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 临床教学团队 高标准 培养精英人才

创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教育部党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旨在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以团队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使崇敬典型、争做先进成为教育系统的常态。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中,全国共有201个高校教师团队入选,而临床医学仅有3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就是其中之一。中山一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充分发挥黄大年式“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积极践行“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办院宗旨,牢固树立“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思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中山大学副校长肖海鹏是中山一院的院长,也是这支临床医学教师团队的负责人。这些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这支教师团队一方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使命,另一方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将“医教研”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临床医学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怎样的医学生?

德育为先,医学生首先要有好医德

在海内外,“中山医”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它的前身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西医教学机构,我国的西医教育从这里起源,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学医,创下中国医学史上众多第一。

得益于其悠久的历史与深受近现代西方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一大批德技双馨、在国内外医学界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的带动,中山医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治学环境,端正的学风、良好的医德代代传承。在老一辈医学大家中,有奠定中山医中兴之基、开创八大一级教授汇聚中山医时代的医学教育家柯麟,有消灭血吸虫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并为他写下《送瘟神》的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还有为破解麻风病解剖了一百多例麻风病人的病理学家秦光煜教授。

在新时代,中山医同样涌现了大批医德医风卓著的模范,如在临床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帕金森斗士”刘焯霖教授,身后将全部积蓄捐出用于资助医学发展的叶任高、李幼姬教授夫妇,出自中山医的四位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特别是三十年如一日坚守急诊第一线、每个春节都在急诊室渡过的詹红教授,被授予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南粤楷模等称号,还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梁力建、中大名医何裕隆为代表的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匡铭教授、带病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的王子莲教授、远赴广西等基层地区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的蒋小云教授……“他们都是‘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忠实践行者,是中山医的医魂,时代楷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肖海鹏说。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这是中山一院临床医学教学团队坚持的理念,如今,在中山医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开展敬畏生命的宣誓,学习院歌、院史,听老教授口述历史等等,都成了“经典”。肖海鹏还主编了《伦理学》教材,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接触临终病人、器官捐赠者等人的过程中将医德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以此深入开展伦理道德教育。

“中山医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不仅治病救人,还要救国救世。” 中山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山一院副院长匡铭说,学生除了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正确的价值观——中山医人始终要为健康中国奉献力量,这样的家国情怀也一直贯穿始终。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奔赴救灾前线;近年来团队抽出骨干力量,组建20多支国家医疗队150多位专家到全国各地开展巡回医疗,总诊疗达5万多人次。

医学院学生都学啥?

“三基三严三赛三早”,终身不断学习

临床技术是判断一位医生水平的金标准。数据显示,我国近300万执业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一半。一项对科研型毕业博士进行的临床技能考核显示,最低分只有29分,而中山医毕业的优秀实习生平均分是85分;每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的平均通过率是50%—60%,中山医则超过90%,连续8年通过率稳居全国前三;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中山医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这样的成绩,从何而来?这与强大的师资投入和高标准的学习要求分不开。

“中山医的医学医风里,最为人称道的是‘三基三严’,并通过组织‘三赛’进一步强化临床技能。”匡铭毕业于中山医,他解释说:“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方法;“三赛”即中山大学医科中青年教师中英文授课大赛、临床教师床边教学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医科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2004年,王庭槐教授和肖海鹏教授在国内率先组织实施“三早”教育改革,在秉承“三基三严”和“三赛”医学教育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早教育”,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这一教育改革成果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山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花很多功夫把基本技能练好,本科就得开始打基础,所以我们对技能训练非常看重。”匡铭介绍,中山医的学生自入学教育到本科毕业生的“三段考”(实习资格考、实习转科考、毕业综合考),都将医学教育贯穿始终。军训期间,学生就会被培训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寒暑假时,还会通过发放赴家乡医院的“预见习”的相关证明和临床实践鉴定表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临床,早接触病人病症,熟悉医生工作。学生也可以向学校申请去中山医附属医院的见习机会。实习期间,临床医学教学团队还会组织模拟教学,探索“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率先引进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试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借助临床技能中心丰富的模拟教学设施,利用标准化病人(SP)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强化学生的临床技能和问题意识,充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如何提升师资力量?

“请进来,走出去”,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无论在医院还是医学院,必须有强大的师资,否则不可能培养好的医生。只有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医生,肩负起‘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责任。”这是肖海鹏一直坚持的理念,也是他和团队这些年努力的方向。

据介绍,中山医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坚持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把国际合作与自主培养结合起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肖海鹏教授和匡铭教授的推动下,团队借助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及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等国际平台,与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卡尔加里大学等著名学府合作,邀请国际知名教育专家来院讲学。团队将“临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与规范化培养机制”作为切入点,引进国际知名医学教育机构——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设计进阶式医学教育技能系列课程,为临床教学师资的培养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培养模式,近年来已有127名教师获得医学教育师资培训合格证书,这是该联盟首次向中国大陆教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在团队努力下,欧洲医学教育联盟中国区办公室设在了中山一院,官方杂志Medical Teacher(《医学教育者》)中文版由中山一院负责出版,肖海鹏教授担任该杂志主编,这些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医学教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医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自主培养,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如:“五个五”、“三个三”工程,柯麟新锐计划、柯麟新星计划和柯麟新苗计划等),团队还成立了柯麟学社进行教学研讨,并成立一系列基础专科学院(如:基础外科学院、基础妇产科学院、神经科学基础学院、急诊与灾难培训学院、超声医学院、骨科医师学院),为教师创造更优质、更宽广的平台来规范临床培训。

多措并举下,教师团队囊括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青、优青6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中华医学会分会主委8人(含前任、在任、候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广东“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14人,高层次人才 6人,宝钢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名师20多人。

临床医学教学成绩卓著,团队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创建国家和省级教学项目27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入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肖海鹏教授担任世界顶尖医学教育杂志Medical Teacher、MedEd Publish中国区唯一编委,医院成为中国住院医师精英联盟七家创始医院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唯一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高水平教学怎么做?

名家教授进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学,是低水平的教学。”这是肖海鹏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中山一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里,有非常多的名家教授,大家长期坚持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有的教授还常年承担五年制、八年制、MBBS临床医学专业的理论授课任务。他们擅长中英文教学,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他们还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双语授课大赛和临床技能教学大赛,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成立了精准医学研究院,充分利用医院学科齐全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建设生物医学样本库和大数据中心。同时,中山一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建设高标准的临床研究中心,围绕临床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的科研成果居国内医疗机构前列,目前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4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21项,授权专利6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在Nature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00多篇,第一作者单位SCI收录论文连续5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前十。

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创新成果表现抢眼,如:肖海鹏教授的研究为甲状腺癌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在国际上对其介入甲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做了专题报道;何晓顺教授的器官移植团队自主研发“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无缺血”肝脏移植,将器官移植带入全新时代;刘小林教授团队自主研发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了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罗俊航教授在肾癌等多发肿瘤转移耐药机制研究、匡铭教授在肝癌精准诊疗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等。羊城晚报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彭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