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岐山的岐陽故事

關於岐山的岐陽故事

岐陽,位於岐山縣東北方向的祝家莊鎮,是一方古地,也是一方極具古韻的地方。

站在岐陽村,向北望去,可以看見被叫做箭括嶺的岐山。箭括嶺因山形似箭囊而名。在眾山拱衛之下的岐山傲然聳立,向南俯望著平原溝壑、田疇家園,雄姿巍然。

明嘉靖《陝西通志》記載:“岐山縣三龍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即今岐陽鎮。今岐陽鎮,即太王至文王治岐國城。”

由孔子刪定的《詩經》中有一首《大雅·綿》,這是一首周民族重新創建基業、發展壯大的歷史頌歌,其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說的就是原居住在豳地的周族因不堪忍受薰育戎侵襲逼擾,不得不離鄉遠徙尋找安生之地的歷史故事。

當時,周太王古公亶父率姬姓族人循漆水岸邊一路向西,漆水向西的河岸上,人頭攢動,老幼攜扶,艱難前行;翻越梁山,梁山道上,頂風冒雨,一路艱辛。棄豳遠徙的周部族終於在“堇荼如飴”的岐山之陽安下了家園。

關於岐山的岐陽故事

當週人到達岐山腳下時,空氣中瀰漫著花香草甜的氣味,山坡上原野間到處鬱鬱蔥蔥,茂林厚草,麋鹿奔走。這片水草豐足的土地上,水源豐富,土肥地美,人們發現:長在這兒的苦野菜嚐起來也都香甜如飴!於是議論是否定居此地,古公亶父以最高等級的龜板占卜請示天意。占卜結果吉祥而令人興奮,天意告喻眾人:停下腳步立即在此營室安居下來,這就是《綿》中歌唱的“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周族定居於此,繁衍生息,辛勤勞作。炊煙飄繞,歡聲笑語、雅頌風歌盪漾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漫山遍野躍動著勃勃的生氣。

由於周族實行禮儀理治之策,部族民眾懂理守規,一派祥和。就連周邊百姓也紛紛投靠,周族不斷壯大、強盛。偉大的歷史,就轟轟烈烈地發生在這個叫做岐陽的地方。

周族部落勵精圖治,拓土開疆,居此時間近百年之久,在周邊留下了京當、衙裡、宮裡、鳳雛、戢武等耐人尋味的歷史痕跡和豐富的地名文化。

《詩經·綿》是一部周族的史詩,向我們描畫了一個微弱的“小邦”逐漸成為一個勢力強大、可與商王朝抗衡的西方霸主的歷史畫卷。

如今,站在岐陽故地,看岐山傲立,望千畝平疇,清風習習,似乎能聽到周人勞作的歡呼,能看到周人勤謹的奔忙;閉上眼睛,在這古意的地方,深呼氣息,似乎都能嗅到周人炊煙和柴草的清香味沁人心脾。

據2300年多年前的史書《竹書紀年》記載:“(周成王)六年,大搜於岐陽。”

“岐陽之搜”指周成王在岐山之南(岐陽)的一次大規模朝會性質的一次有祭祀及狩獵活動的諸侯會盟。《國語·晉語八》記載:“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

周成王之時,在岐陽舉行了盛大的諸侯會盟,並進行了祭祀及狩獵活動。那時的岐陽,諸侯濟會,風采烈烈。狩獵之時,萬馬奔騰。諸侯們各自用自己的威猛與機智、力量與戰績證實著自己的實力與潛能,以爭取盟會上的主動權與話語權,爭取各自最大的利益。在弓腰祭祀祈願與萬馬奔騰、暗中競爭中上演了一場盛大的政治盟誓邦交。

按照歷史記載,這次盛會,地點就選在了周族重新發展壯大的祖地岐陽舉行。會場大門口豎立了高大的木表,安放了神靈的祭筳,諸侯王公們照著班次站在臺上,祭祀先祖。主祭者把清酒澆注在楚人進貢的青茅之上,淋漓在青茅上的酒漸漸下滲,就如先祖神靈慢慢喝取一般。大家歡呼神靈的青睞,感激先祖的護佑,諸侯們歃血為盟,相信周邦定會興旺昌盛。當時,祭祀用的青茅是周族祭祀先祖鬼神必用的用品,是楚國的特產。

這次盟會,牢固了盟間諸侯,進一步強化了周天子的威望。後世出土的西周早期“保卣”“保尊”與“斗子鼎”等青銅器物及銘文,也以實物佐證了成王岐陽會盟諸侯的史實。

關於岐山的岐陽故事

據唐李吉甫撰寫於元和年間(806-820)的《元和郡縣誌》記載“岐陽縣,貞觀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置。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元和三年(808)省岐陽縣入岐山、扶風二縣”;宋真宗時的《元豐九域志》載“扶風,府東八十里,五鄉,岐陽、法喜二鎮。”

可見,岐陽在歷史上,唐時做過縣城、宋時身為扶風唯有的兩個重鎮之一,在不同的時代,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歷史滄桑,一路前行,岐陽在風風雨雨中,從古公亶父的 “築室於茲”到唐太宗的“貞觀為縣”,再到宋時的身為重鎮,在近2000年的時光裡,以自身水土豐厚的優勢和古韻禮制的內涵,發歷史之音,創歷史文化,也擔當著重要集市貿易作用。在不同的時代,周邊持貨而賈、待持而沽者紛集於此,岐陽之地,人頭攢動、車馬來往。山貨地產、外來物資在此交易流轉,每逢交易之日,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時光流逝,斗轉星移。歷史給如今的岐陽人留下了那些看見和看不見的脈動,深深地根植在人們的骨血裡,奔湧在後人的情感裡。

如今的岐陽人,引以自豪的是自己家園有兩寶,那就是:周太王陵與周太王殿。

周太王就是古公亶父,周族的老祖先。岐陽人自豪:周人的老祖先亶父葬在岐陽、古公的祭祀廟園在岐陽。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岐陽村在岐山(箭括嶺)之南的重要位置!

《岐山縣誌》載:“岐陽周太王陵,隋唐時猶存”“ 創建無考。”從明正統年間行訪者郭仲南《重修太王廟記》中,可窺見太王陵廟的一些情況。

史載:金崇慶元年(1212),敷武校尉楊德滋重修了太王廟。但由於此地處在南北通衢的要道,爭戰頻仍,太王廟便毀於兵災戰火。加之隨後關中出現的史有記載的年饉荒災,兵毀坍塌的太王廟一片廢墟,已無人能識,沒有人知道這片廢墟原來的功用,民間俗傳為周赧王廟及陵。

直到明朝正統年間,有位行訪文人郭仲南在探訪岐周遺址時,於殘垣敗跡中發現了一方石碣,揩拭乾淨,辨識文字,方知此廟此陵為周太王廟和陵。郭仲南於是頓生感嘆慨然,動意發起維修倡議,並囑附了時任知縣王澤。正統乙丑年(1445)孟春月,周太王廟重建而成,郭仲南做記《重修太王廟記》。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時任岐山知縣韓庭芳重修周太王祠時,增附王季、文王塑像,爾後名曰“週三王廟”。後經歷次修繕維護,直至今日。

關於岐山的岐陽故事

據村中老人回憶:20世紀中期三王廟(太王廟)裡尚有歷代石碑幾十通,後在政治運動中,因興修水庫砌涵洞,幾乎用完了廟裡的石碑,只剩下兩塊殘破的石碑,一塊為嘉慶十九年“重修週三王廟記”,另外一塊殘碑則字跡模糊,已無法辨識。20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找到了一方已經殘碎的乾隆時期的石碑,此碑是由時任陝西巡撫畢沅書立的“周太王陵”碑,村民將殘碑整理修補,立於太王陵前。而今,渾身殘痕的這方清代石碑毅然孤守在太王陵前,給人以悽然之感和歷史的蒼涼!

聽著村中老人的這些回憶,心裡百味雜成。歷史在無畏與浮躁中的前行,使我們丟失了多少歷史的信息、文化的元素和應當珍存的歷史記憶,痛之於心!然而,逝者難回!

抬頭前行,讓我們更加珍惜歷史、珍視文化、珍愛腳下的印跡,執著於心中的理想!像如古公,如亶父那樣,心懷滿滿的美好理想,在這美麗古意的土地上,創最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武古都,千年滄桑。一碑孤立,殘缺永傷。岐陽故事,永當不忘。昂首前行,如我太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