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且对亚洲各国皆产生影响的形式,便是平松守彦在1979年提出的"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以振兴农村"1.5次产业"。 "一村一品"并不限于农特产品,也包括旅游、文化资产等项目,例如文化遗产、地方庆典等。

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日本青森刺绣工艺

造村运动以"一村一品"为宗旨,开展对本地本村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的调查、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着力进行村镇改造,保留并提升原文化面貌,使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形成强化本村自身的传统文化特色,保护和发扬地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造村运动并不主张"完全回归农村时代",而是"从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根源",并不进行推到重来和大量投资的工程建设,而是立足和利用当地自身资源和发展基础。

大分县的特色产品

"一村一品"运动开展之后,日本大分县的农特产品无论在数量或收益上都有显著的增加。 1980年大分县有4项特产,而今全县共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00余种,总产值高达10多亿美元,其中产值达100万美元以上的就有126种,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种,玖珠町仅"吉四六"酱菜一项就达5亿日元,由于其产品很多是朴素但充满亲切感的手制产品,在对天然食品需求量猛增的今天,其产品格外受欢迎。

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日本大分县景色

如今,日本消费者提起大分县的3个名牌产品香菇、烧酒和丰后牛肉时,无不因其美味而大为称赞。这些多品种小批量的加工业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使村民们不离乡土,走上了富裕之路。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2.7万美元,高于美国的2.4万美元。

下面,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以大分县"丰后牛"为案例,为您详细解读大分县的"一村一品"。

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和牛"品种之一,肉质细腻多汁,脂肪均匀分布在瘦肉间,看上去如同冬天降下的美丽霜雪,故称之为"霜降牛肉",被推崇为日本国宝级的食材,价格很贵,数量很少。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当地耕牛越来越少。

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以20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针对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并用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主人。后来,这种活动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

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每到秋天,农家邀请肉牛主人到牧场来,酒足饭饱之后,选出100人依次在噪音测定器前大喊大叫,根据噪音大小评选优胜者。不仅如此,凡聚会参与者,皆可通过抽奖获得奖品。奖品都是葡萄酒、调味品、大米、烧酒等本地特产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打折券等,活动持续一周左右。

从日本国宝级的食材,看「一村一品」带来的启示

推广大喊大叫活动,不仅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使闲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如今,大分县的香菇和麦烧酒连续多年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


对日本的“一村一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关注、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