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逝世老人

百分之百

实行火葬

村民纠纷

百分之百得到协调处理

公共事业发展

得到村民百分之百的支持……

兴国县均村乡石门村

荡漾着一股

新时代社会管理和村庄治理的

新风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基层是我国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所有工作的落脚所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好不好,治理能力强不强,直接影响着村民的事业的发展。石门村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干部继承模范带头的优良传统,走出一条干群和谐、事业发展的好路子。

逝世老人100%实现火葬

“从2015年以来,我们村有22名老人自然死亡,全部都是火葬。”在石门村村委会二楼,村支书梁能超打开话闸子。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石门村在乡风文明行动中,拟定乡风文明倡议书,召开村民大会通过村规民约,不仅在村庄个人群密集区域张贴,还由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逐家逐户进行发放宣传。同时,村里还在主要通道沿线,制作宣传墙和宣传画,浓厚氛围。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均村乡石门村文化墙。

思想上先导,行动上表率。党员干部带头,是石门村推进乡风文明的另一“秘笈”。2016年逝世的老党员刘凡新,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就准备好了棺木,前几年特意交代后人在其逝世后要带头火化。2015年以来的22位逝世老人中,有7位是老党员或党员亲属。

“村里‘八仙’都失业了。”梁能超笑着说。实行火葬后,村民们都直接使用骨灰盒下葬,棺木大多进行焚烧。“不用请‘八仙’,既减轻了家属负担,现场也感觉更卫生。”

不仅是殡葬,在嫁娶等红好事中,党员干部也带头少收聘金,节俭办宴。乡政府主任科员肖秋生是石门村人,今年初女儿出嫁时,只请了五桌亲属,收的聘金全部打发回女儿女婿。梁能超嫁了两个女儿,都仅收了两三万彩礼意思一下。

党员干部带头,孕育乡村好风尚。近年来,石门村村民文明习惯、环保意识都大为提高,垃圾也不再下河,居住环境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

村民纠纷100%解决在村组

“谢元香,你与曾祥青因双方土地纠纷一事,现决定于2018年6月20日在纠纷现场进行调解,请准时到场。特此通知。石门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张石房。”在石门村村委会人民调解室,翻开“人民调解”文件夹:每个调解案例,申请书、通知书、笔录、协议书、回访记录等一应俱全。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石门村人民调解通知书。

石门村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当好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职责。每逢村民之间发生纠纷,村民小组长或者党小组长都会第一时间到场,如果处理不了则及时向村里汇报,村里派出干部一起调解。

2015年冬,迳口组一对叔侄由于建房运输材料过路,双方十多人在现场,群情激奋。晚上十点多接到电话后,梁能超立即和村里另一名干部赶赴事发地,到凌晨一点多才调解完回到家。事后当事人罗世通感慨的说:“非常感谢村里的及时调解,不然可能酿成大事。靠我们自己协商,是很难谈的下来的。”

梁能超总结了石门村纠纷调解的三条经验:一是坚持电话24小时不关机,第一时间到现场,就像接报警电话一样,手头有其他事也先放一放,不拖延拖拉,不让矛盾升级;二是到现场要像过堂一样,一方说的时候另外一方回避,并记录下来,现场研究拿出尽可能公正的方案,让双方心服口服;三是要签订调解协议书,留下凭据并做好跟踪善后。

公共事业得到村民100%配合支持

“建学校和医院是大好事,我们应该大力支持。”石门村石门组农户刘小明在干部上门宣传后,得知均村中学要整体搬迁到石门村,新校址需占用他家一亩多田地后,二话不说就签下协议。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新建均村中学(左图)、均村乡卫生院(右图)选址。

石门村临近均村乡圩镇,随着乡里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少重点工程都向村里搬迁发展。尤其是变电站、均村中学和均村卫生院等大项目的新址都选择在石门村,其中卫生院、中学整体搬迁涉及4个村小组200多亩山地和农田,涉及村民138户。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国网均村乡35kv变电站。

党员干部带头,这是石门村的优良传统。老党员和老组长肖宏福、李愈来、罗石金、张相泉等人,在项目启动后便率先签署征地协议,年轻党员罗世宏、肖宏志等还从广东回来做家人的工作,签署协议。在党员带头下,中学和卫生院整体搬迁启动半年多,便有126户村民签订了协议,变电站项目启动第二年便建成投入使用。

「乡村善治」看兴国县这个村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振兴乡村

石门村光伏发电站。

产业发展中,同样是党员干部带头“吃螃蟹”。原村支部书记杨邦平2000年开始带头种植脐橙,后来村民纷纷跟进,现在村里脐橙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种植户有40多户。近年来,村里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依托脐橙主导产业,新发展了光伏发电等,去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余元。

干群同心,石门各项事业也得到稳步发展。近年来,村里先后安装路灯50盏,清理河道、沟渠3120米,硬化沟渠2800米,硬化道路20000米,自来水入户率超过60%,安全饮水率达到100%,全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