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1月20日,我们与画房子工作室合作,举办了一次青年聚,邀请到第三位,分享自己的经历,探讨美国留学青年的职业和身份转换。

主持人:刘畅 | 画房子工作室合伙创始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曾先后在美国实习/就职于DSR,GENSLER,ORG等建筑事务所。现为画房子联合创始人,主要负责设计、场景,与漫画、绘本制作。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第一位分享的嘉宾是刘焉陈,她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现任教师,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香港大学建筑学文学士。主持设计北京市T3国际艺术区16号美术馆,曾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助教。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谈及转变与不同,刘焉陈重点讲述了建筑师所接受的教育与职业现状的矛盾冲突,以及建筑师职业身份可能的转化。

她首先展示了自己本科、硕士时期的作品,通过作品来介绍本科和硕士课程所学的内容。香港大学的建筑学教育注重空间装置、空间概念的引入,探究人和城市的非常概念性的关系。她本科的一年级的作品是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分析,抽象出一个住宅的设计。后来JSD的课程更多的是讨论建筑学本体的空间建构美学,以及历史和文化的关系。刘焉陈认为那是与实际的建造、需求不相关的。她硕士一年级的作品是一座旋转的、永远都建不出来的酒店。第三年的时候,她选择建构一个故事,那是对于3D打印非常完善的时代的想象,讲述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面。

刘焉陈人生中第一个实践项目是父母在北京的工作室。那是一个有些乌托邦的地方,艺术家们分别买了自己的地,盖自己的房子,同时拥有住宅、工作室、展厅等多种功能。在本科刚刚毕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做设计,刘焉陈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我接受了比较完整的本科教育之后,面对这样一个项目,依然是蒙的,只能硬着头皮去做。”本科的教育没有给她任何技术上面、实践的知识来支撑。刘焉陈说,那时她就像是人格分裂,一边在学院与老师探讨建筑美学,一边做项目装修、沟通细节。与工头的沟通是她接受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教育。

在装修过成中,刘焉陈走遍了北京所有的装修市场,她感受到施工和装修“是非常非常痛的痛点”。“我询问居然之家的设计部门,如果他们来做我的这个设计,会收什么样的费用。他们回答说设计免费,包工是多少钱。”刘焉陈说,她深深感受到这种悲哀,人们认为设计应该是免费的,真正该付费的是所谓的有成本的东西。

刘焉陈还分享了她对自己所经历的建筑学职业学位的对比。“我们看到它们的学位设置,有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技术、建筑表现等等。这样的课程设置,我感受到的强烈结果是,它们并没有很好的让我准备好面对真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她继续讲述自己在美国的观察,与医生、律师等职业相比,建筑师的平均收入是特别低的。建筑学是教育成本很高的学位,但在接受长期的教育之后,建筑师仍然没有能够真正把所学的东西转化成社会所需要的价值。“产生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能够创造的价值,与社会、甲方能捕捉到的价值是很不对等的,我们的价值是缺失的。”

探讨建筑学教育的方向以及新的职业路径,她提到一种尝试:建筑师不是作为乙方,而是利用去主导一个项目的生成,利用信息不对等的优势,聚拢不同的资源,促使项目做成。回国半年之后,她也对职业前景有着乐观的态度,“室内设计免费的这种模式,是很有可能被打破的。”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梁子勍的分享内容侧重于艺术教育的不同,她讲述了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罗德岛艺术设计学院求学时的经历,为观众们提供了直观的感受。

首先,梁子勍介绍了一些自己上学时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很特殊。从外表看,它是一个玻璃制成的门把手,被安在一堵墙上面。当观众走近,他们看到一个看起来很真实的场景——很多人在里面走来走去。而当观众远离墙面,他们就会发现,墙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感觉是一种幻觉吧。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遥远的空间的角落,那里确实有一群人走来走去,是我远在北京的家。”梁子勍利用反射、折射等玻璃的特性,结合图像,创造出一种魔术般的视觉效果。她并不在意这是不是一件摆在展台上的“精美”的作品,而更关注的是人在一个空间中体验的过程。

在场的很多观众都对罗德岛和清美的区别感兴趣,一位罗德岛的校友向梁子勍问了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罗德岛会累很多。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首先是身体方面的,“我每周差不多有十二个小时都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当然,这属于比较极端的一张,平时不会有这么多火焰喷出来,这样肯定比较危险。”梁子勍指着一张她在工作的照片说道。吹制玻璃的环境十分炎热,一次需要三个小时,每次工作都会全身是汗,以至于根本不用去健身房,光靠吹玻璃就炼出明显的肌肉。

其次是语言方面的困难,这也是不少留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梁子勍来说,语言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艺术理论课和毕业设计上。在罗德岛,学生们每周都会收到一打厚厚的英文材料,内容不只与艺术相关,也包括历史、哲学等内容。课下阅读,课上一起讨论。一开始梁子勍与一些其他国家的同学一样,因为赶不上阅读进度,上课坐在角落里不敢发言,闹出了许多笑话。

清华美院的毕业设计和论文不要求是同一个主题,而罗德岛的老师对梁子勍说:“现在你要搞两个展览出来,一个是群展,一个是个展。与此同时要写一篇与展览内容相关的论文,形成一个体系。以及你最好做一本艺术家的书出来,这样对你以后也有帮助。”

梁子勍用作品回应语言上的困难,她毕业作品的书名叫《6765英里之外》,6765是罗德岛到她北京的家的距离。书中表达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她从清美到罗德岛学习之后的最直观的感受,现在这本书就放在罗德岛的图书馆里。与此同时她还用玻璃做了一个枕头,使用喷砂雕刻的方式刻了许多英文的阅读文章,密密麻麻。如果靠近枕头,在光线之下,会隐隐约约有中文显现。对此,梁子勍的解读是:“这种感觉就像你读着读着英文,突然就明白了一样,脑中自然会出现中文的翻译。”作品的想法来源于她小时候的经历,“如果我不得不背什么东西而又懒得背,我就会把那本书放在枕头底下,虽然我知道是不可能的,但我还是感觉可能第二天醒来,知识就都被吸收了。”

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梁子勍的想法在这几年也有着不小的转变,一开始她认为就是烧制玻璃,创作好看的造型,制成花瓶之类的装饰品。而现在,她更关注的是如何用玻璃材质来表现人和空间、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在环境中的体验。回国之后,梁子勍一度比较迷茫,因为自己的专业不像建筑设计、产品设计那样看起来“务实”,不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说到现状及对未来的期许,她引用了马云的话,三十年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很多人会失业,但是艺术家不会失业。“去美国这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用艺术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面对问题时不轻易放弃,不断地去探索。”梁子勍说道。

与前两位嘉宾不同,卢凯并不是在一个领域深耕,而是不断转换着职业方向。他是麻省理工media lab的在读博士生,同时在中投纽约就职,从事基础产业基金的投资。此前,他学过电子工程,转过计算机方向,在微软研究院、苹果就职,也曾做过VR创业。对于职业方向的转变,他有着独特的感悟。他说,这些是自己思考很久才明白,记在日记上的东西。

从清华到罗德岛,学美术的她发现……

卢凯最大的感悟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个观点看似老生常谈,然而其实有很多大家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也是需要警惕的舒适区。比如说勤奋,在卢凯眼里,勤奋是一个没有被发现的舒适区。他通过”勤能补拙”这个词来解释,“勤能补拙这个词本身是个好词,它说明了你目前处于拙的状态,你需要继续努力。然而勤奋是用来补拙的,它并不能让拙变巧,它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勤奋只是一个暂态。另外就是勤奋通常意味着你不比别人强,别人做一件事需要八小时,你可能要花十几个小时在这上面,这种状态通常不能长久。”卢凯认为勤奋是用来试错的,他举了自己做VR创业时的例子,在那段时间,他用有限的时间试错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发现自己落后的原因,跟其他人达到相同的效率,乃至超越他们。

“另外一个就是不要按部就班,随时做好把自己现有的棋盘打散的准备。”卢凯羡慕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但他也用自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当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不适合自己,要敢于推翻以前的想法,不断试错,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领域。

写在日记本上的感悟很受欢迎,面对观众的追问,卢凯继续总结道:“勤奋其实只是其中的一段,我当时的思考是,第一要自律,想要做什么事情,不能沉浸在幻想中,第二点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第三点是做好掀翻自己的棋盘的准备,第四是不要沉浸在过去的优越感中。”

最后是集中的Q&A环节。

Q:我是一名正在准备申请的学生,请简单说说这几所学校教学方式的不同。

A:刘畅:我没去过港大,但是听我朋友说过。我觉得港大的学生整体的基础能力都特别强。他们有一个包主制度,就是有一个特别严密的层级,从第一年第二年就开始帮他们要毕业的学长做毕业设计,一层一层的分包。如果你不参与这个包,到时候你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没人理你,所以说他们的毕业设计从完成度上来说特别好。像我们MIT这边,它不是那么在意你最后的完善程度,主要还是对思维的训练,我觉得MIT就好的一点就是人少,老师以及硬件上的资源会好,比如说3D打印都是免费的这种,JSD学生会比较多,背景混杂一些。

Q:你会觉得一直在底层工作是很大的磨损吗,有没有适合的路径跳出这种磨损呢?我最近想做媒体方面的创业,能不能结合媒体说一说?

A:卢凯:九零后的跳槽速度是最快的,我觉得这很正常,整个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你不可能守死住某一个领域。我知道刘畅原来是做建筑的,但他现在也是自己的创业,把建筑方面的基本盘推掉,做不一样的事情。

刘焉陈:勤奋也是一个舒适区这句话特别重要。其实没有什么底层、顶层,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去看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不断地想办法做些事情。

卢凯:首先你要确定你要做什么方向的媒体,媒体这个概念很宽泛,它只是一个媒介,需要落实到某一个事物。比如说是做创意的媒体,或是做娱乐明星的媒体,篮球的媒体还是其它怎样的媒体。你需要把媒体的特性落地到你非常喜欢、了解的行业。

刘畅:或者说就想得简单一点:你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现在赚钱的方式各种各样,但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也是你愿意花时间的,这样的东西才能坚持去投入。

Q:不是科班出身的人,如何开发自己的设计?

A:刘焉陈:设计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可能比较特殊,其它的还有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无数种类。你会觉得设计是有专业性的事情,但是我身边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不觉得设计是有专业性的事情,比如说我合作过的很多甲方,他们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设计师,或者说有很多人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他们还是会觉得这个东西是我设计的。我觉得这个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这已经是默认的事情,比如说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家,并且自己才是那个可以真正设计好的人。如何切入的话要看你具体做哪方面的,你完全可以与专业的设计师合作,比如说吴彦祖,他完成自己的部分,也会有其他专业人士来帮助他完成整体的产品。

提到教育与职业的脱钩,我的想法是,之所以你的设计对于甲方来说看起来不那么重要,是因为它跟甲方真正需要的东西脱节了。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了太多甲方不需要、不想去思考的东西,当我们很注重那些事情的时候,其实忽略了甲方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这种时候,要把自己扔出去,在能力范围内,做出一些改变。

活动记录者 | 饲养员

学电影的大四毕业狗,个人介绍每次都不一样,不要在意。

about 706

706青年空间位于宇宙中心五道口,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706已经举办了上千场活动,发起了数十个创新项目,世界各地有趣好玩的青年人在此汇流。我们试图创造一种新型的实体空间形态,孵化具有潜力的合伙人项目,通过社群式的学习,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让青年人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