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新發展、新旅遊——四川旅遊向萬億級旅遊產業集羣邁進

新时期、新发展、新旅游——四川旅游向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迈进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省旅遊發展委供圖)

新时期、新发展、新旅游——四川旅游向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迈进

綿陽市梓潼縣兩彈城景區紅色研學活動。(省旅遊發展委供圖)

新时期、新发展、新旅游——四川旅游向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迈进

川西林盤——崇州市榿泉鎮餘花龍門子。(崇州市旅遊發展和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新时期、新发展、新旅游——四川旅游向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迈进

昭化太極山水。謝謙攝

新时期、新发展、新旅游——四川旅游向万亿级旅游产业集群迈进

廣元劍門關。趙輝攝

金風迎秋,碩果逢時,入秋的四川走進豐收之季,四川旅遊也迎來碩果掛枝。

8月30日,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將在成都舉辦。9月7日,第五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將在峨眉山市舉行。接踵而至的旅遊盛會陸續揭幕,相繼進行的產業成果發佈和項目簽約,讓四川旅遊發展的步伐堅實又穩健,闊步向前……

2018年上半年,全省實現旅遊收入5271.51億元,同比增長15.1%,旅遊市場呈現出國內快速增長、入境平穩增長、出境市場暑期井噴的特點。這不僅得益於四川豐厚的旅遊資源、優越的自然氣候條件、類型多樣的地形地勢、全省優質的立體式景觀分佈、民族特色濃郁的民俗風情和深厚文化內涵,還得益於四川旅遊發展戰略的不斷調整和創新。通過奮力發展,多年來四川旅遊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碩果累累。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旅遊發展委”)、全省各地旅遊系統積極行動,通過黨組會議、實地調研等不同方式,對四川旅遊發展形勢進行分析研究,制定強有力的旅遊行業標準,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的向前,每一步都是推動四川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萬億級旅遊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旅遊經濟強省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的重要步伐,也是四川旅遊在新時期的新發展、新跨越、新作為。

揚長避短

破除“盆地意識”促全省旅遊新發展

近日,省旅遊發展委公佈了一組數據:2018上半年,全省接待國內遊客4.01億人次,同比增長5.6%,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232.02億元,同比增長15.1%;全省接待入境遊客139.8萬人次,同比增長5.1%,實現旅遊外匯收入5.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4%。這組數據,是四川旅遊市場持續穩定增長最直接的表現。

今年,四川旅遊發展勢頭持續強勁,遊客吸引力大增,這不僅基於豐富的旅遊資源,還得益於科學的“謀篇佈局”。按照省委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部署,省旅遊發展委先後多次召開黨組會專題學習會、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主任辦公會、黨支部工作會,為全省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省旅遊發展委集中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及省委兩個《決定》精神。從解決“為什麼”和解決“怎麼幹”兩個方面入手,推動省委決策部署在旅遊系統的落地落實,形成萬億級旅遊產業集群,加快建設旅遊強省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

7月19日,中共四川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第五次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召開,這是省旅遊發展委首次以座談會的形式學習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省旅遊發展委相關負責人在會議中認為,黨員幹部應精準聚焦“六大問題”短板不足,思謀策劃“一干多支”發展新格局。據瞭解,這次會議旨在探索研究“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新格局,精準把脈“四川旅遊發展”歷史新方位,奮力書寫“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旅遊篇章。同時,省旅遊發展委各處室相關人員各抒己見,交流討論,一致清晰地認識到四川旅遊業發展現狀,要繪製對外開放的旅遊發展藍圖。從戰略佈局來看,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旅遊強企、精品發展、創新發展”對外開放戰略是全力推進四川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對此,全省將重點實施旅遊強企戰略、精品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戰略、對外開放戰略、培育四川旅遊新興業態,深化四川旅遊國際化佈局要應勢而就、順勢而為,搶抓機遇、再破難艱,全力推進四川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多年來,四川旅遊縱向深入發展較快,橫向對比發展在多方面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差距。如何填補旅遊新產品、新業態等的缺口,讓產品開發更有精度、深度、高度?為此,省旅遊發展委先後多次深入成都、綿陽、內江、樂山、宜賓、南充、阿壩、涼山等市州的鄉村和企業進行實地研究,專題討論數十次。準確把握全省旅遊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旅遊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大手筆全方位對外開放、推進旅遊區域協調發展、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現代化旅遊產業體系,是省旅遊發展委為破除“盆地意識”重點發力方向,在總結基層先進經驗的同時,也積極梳理四川旅遊發展中的短板和不足。

不久前,省旅遊發展委相關負責人帶隊赴綿陽市調研旅遊新技術應用,與綿陽市政府進行了座談並達成了共識。未來,省旅遊發展委和綿陽市政府將聯合共建旅遊新技術園區,培育中國旅遊“硅谷”。針對綿陽市加快形成園區建設規劃方案,省旅遊發展委將聯合有關部門,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此外,雙方還將共同舉辦第二屆旅遊業新技術應用大會,納入2018年科博會同步推進,並將旅遊新技術應用大會每年固定在綿陽舉行,培育成為會議品牌。

積極穩健

項目頻落地助力旅遊產業新跨越

四川旅遊發展時間長、跨度大、類型多,從旅遊、旅遊化到旅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亮點頻現,產業積極向好。

2018年,四川省持續推進旅遊投資建設“雙千億”工程。省旅遊發展委按照“項目年”的工作部署,準確把握工作基調,堅定不移地把旅遊項目作為全省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抓手,以旅遊項目為依託,深入推進全省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全省旅遊業呈現出快速發展、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截至今年5月,全省納入旅遊項目管理平臺統計的旅遊在建項目814個,實際完成投資433.46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7個,簽約金額468.75億元,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完成實際投資580億元,完成簽約700億元。

從旅遊化到旅遊產業的過程中,各市州正積極全力推進。近年來,廣元堅持文旅興市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在2018大蜀道文化旅遊節上,大蜀道旅遊聯盟成立,併發布了《蜀道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劍閣宣言》。這將大力推進全域旅遊和生態康養旅遊名市建設,實現旅遊業強勢崛起和高質量發展。如今,大蜀道文化旅遊節和廣元女兒節已成為廣元旅遊的靚麗名片,為打造大蜀道國際重要旅遊目的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宜賓市也正積極發揮蜀南竹海等優勢,聚焦竹產業、竹文化發展和景區建設,深度挖掘竹文化豐富內涵,重點抓好竹景、竹居、竹食、竹材、竹藝等產品的創新開發,加快推進竹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創新推進蜀南竹海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

為解決旅遊企業和項目融資貴、融資難、融資慢等關鍵問題,近日,省旅遊發展委聯合省扶貧移民局在市州積極申報的基礎上,向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農發行推薦了13個開發建設水平高、精準扶貧機制實、經營管理發展好、示範帶動效果強的旅遊扶貧重點項目,項目涉及旅遊景區、鄉村旅遊、旅遊小鎮、旅遊商品、旅遊新業態等多個類型,13個項目總投資267.8億元,擬申請貸款約130億元。項目的建設將直接帶動貧困人口5.8萬人,預計年人均增收約8500元。該批13個旅遊扶貧重點項目有望在今年獲得國家農發行的貸款支持,這將進一步強化金融合作,助推我省旅遊扶貧。

創新升級

培育鄉村典型助推旅遊扶貧再上新臺階

5月,全省鄉村旅遊合作社現場推進會在成都崇州市召開,這是全國召開的首個鄉村旅遊合作社現場會議,還成立了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合作社分會,為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合作社發展搭建了平臺。在崇州,鄉村旅遊發展亮點顯著,當地集賢鄉凡樸生活圈、白頭鎮五星村、道明鎮竹藝村等都是鄉村旅遊和集體經濟發展的典型,其中涉及的川西林盤村落保護與開發、民宿打造、管理公司+農戶模式、鄉村文創等對四川其他地區的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鑑模式。

鄉村旅遊合作社是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省鄉村旅遊發展不斷升級,各地加大鄉村旅遊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力度,全省鄉村旅遊合作社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目前,我省經工商註冊登記的鄉村旅遊合作社總數達到5759家(其中,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817家,涉及旅遊的綜合合作社4942家),入社農戶達21518戶。成功湧現出“景區+合作社+業態+農戶”“能人+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引資”等多種鄉村旅遊合作社發展模式,“以農建社、以社興業、以業富農”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下一步,全省重點從鄉村旅遊合作社示範社的培育、人才培養、扶持措施等方面推動鄉村旅遊合作社創新發展,全面助力我省鄉村振興。

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紮實推進旅遊產業扶貧。我省旅遊扶貧“六項工程”持續推進——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旅遊產業帶動工程、旅遊新業態新產品培育工程、旅遊公共服務建設工程、旅遊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旅遊宣傳推介工程。今年年初,我省組織旅遊規劃設計單位與涼山州旅遊扶貧重點村代表簽訂了旅遊規劃公益扶貧協議,向阿壩、甘孜、涼山等捐贈了一批旅遊圖書,四川省旅遊學校被批准設立為全國旅遊扶貧培訓基地,318川藏線、甘南川西線、四川線納入中國“西部行”十條自駕遊精品線路。

據省旅遊發展委的數據顯示,今年我省正積極持續實施旅遊扶貧示範區、示範村、鄉村民宿達標戶“三級聯創”,目前已落實5個貧困縣、104個貧困村、1000戶貧困戶納入旅遊扶貧示範區、示範村、鄉村民宿達標戶創建名錄,組織97人次專家服務團開展創建輔導工作。在深度貧困縣創新開發鄉村旅遊接待服務公益性崗位500個以安置貧困勞動力,助力貧困戶就地就業脫貧。其中,已完成石渠縣真達神鹿谷景區國家4A級特種旅遊景區認證,阿壩縣神座景區、昭覺縣谷克德景區特種景區提升創建正在有序推進。實施茂縣中國古羌城、甘孜州稻城亞丁景區、閬中市閬中古城景區3個景區智能語音導覽服務示範項目。

鄉村旅遊發展離不開專業旅遊人才的指導。今年,我省加大旅遊培訓力度,採取省、市、縣及企業聯動的方式,以特色旅遊、鄉村旅遊、山地旅遊等為重點,組織深度貧困縣旅遊領軍人才和從業人員開展大規模培訓。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兩師一員”(鄉村旅遊規劃師、鄉村旅遊工程師和鄉村旅遊技術員)試點工作,為我省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撐。上半年,全省累計組織開展旅遊培訓人次達700餘人次。通過培訓,全面提升旅遊部門行政管理人員、從業人員能力素質,充分發揮旅遊領軍人才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貧困縣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蓄勢發力

踐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新作為

2018年,是四川旅遊奮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全域旅遊為引領,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年,也是四川旅遊為率先建成萬億級旅遊產業,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

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旅遊規劃和行動計劃。日前,省旅遊發展委根據各區域旅遊資源實際情況和發展潛力,新編制了《大九寨世界遺產旅遊目的地規劃和三年實施計劃》《大香格里拉—環貢嘎世界高山生態旅遊目的地規劃和三年實施計劃》《大攀西國際陽光度假旅遊目的地規劃和三年實施計劃》《大嘉陵江流域國際文化休閒體驗旅遊目的地規劃和三年實施計劃》《四川省工業旅遊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還將根據《“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景區恢復與產業發展專項實施方案2018年度實施計劃》,加強九寨溝災後重建。這不僅良好地貫徹落實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的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四川省“511”旅遊發展新格局的相關部署,也是針對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豐富全域旅遊新內涵,大力推進我省旅遊創新發展的新作為。

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項目和資金支持。上半年,省旅遊發展委為在川旅遊項目主動爭取國家支持,積極申報旅遊發展基金。據統計,省旅遊發展委聯合省財政廳積極向國家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申請直接補助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6個,金額2800萬元;申請旅遊業轉型升級融合發展項目(貸款貼息)3個,金額1200萬元;申請全域旅遊示範區以獎代補項目4個。

同時,省旅遊發展委還聯動景區恢復和產業發展組成員單位以及阿壩州、平武縣,制定了《景區恢復與產業發展專項實施方案2018年度實施計劃》。通過爭取項目資金、建庫科學管理等方式,全力推進24個災後重建項目建設(解捆後35個),目前,已開工項目11個,各項目總體上有序推進。接下來,還將進一步完善全省在川旅遊投資商庫、旅遊招商引資庫、旅遊產業重點項目庫“三庫”建設,進一步規範旅遊項目管理。加強對市州項目管理隊伍的培訓,提升項目管理隊伍的業務水平,從整體上推動四川旅遊項目管理工作創新突破。

2018年下半年,四川旅遊將加速向萬億旅遊產業集群邁進。接下來,省旅遊發展委將聚焦文化創意、體育旅遊、康養旅遊、自駕車營地、在線旅遊等新興業態,優化2018年優選旅遊招商項目體系,推出一批高品質項目,培育旅遊投資新的增長點,促進旅遊業發展轉型。

舉辦一場高質量高水平的旅遊盛會——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作為四川旅遊的重頭戲,本次大會將在8月30日——9月3日舉辦,會上將推出四川“9+30+100”優選旅遊招商項目,其中“9”為9大旅遊創新產業集群,“30”為30個旅遊新業態項目,“100”為100個精品旅遊項目,大會簽約旅遊項目預計超過30個,簽約總金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本次大會旨在以旅遊、旅遊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思維,著力推動跨區域資源有機整合,著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全省旅遊投融資工作,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紅色旅遊主題年,紅色旅遊也是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4月,省旅遊發展委正式印發了《2018年四川省紅色旅遊工作方案》,啟動建設攀枝花市、廣安市、巴中市、阿壩州、涼山州首批5個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與綿陽市政府聯合舉辦紅色夏令營啟動儀式,參加“紅色路·三農情·中國夢”紅色旅遊研學行啟動儀式、紅色旅遊發展峰會等。下半年,我省將驗收《四川省紅色旅遊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編制項目,加快推動紅色旅遊“擊活”工程項目落地,指導完成《四川省紅色旅遊線路手冊》編制工作,全面啟動紅色旅遊線路宣傳推廣工作。同時,針對全省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省旅遊發展委還將依託新技術進行全面挖掘、整理及保護,建立《四川省紅色旅遊文化資源名錄》,編制《紅旗飄飄——四川紅色旅遊叢書》。此外,還將舉辦2018紅色旅遊專列首發式、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賽等紅色主題活動。(木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