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義大利宮殿展示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雖然她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一定會有孩子因為她,走上傳統手藝的道路。

這是手望為你講述的第183個故事

編者 / 流子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

每年3月3日,是日本的女兒節,這個節日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擺出一套精緻的女兒節人偶。標配是一對分別代表天子和太后的人偶,條件好的家庭則會多購置一些三女官、五雛童等人偶擺放。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傳統的女兒節人偶

而日本出生人口驟減,平時就冷冷清清的人偶行業,連過節都火不起來,匠人們終於坐不住了。於是有一家百年老店認真地玩了一次創新,用這種手藝製作了一個初音未來主題的人偶。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背面尚能看出人偶最大的特點:衣服既精緻又華麗。但是正面卻驚悚了無數網友,被批把天下第一公主初音做成了恐怖片最大反派……

高能預警!!!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不是用傳統手藝做沒做過的東西,就叫創新的啊!

但是一個大學攻讀心理學,在澳洲留學一年的“海歸”,卻集日本傳統50多種手藝之大成,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設計出一款驚豔了無數人的哥特風女兒節人偶!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重要的是,款式雖然新穎,但是從人偶本身的服裝設計,布料選擇到佈景裡的暗黑風鳥籠,作品可以分割為56個部分,每個部分用到的都是日本最傳統的手藝,如果看客有心瞭解,就會發現其豐富的匠人匠心。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這個“半路出家”的人偶師的作品,甚至被邀請放在了全日本唯一的一個人偶博物館裡展示。

人偶工藝師後藤由香子,是個溫柔但是意志力堅定的女孩。讀完心理學,留學結束回國之後,她應聘加入了當地的電視臺,成為一名主播。她的聲音總是輕柔而清晰,聽著很舒服。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年輕時的後藤由香子

28歲的時候,由於結婚和爸爸的呼喚,她回到了家裡準備接手“老本行”:女兒節人偶製作。爺爺在1945年創辦了工坊,到她已經是第三代。要做傳統的人偶,她卻有自己的想法。

在傳統的女兒節人偶中,以太后人偶的服飾“十二單”最為華麗,是日本公家女子傳統服飾中最正式繁複的一種。“十二單”並不代表十二層衣物,最高紀錄其實有十六層,十二僅僅用於表示數量之多。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傳統的十二單衣

為了給人偶做出穿上了十二單的效果,並非完整地做出一套迷你十二單,而是做出有著層層疊疊的“假領”的外衣,然後套在由稻杆做成的身體之上。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這種做法很考驗老匠人功力,而成品也十分精美,值得欽佩。唯獨其配色總是紅紅火火,或者像她爺爺送給她的那一對人偶一樣:灰暗的黃色,過時的藍色,與現代人喜歡的櫻花粉、高級灰、扎染藍完全不搭調。這叫人怎麼喜歡得起來!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在重視手藝本身的前提下,由香子開始按照現代人的喜好,設計新式的女兒節人偶。第一步當然就是從服裝入手。為了增強設計感,她在一件作品中,給十二單的每一層都加了一條黑邊。

這個小小的設計,遭到了幾乎所有老手藝人的反對:“這個黑邊,太不吉利了吧!你到底在想什麼!這種東西肯定不能拿去賣啊!”

然而這個作品,卻得到了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意大利的肯定,並得以在世界遺產之一的佛羅倫薩維奇奧宮展出。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作品《織部》在維奇奧宮展出

一次成功,並不能徹底改變老人們的看法,由香子依然需要和他們鬥智鬥勇,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設計人偶衣物的時候,她想要利用多種顏色很接近的藍色來製造漸變感,卻會被布藝店老師傅指責:這幾個顏色根本都沒差啊!你還是聽我的話,換成別的吧!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由香子自己在家染出樣板

但是無論經歷怎樣的討論,最終她都會樂呵呵地說:“我知道啦!那就按照我一開始說的那樣吧!”老匠人有多想拒絕她,她就有多想實現自己的想法。也因此,她的作品才總是令人大嘆驚豔。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一方面,她在創新的路上越走越遠:名為《雪鳥》的一件作品,天子著黑衣,太后著白衣,充滿“性冷淡”風的作品,卻有著獨到的美感;她還以精靈為主題,設計出櫻、唐棣、含羞草三件作品,或靈動,或活潑,一反傳統人偶莊嚴肅穆的感覺。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雪鳥》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妖精~含羞草》

《森林的婚禮》裡,她用了大量白色和淺粉色的布料,利用絹布薔薇花裝點服飾、花環和鳥籠,甚至連背景的屏風也是精美至極的薔薇框架,讓人少女心蕩漾;《浜辺的婚禮》中,畫面則更為純潔,又別出心裁地加入海星和貝殼等小物為裝飾,體現海邊的主題。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森林的婚禮》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浜辺的婚禮》

但是另一方面,她對日本各地有什麼手藝都瞭然於心,也拜訪過不少老匠人。《樂園》主題的人偶和《森林的婚禮》人偶,分別採用了正絹西陣織物和京都的西陣白絹。《埃米爾的庭院》裡,背景屏風不僅用到純手工製作的美濃和紙,還邀請了畫師親手繪製。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樂園》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埃米爾的庭院》

為了製作最完美的哥特主題的人偶,她邀請了50位手藝人,包括專職於人偶面部繪製的“面相師”、負責髮型的“結髮師”、為人偶穿衣的“服裝師”和專門製作薄至毫釐的金箔的“箔師”……

日本房子不大,能夠擺放人偶的地方更小,於是她把這個小小的佈景裡的每個角落,都做成了藝術品,如同一場最時髦的傳統工藝趴。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無論遭到多少人的反對,她依然對自己的設計堅定不移,以至於傳統派的老爸都被她折服:“雖然被京都很多同行罵過,但是她從來沒有迷茫過,放棄二字更是提都沒有提。”

唯一讓她懷疑過自己的,是她發現了自己由於卵巢的疾病,不能生育的事:“沒辦法生出可愛的女兒的我,到底有沒有資格創作專門給女孩子祝福的女兒節人偶?”

最終,還是正能量佔了上風。無法生育的她,決心在每一個人偶上都傾盡自己的心血,當作孩子一樣去培養,然後守護那些美滿的三口之家。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漸漸地,老匠人們開始肯定她的作品,感嘆道“很厲害”。在女孩子一歲時被購入的人偶,10年後依然是一家人的心頭好。女兒節人偶只能擺放一天,否則傳說會讓女兒嫁不出去,但是她的人偶卻美得讓人不想收起來。

除了同行和客人的肯定,她還上過電視節目介紹作品,連時尚品牌KATE都找她進行商業合作,借用哥特主題的人偶拍攝化妝品廣告。為此,由香子不眠不休,趕在拍攝開始前,為模特親手縫製了一套真正的十二單。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20年的時間,她不僅在人偶節有了名氣,連那些平時不關注女兒節人偶的年輕人,也會轉發她這些新穎的作品,驚奇地發現這和他們家裡款式老舊的人偶,竟然是用同一種手藝做出來的。

一切都風生水起的時候,死神卻突然出現了。人們還在期待著她的新作品,等來的卻是網站上的訃告。她因為卵巢癌離世,年僅48歲。不能生育也從未放棄過的丈夫,忍痛舉辦了最後一次展覽,結束的日期,就是由香子的生日。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她曾經說過,自己的店裡,每年總有一兩位手藝人因為年老而退休,卻一直不見年輕人入行,她想讓更多人覺得,傳統的也可以很有趣,這也是她設計這些美輪美奐的人偶的初衷。

我相信,雖然她不能再創造那些“時尚”的娃娃,但是一定有許多人,從她的作品裡看出了這門手藝無限的可能性。

傳統,本身就沒有界限。正如歌舞伎界的老話:“傳統,就是一邊被破壞而一邊進步著的東西。”由香子留下的,不是突破傳統,也不是“新的傳統”,而是在突破傳統中對於手藝之美的那份執著。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Facebook@i-gotodolls

由香子おしゃれ雛人形「情報ライブ ミヤネ屋」

後藤人偶官網

——

28歲入行,她把傳統人偶做成哥特風,還受邀在意大利宮殿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