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昨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今天太阳照常升起,大家伙集体涨了一岁(扎心啊),作为在摄影器材圈混了几年的老腊肉(就不晒18岁照片了,胖得恒久远嘛),可以说见证了这个行业的辉煌和没落。熟悉梁胖的都知道,本人经常感叹当年日系厂商发布“卡片机”的阵势也是相当OK的,五星大酒店、模特走台、明星背书……,现如今大部分厂商已经开不起发布会了,一个办公室说明会解决问题,虽然去掉浮夸的噱头更加实际,但也说明现在它们耍不起了。与之对应的,国内各大手机厂商融了资砸钱那是6666,摄影器材厂商相比已经不能用“LOW”来形容。

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全球数码相机销量

  事实上数码相机尤其低端卡片机的没落早有先兆,记得当年梁胖曾跟某品牌公关说拒绝评测普通卡片机,传感器至少1英寸,想来她现在该明白是啥意思了。对于数码相机的前途,梁胖是持悲观态度的,也许它就像铅笔,经历N年不会彻底消亡,但会沦落到小众,成为其他电子设备的成像模块(手机、穿戴设备、飞行器等等)。梁胖常常说你看哪个科幻片里面人物还在用单体相机?虽然这种说法并不严谨,但我觉得明眼人都明白我说的意思,你可以在科幻片/科幻小说中看到飞机、汽车、服装等等未来的形态,但你很难看到数码相机作为独立形态的存在。

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索尼、佳能、尼康

  前面扯得有点远了,但大家要明白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下面再谈谈2017年,事实上2017年和2016年可以看成一个完整的周期。

感动牌

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佳能

  佳能从200D→800D/77D→80D→6D2→5D4→1DX2,可以说佳能用两年时间把整个EOS单反系统搭建完成至99%,为何说进度条才到99%?因为明年上半年我们可能会看到最后一块拼图!7D3!

  事实上对于7D3、D500这类残幅旗舰,在全画幅浪潮中确实显得格格不入,曾经梁胖以为这类机型会消失在浪潮当中,没想到尼康D500的出现,受到部分特定用户的热捧,这部分人群就是“打鸟”的大爷大妈们,D500+300/4PF(个别配增距镜)的“轻便赚长焦”组合成为大妈们的最爱,当然也有配200-500/5.6的,总之D500通过优秀的画质(高感接近全画幅)获得了认可,对于特定人群1W块买台残幅不亏。而佳能恐怕也看到这一老年市场,如果说D500是迷你D5,那么7D3将是迷你1DX2,强悍对焦、高连拍、4K都是必须的,关键是画质……(7D2你们懂得)

  除去正统序列,我想C粉在看到D850和A7R3之后最希望更新的就是5DS系列,作为佳能5D系列的高像素分支,目前如果不是价格友好,也会和5D4一样尴尬。佳能高像素风光机5Ds系列宽容度XXXX,平衡机5D4宽容度反而XXXX,与老对手相比,5DS系列+5D4要能各取所长组合新机,才是C粉心目中那个“它”,然而然而……佳能5DSII你在哪里呢?C粉最期盼的是保持高像素的同时,加强加强再加强宽容度,时下流行的4K录制、无低通一个也不能少,梁胖想问佳能,你们想让16-35III、11-24和广大风光党等多久?要知道按照惯性思维,80D、1DX2、5D4的宽容度都有明显改善(当然还不如索尼传感器系),6D2本应那啥结果那啥,再加上4K见鬼去了,恐怕不少C粉伤透了心,好在购买惯性、较好交互性、镜头完善程度以及直出人像加成,让这款相机市场表现依然抢眼(D750声嘶力竭的吼着“我没有XX门!买吧!”)

  和泥坑一样频频放风还有佳能的全画幅无反,不管是用6D2的底子还是5D4的底子(后者售价你肯定不满意),总之第一代产品少有硬伤中规中矩就算过关,这点梁胖对感动的信心还是有的,至于那些心气很高C粉要与A7R3誓死一战,偶觉得吧…… 还是不说了

  对于佳能这位稳坐第一宝座的企业,梁胖希望佳能要明白“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时代的飞速发展,其他行业日企的衰败,作为老大创新是必须的,如今早已不是和尼康关起门来二人转的时代,对于整个产业的冲击,强大的对手往往来自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倒下的都是巨人,比如诺基亚。佳能的创新也绝不是停留在做无反和索尼PK的层面上,镜头研发是佳能的核心优势(新出高端头翻车率最低),而传感器这个电子系统的核心还需加把劲吧,全像素双核虽然展示了未来,但不要忘记索尼给手机(IMX260)提供的底也有同样技术,既然不是绝对独家就得多找些出路,记得2016年佳能EXPO上更吸引梁胖的是那些VR、AR、OLED等技术,感动对这些探索还是要点个赞。

药丸厂(泥坑)

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尼康

  话说这两年泥坑的负面消息甚多,无论从315开始产品质量还是公司业绩,2017年关闭无锡卡片机厂更是被XX媒体鼓吹的要倒闭。笼罩在阴郁当中的泥坑唯一的曙光恐怕就是D850。

  D系列单反2016-2017年更新情况与佳能进度相近,D3400→D5600→D7500→D500→D850→D5,相比之下D3400和D5600与感动相比乏善可陈,D7500以下缺乏新的对焦系统应对,而佳能的65点和45点都是颇具针对性的研发成果。这轮更新中最亮眼的自然是拿奖到手软的D850。

  D850重新定义了佳能平衡机的定义,平衡不等于折中不等于平庸,高像素可以和高连拍兼而有之,D850在画质上延续了D810低ISO高宽容度(ISO64/100),高ISO掉的不像D810那么狠,位列当今135顶级画质之一。对焦等机身性能延续D700-D3、D800-D4的优良套路,获得D5诸多顶级性能。D850并非完美,槽点有四:1.满血版(9fps)需要额外成本(手柄/电池等),A7R3的10fps不用多花钱;2.实时取景对焦慢(原始反差AF),当今双核AF、PDAF横行的时代明显落后;3.国内高售价(看看岛国、美帝)全球缺货严重;4.14-24/2.8等广角亟待更新。

  实时取景对焦慢这条,有些摄像专业人士觉得手动跟焦不是事,但单反毕竟是比较LOW的摄像器材(相对阿莱、F65之类),执行上人数较少,能够轻松自动跟焦,显然大大降低操作门槛,这点上佳能的双核AF和索尼PDAF都是OK的,单就摄像上不得不说感动和大法是走在前面的。(尼克尔镜头视频中呼吸效应也比较多)

  尼康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先出的D3400、D5600乏善可陈,D5/D500都是各自画幅的旗舰,显然走不起量,本应大卖的D850国内高售价,你想国外掏?对不起,哪都缺货,梁胖不清楚是供不应求尼康没想到这么好刻意控制出货,还是传感器供应不足(大法背锅?),总之除非你抱着先买先享受,分分钟赚回成本的想法,不然还是持观望态度。如此一看,尼康想要业绩好转,重任将落到D760(D750后续,暂且这么叫)身上。事实上D750性能上是一款很不错的机器(梁胖自用),但XX门犹如一道利剑悬在头上,再次重挫尼康用户购买信心。用某人的话来说,尼康不是被佳能击败的,而是被自己玩死的!所以对于D760的期待,首先应该是质量!质量!质量!重要的事说三遍,其次才是性能。性能上隔壁6D2什么样大家都清楚,搞好直出肤色加上4K视频已经足以应对,然而A7III还未发布,这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对手。

  最后说说镜头,尼康这两年盯上佳能“独门绝技”,17移轴VS19移轴、8-15鱼眼VS8-15鱼眼、200-400VS180-400(未发布),可以说紧跟着佳能脚步,然而这些镜头都是比较小众的,镜头出了也不会带来销量,这些奇门玩意顶得上35mm、85mm、50mm的销量吗?相比58mm玩玄学,光学设计上105mm已经从“歧途”上归入正轨 ,希望这种思路能够延续到35mm、85mm上。

  至于全画幅无反,不管是D850的底还是D5的底子,甚至D760的底子,总之期待值与佳能相同,别出大篓子,颜值尚可算过关。什么你要复古?(⊙o⊙)… 泥坑现在是啥能保证大卖特卖才是优先考虑。

索大法

不惧封杀!资深摄影器材编辑说出那些不敢说的话

索尼

  大法作为传感器供应商,在这个科技以换底为本的圈子里,确实让习惯CN暮气沉沉按套路挤牙膏的用户眼前一亮,前照式→背照式→堆栈式,在手机摄像头和黑卡等一众小底上撸了一遍,终于轮到像素节节攀高的大底,堆栈式全画幅、背照式中画幅未来一两年会经常出现到PPT上。大法的黑科技让传感器高像素与高速度兼而有之,这将成为未来全能机的基础。

  之所以选择高像素机作为全能机的基础(A7R3、D850同理),道理很简单,像素这东西多了比少了更有价值,比如M4/3系统,受困于传感器尺寸,2000万像素已经不低,又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高感,未来如何实现8K?8K本身就要3300万像素,即使不超采样,点对点满足16:9下3300万像素,3:2或4:3要多少,大家随便算算也清楚。而低像素机,比如一千多万、两千多万想做到全能,其限制显然更大。那么既然高像素为基,以往缺点就是慢、高感差,高速化高像素机成为唯一可行方案。A7R3就是这种思路下催生出来的产物,相比D850侧重低感(ISO 64),A7R3整个感光度范围都做的更加均衡,也成就了它成为当今135顶级画质之一。相比D850,索尼A7R3的10fps不用多破费买手柄,视频方案也更加成熟(比如slog)。A7R3对上代短板进行全面改进,包括对焦、连拍、续航等,机身操控上继承了A9的诸多优点。如果说A9堆栈式传感器是在技术上有所建树,是传感器高速化终极体现,那么A7R3更多的是在拍摄体验上的改进。当然这款相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槽点有三:1.长曝、吃星等问题依然存在;2.追焦仍与高端单反存在差距(比如D850);3.画质上,在上代优秀的基础上提升并不明显。

  有人说A7R3这是挤药膏(对画质高期待人群),有人觉得提升体验用着顺手才实在,在梁胖看来A7R2→A7R3的升级与D800E→D810、5D2→5D3非常类似,是好是坏很难一概而论,当然你觉得索尼也学会了CN挤牙膏套路,那就是吧,A7R4或许是你的菜,毕竟无反结构简单换底才是根本。

  索尼委以重任的A9,这款产品在技术上前瞻性和意义是大于实用性,堆栈式传感器带来高速性相信大家都见识到了,佳能用多少年做到14fps,梁胖觉得大家都能应该深深感受到单反这种机械结构瓶颈,事实上在A9之前,大家就见识过众多无反相机电子快门下轻松刷连拍,比如Nikon 1 V2可以15fps(连续AF)、Nikon 1 V3则是20fps(连续AF),然而电子快门下刷连拍,除了对焦、测光能跟上(A9是60次/秒AF/AE计算检测),还存在果冻效应、抗灯光闪烁弱、触发闪光灯等问题,如果说果冻效应可以通过传感器高速刷新来解决(甚至全域快快门),另外两个问题依然没有好的办法,室内体育项目拍摄(体操、滑冰、冰球等)、新闻拍摄(频闪+连拍)仍然爱莫能助。至于对焦抗遮挡,单反系统其实做的也不算好,但大法……再加上配合长焦握持手感、续航能力(比以往A7系列强)、远摄镜头群(2018年出428)、菜单操控逻辑性,现阶段我们只能说A9是个里程碑,但想干活舒坦,它并不是一个成熟方案。有人说索尼适战未来,这点梁胖同意,但未来是未来,未来佳能和尼康也会加入这一领域,竞争加剧产品成熟化会更快,但你现在要用就别谈什么历史意义。A9可能像早期触屏手机,而大家不是拿着诺基亚功能机的傻子,未来谁都看得到,关键你得好用,也许索尼凭借传感器的优势能够成为相机届的三星、苹果,未来总会有更好的产品等着你。

  索尼2016-2017年刷机身的速度明显放缓,A6300→A6500→A7R3→A9,整个E卡口微单只有四款机身,相比CN的全面布局,索尼在机身上还有不少空白,比如A7III、A7S3、A5X00等,不过梁胖觉得索粉肯定没怀疑过大法刷机身的功力,新传感器到位,再加上A7R3现成的公版机身,那还不是分分秒秒的事。如今索尼在前些年刷机身后,开始领悟到组建强大镜头群远比刷几个新机身更能套牢用户。

  我们可以看到GM+索蔡+G交替登场,现如今索尼的镜头群已经不能用“缺兵少将”来形容,但要吹如何如何完善,那还是扯淡,关键是常用焦段齐备(大小三元、28、35、50、85),这已经解了燃眉之急。索尼镜头群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1.镜头群仍不够完善;2.镜头群整体售价过高(比如同级别16-35GM与16-35III、100-400GM与100-400II,希望适马赶紧介入);3.缺少中低端高性价比产品(这里为FE 85/1.8点赞);4.抗炫光=佛光普照,不管是GM还是ZA用过都知道吧;5.镜头体积与单反头相当。这里重点谈一下第5点,镜头物理体积其实是传感器尺寸定的,口就那么大,没黑科技很难缩小,而现如今索尼想要进军体育生态领域,机身固然可以做小,但占系统分量大头的是那些大炮,大头小身板还真不是靠个手柄能解决手感,那么增大机身(类似徕卡SL),就使得吹了多年相对单反的体积优势荡然无存,这事现在很是无解,摄影师要大炮要轻便都是他们说的,而这个难题只能甩给大法。

  梁胖倒是觉得如果很难解决,大法没必要急于进入体育领域,做业余体育机和专业风光机反而更适合,尤其风光路线上,广角组合要更容易做到轻巧,也满足户外风光狗减负的诉求。现阶段解决好长曝、吃星等问题,比死磕大炮来的实际。

以上是梁胖2018年第一喷!(肺腑之言啊)之所以用“不惧封杀”作为标题,梁胖觉得厂商投诉本人已不是新鲜事,确实打扰其他同事,但该说梁胖还是会说,还是那句话“忠言逆耳”,你要老觉得梁胖在黑你,说明你的产品还有改进空间,某些产品梁胖对它们早就放弃治疗,一个厂商把产品做好是根本,整天听“这牛逼那无敌”听不腻吗?他们能吹捧你也能吹捧别人,你倒了他们找新的大腿就是。明白人都能看明白,不明白和装不明白那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