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引才貴在適用

用才是引才的根本目的,引才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撿到籃裡都是菜”,要與本地區發展戰略同步推進,使引進人才的規模、質量和結構與地方發展相適應相協調

近些年來,在發展轉型升級的倒逼下,不少地方紛紛放出“大招”,各式人才爭奪戰頻頻上演。但少數地方引才政策劍走偏鋒,盲目追求“帽子”和數量,製造“眼球效應”,忽視城市和產業承接力,對引進人才適不適用欠缺考慮。這種“大呼隆”“一窩蜂”引才模式的背後,是引才用才上的錯誤政績觀作祟,需要引起重視。

當前,人才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不再是簡單發政策“大禮包”,而是人才發展治理體系的較量。哪裡的體制機制優良,哪裡能更好發揮人才作用,人才就往哪裡流。招才引智要樹立求真務實的政績觀,不能一哄而上,人才政策不能簡單砸錢,不能追求“噱頭引人”的眼前之便,而要追求“產業留人”“環境留人”的長遠之利。各地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發展階段不盡相同,城市的性質和功能定位也不盡相同,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人才流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實施差異化引才,精準科學塑造人才競爭的比較優勢,使人才在合理有序的流動中找到發揮才能的最佳位置,讓人才與城市相得益彰。

人才發展,以用為本。用才是引才的根本目的,引才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撿到籃裡都是菜”,要與本地區發展戰略同步推進,使引進人才的規模、質量和結構與地方發展相適應相協調。產業與人才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是“雞與蛋”的關係。做好人才工作,既要善於“借雞生蛋”,也要善於“孵蛋成雞”。要“量體裁衣”,以產引才,以才選才,以才促產,同步繪製“產業地圖”與“人才地圖”,讓優勢產業成為人才吸附的“珊瑚礁”。要營造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信任信賴、放手使用,多支持、少干預,讓人才充分釋放創新創造活力,真正把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鞋子合適不合適,腳最清楚。”需要什麼人才,給什麼待遇,應該“市場”說了算,而不是“市長”說了算。一些地方政府在人才引進工作中唱“獨角戲”,一把尺子量人才,與用人單位的需求脫節,出現“引來的用不上、能用的沒引來”的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為引才而引才”的現象,造成人才引進的虛假繁榮和人才浪費。要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轉變引才工作模式,讓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用人主體“唱主角”,“缺什麼引什麼”“用什麼招什麼”;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角色,逐步從臺前轉到幕後,從市場的替代轉變為市場的“夥伴”,從重視物質投入轉向改善“軟件”管理水平,著重為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環境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人才的數量、質量、結構和分佈提出了新要求。人才引進要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提升人才的量與質。當前,高層次創新人才匱乏,仍是制約我國科技創新和轉型發展的短板。要抓住世界經濟復甦依然低迷提供的引才良機,更加積極主動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科學研判產業變革趨勢,精準把握引才重點,突出“高精尖缺”,引進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推動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與產業升級的聯動發展。

「言論」引才貴在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