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魯迅譽爲「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爲什麼投海而死?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天才詩人朱湘)

(一)清華四子之一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在1933年12月5日,孤身一人站在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最後一次朗誦了海涅的詩,隨後縱身躍入大海,自殺身亡,年僅二十九歲。

詩人多落魄,朱湘這短短的一生都在為生計困擾,他早年以寫詩賣文為生,卻還是難以維持生計,朱湘性格孤傲偏執,文人的清高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既出來討生活卻無法放下身段和高傲的心,最終滿懷著對世界的憤懣和失望而死。就如他的同窗梁實秋所言:“ 朱先生的脾氣似乎太孤高了一點,太怪癖了一點,所以和社會不能調諧。”

1919年,朱湘考入清華學校,在校期間,他的才華已經充分的顯露了出來,他與饒孟侃、孫大雨和楊世恩並稱為"清華四子",在當時就是清華校園的名人了。

朱湘的才能不可忽視,但他的性格也一樣讓人難以忽略。朱湘情緒不穩的一個原因,來源於他有寄人籬下之感的童年,朱湘父母早逝,撫養他的大哥性格又很暴躁,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心中自然悶悶不平。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以下為一組民國旗袍圖片)

(二)牴觸舊式包辦婚姻,被清華開除

1923年,一個女人出現在朱湘的世界裡,那就是劉霓君,朱湘父親生前指腹為婚替他定下的一場婚姻。這楊毫無感情基礎的一場舊式包辦婚姻,在身為知識分子的朱湘看來,自然是不贊同了,他開始有了赴美留學的計劃。

也就是在這時,朱湘被清華學校開除了,原因是清華校規規定,早餐時必須點名,而朱湘為抵制這個制度故意遲到長達27次,在記滿了三次大過後,終於被開除了。因為這種事被清華開除的還是第一次,這事也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

離開清華園的朱湘,孤身來到上海,開始寫詩,在這年,他大哥又一次帶著劉霓君來找他,此時的劉霓君父親去世,家產被兄長所佔,只能隻身一人出來工作賺錢。沒想到一向孤傲的朱湘卻生了同情心,於是在1924年,朱湘回到北京,與劉霓君結了婚。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1925年,朱湘回到清華園,此時他的創作進入了高峰期,先是詩集《夏天》問世,提高了知名度,不久後又出版了詩集《草莽集》,一舉轟動文壇。

1927年9月,朱湘終於赴美留學了,可原本極度自信的朱湘卻遭到了致命打擊,當時的西方人對中國人普遍的歧視讓高傲又敏感的朱湘極度不適。

他頻頻轉學,生活經濟也開始陷入危機之中,不僅自己這邊需要錢,在老家的妻子也需要他來維持生活費用,最終,朱湘沒有拿到學位就回國了。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三)一個想靠寫作和教書來養家的人

1929年,朱湘回國後擔任安徽大學英國文學系主任,月薪三百,原本安於現狀就能解決家用了,可不久後因學校經費的問題,朱湘被迫辭職,這下,連基本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了,而更無奈的是,劉霓君生下了第三個孩子,最後因為實在沒錢,孩子也夭折了。夫妻二人的關係逐漸惡化。

之後朱湘為了生計開始到處輾轉漂泊,但又因為性情孤僻,不僅沒有得到好的工作,還得罪了不少人,只能勉強依靠賣文維持。此間劉霓君還託朋友給他尋了份廠裡的工作,但卻被朱湘拒絕了,詩人骨子裡的高傲與自尊,讓他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到最後,只會寫詩寫作的朱湘,連稿子的發表都越來越難了,家窮四壁,身邊只剩下一堆稿子。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窮困潦倒時,朱湘也曾向同事蘇雪林借過錢,蘇雪林稱他是“一個常常穿著西服頎長清瘦神情傲慢見人不大打招呼的人。”就是這樣的一位詩人,還曾在安大派女代表向政府討薪時嘲諷過她,不過蘇雪林還是借給他一起錢。

一個想靠寫作和教書來養家的人,卻因得罪人太多,無人敢用,最終四處奔波借錢,這對一個清高自傲的人來說是何其的殘忍,心理上的折磨莫過於生活的摧殘,何況他是真的走投無路了。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1933年12月5日,朱湘用僅有的錢買了船票和一些酒,還買了一包劉霓君最愛吃的飴糖,懷裡揣著海涅和自己作的詩,船行至一半時,卻縱身躍入深海,結束了這悽苦的一生。

消息傳來,許多故人都非常震驚,也很惋惜,而他的妻子劉霓君,據說在這之後就削髮為尼,遁入空門了,到1974年4月,劉霓君在昆明去世。

被魯迅譽為“中國濟慈”的天才詩人朱湘為什麼投海而死?

【作者簡介】張驚墨,喜歡寫字,渴望非日常生活。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