業於中山醫,他解釋說:“三基”即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即嚴肅態度、嚴格要求、嚴密方法;“三賽”即中山大學醫科中青年教師中英文授課大賽、臨床教師床邊教學技能大賽、全國高等醫科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大賽。2004年,王庭槐教授和肖海鵬教授在國內率先組織實施“三早”教育改革,在秉承“三基三嚴”和“三賽”醫學教育傳統精神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三早教育”,即: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實踐,這一教育改革成果榮獲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中山醫出來的學生,一定要花很多功夫把基本技能練好,本科就得開始打基礎,所以我們對技能訓練非常看重。”匡銘介紹,中山醫的學生自入學教育到本科畢業生的“三段考”(實習資格考、實習轉科考、畢業綜合考),都將醫學教育貫穿始終。軍訓期間,學生就會被培訓掌握心肺復甦技術,寒暑假時,還會通過發放赴家鄉醫院的“預見習”的相關證明和臨床實踐鑑定表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臨床,早接觸病人病症,熟悉醫生工作。學生也可以向學校申請去中山醫附屬醫院的見習機會。實習期間,臨床醫學教學團隊還會組織模擬教學,探索“模擬”與“真實”相結合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率先引進OSCE(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考試方法,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臨床能力,同時藉助臨床技能中心豐富的模擬教學設施,利用標準化病人(SP)和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方法(PBL),強化學生的臨床技能和問題意識,充分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溝通能力。

如何提升師資力量?

“請進來,走出去”,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

“無論在醫院還是醫學院,必須有強大的師資,否則不可能培養好的醫生。只有好的老師,才能培養德才兼備的好醫生,肩負起‘醫病醫身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責任。”這是肖海鵬一直堅持的理念,也是他和團隊這些年努力的方向。

據介紹,中山醫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堅持貫徹“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把國際合作與自主培養結合起來,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在肖海鵬教授和匡銘教授的推動下,團隊藉助歐洲醫學教育聯盟及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等國際平臺,與哈佛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卡爾加里大學等著名學府合作,邀請國際知名教育專家來院講學。團隊將“臨床師資隊伍的國際化與規範化培養機制”作為切入點,引進國際知名醫學教育機構——歐洲醫學教育聯盟(AMEE)設計進階式醫學教育技能系列課程,為臨床教學師資的培養提供與國際接軌的規範化培養模式,近年來已有127名教師獲得醫學教育師資培訓合格證書,這是該聯盟首次向中國大陸教師頒發培訓合格證書。

在團隊努力下,歐洲醫學教育聯盟中國區辦公室設在了中山一院,官方雜誌Medical Teacher(《醫學教育者》)中文版由中山一院負責出版,肖海鵬教授擔任該雜誌主編,這些都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醫學教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此外,醫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自主培養,出臺了一系列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配套措施(如:“五個五”、“三個三”工程,柯麟新銳計劃、柯麟新星計劃和柯麟新苗計劃等),團隊還成立了柯麟學社進行教學研討,併成立一系列基礎專科學院(如:基礎外科學院、基礎婦產科學院、神經科學基礎學院、急診與災難培訓學院、超聲醫學院、骨科醫師學院),為教師創造更優質、更寬廣的平臺來規範臨床培訓。

多措並舉下,教師團隊囊括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其中國家千人計劃3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傑青、優青6人,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中華醫學會分會主委8人(含前任、在任、候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廣東“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 14人,高層次人才 6人,寶鋼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優秀青年教師、教學名師20多人。

臨床醫學教學成績卓著,團隊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先後創建國家和省級教學項目27項、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5門,入選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肖海鵬教授擔任世界頂尖醫學教育雜誌Medical Teacher、MedEd Publish中國區唯一編委,醫院成為中國住院醫師精英聯盟七家創始醫院之一,同時也是廣東唯一的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

高水平教學怎麼做?

名家教授進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科研能力

“不具備科研能力的教學,是低水平的教學。”這是肖海鵬經常說的一句話。

在中山一院臨床醫學教師團隊裡,有非常多的名家教授,大家長期堅持上講臺為本科生授課,有的教授還常年承擔五年制、八年制、MBBS臨床醫學專業的理論授課任務。他們擅長中英文教學,有著豐富的授課經驗。他們還經常組織青年教師雙語授課大賽和臨床技能教學大賽,為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科研創新意識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為了全面提升醫學生的科研能力,團隊成立了精準醫學研究院,充分利用醫院學科齊全和豐富的醫療資源,建設生物醫學樣本庫和大數據中心。同時,中山一院與英國伯明翰大學合作建設高標準的臨床研究中心,圍繞臨床問題開展高水平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

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醫院的科研成果居國內醫療機構前列,目前團隊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項、國家自然優秀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重點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省部級科研項目64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項21項,授權專利64項,其中發明專利24項;在Nature等國際知名雜誌發表SCI論文200多篇,第一作者單位SCI收錄論文連續5年進入全國醫療機構前十。

一系列國際領先的科研創新成果表現搶眼,如:肖海鵬教授的研究為甲狀腺癌精準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在國際上對其介入甲亢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做了專題報道;何曉順教授的器官移植團隊自主研發“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成功實施全球首例“無缺血”肝臟移植,將器官移植帶入全新時代;劉小林教授團隊自主研發去細胞神經移植材料——神橋,打破了國外技術與市場壟斷;羅俊航教授在腎癌等多發腫瘤轉移耐藥機制研究、匡銘教授在肝癌精準診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後榮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等。羊城晚報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彭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