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接班已經成家族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中國的家族企業佔全部私企85%左右,上海交大的一份報告指出,不願接班的子女佔82%。家族財富可能是恩澤,也可能是牽絆,前首富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不願接受父親企業,活得任性而瀟灑,買跑車換女友,大手大腳;目前家族企業不願子女接班已成了富豪的難題。
在中國商界有這樣的以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在35年前,他僅靠5000元起家,開了一家修理摩托車的門面,成了一個認真的“左師傅”。如今他搖身一變,成了身家85億的大富豪,擁有一家產值超過百億的上市公司,那麼這樣的傳奇人物到底是誰?他就是左宗申。
帶老婆下海經商,卻屢遭屢敗
1952年8月,左宗申出生於重慶。初中畢業後遇上文革,他被迫下鄉插隊5年,直到1975年4月返城,在重慶瓷廠當上了一名燒窯工。在窯廠幹了幾年後,改革開放了,下海經商的熱潮席捲中國大地。左宗申也順勢而為,辭掉“鐵飯碗”帶著老婆下海經商。他先是到河北、山東等地販賣武俠小說、做水果生意、倒騰服裝,做最初的“原始積累”。
但時運不濟,做水果生意遇到壞天氣;水果爛在了途中;倒賣服裝又被騙了個精光,甚至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左宗申不斷受挫後意志消沉,妻子更著急,替他盤算出路。當時,左宗申的大舅哥在做摩托車維修的小生意,是個新潮安穩的事情。在妻子的再三勸說下,他去跟大舅哥學起了摩托車維修。
經商失敗後,修摩托起家
在當時摩托車是個新鮮玩意於,他常常加班練習維修技術,練就了一手摩托車維修技藝。到了1982年,他會重慶王家壩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店鋪,左宗申是個“較真的師傅”。在王家壩的鋪子裡,他把摩托車裝了又拆,拆了又裝,不修好就不吃不睡。憑著一股不屈的脾氣,左宗申的維修技術變得更加專業;為他日後創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90年,左宗申受朋友委託去買一輛三輪車。到了賣車的地方後,發現等著買車的人太多了,市場供不應求。經過多方打聽後,發現其原因竟是發動機產量跟不上導致三輪車產品緊缺的。頗有商業頭腦的左宗申轉念一想,自己就是修發動機的,對發動機的構造瞭如指掌,如果自己組裝發動機再賣給這些車企,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左宗申有著10年技術和財力積累,經過多方考察後,他更加確定了自己的創業方向。於是1992年,一間不顯眼的宗申公司成立了。他攢足了20萬元,又籌措了30萬元,成立了重慶宗申摩托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一個修理匠就這樣邁進了摩托車工業的門檻。
身價85億,女兒卻不願意接班
1993年,國家允許私營企業搞發動機。拿到摩托車發動機生產許可證後,之後兩年裡宗申公司迅速完成了資本積累。2002年,左宗申以3.6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國大陸100富豪排行榜第12位,名列重慶第一,人稱“重慶首富”。之後,左宗申在摩托車行業精耕細作,把企業做到了國內摩托車整車10強、企業實力前5強。
然而,雖然事業成功,但是現在讓左宗申最頭疼的就是,女兒左穎不願接自己的班。在2007年女兒左穎從美國邁阿密大學畢業後,在左宗申的百般勸說下,她才選擇回國,進入宗申集團。但是進入宗申集團一年後,左穎就曾離開重慶,回到邁阿密,原因之一正是氣候原因——“重慶的冬天太冷了”。
左宗申說,現在的企業家二代們,一般都不願意繼承父輩的產業,現在自己也不得不延遲退休計劃。女兒不願意接班,左宗申算認了。他說自己的接班人,將從職業經理人裡挑選和培養,現在以及未來的企業,都是由職業經理人操盤打理。“女兒今後以投資人的身份參與一些重大決策就行了。”
或許將接班人交給職業經理,會是一個更好選擇,相信宗申集團會逐漸擺脫家族企業的痕跡,走向一個光輝的明天。
閱讀更多 創哥有話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