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手機用戶56611285598


我回答了過幾篇關於佛經的問題,然後就產生了新問題。

佛經,是佛說的,可以說是人類的最高智慧,也是人類思想的一個高度的概括。佛經是從佛陀從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提煉出來的思想精華。其實我們也可以再把它還原回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佛經就像是油,我們可以拿他來炒菜,也可以燉菜,也可以拌涼菜......其實就是誰用都可以,怎麼用都行,因為每個人的條件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是因人而異。

有很多不信佛的人比較樂於沒事攻擊兩句,這都是有情可原。他不瞭解,有誤會,很正常。但在網上也有一些信佛的,他學了幾天,開始四處跟人較勁,矯情,看見別人寫的就是:一派胡言、胡說八道。這些人才是最討厭的。

有的人就是以為他知道的那個就是唯一答案,標準答案,別人說的,跟他想的不一樣,他就得上來攻擊幾句。咱給你扣個大帽子:佛說的,是你能全部理解的嘛?你敢說你瞭解的就是佛的全部意思?而且是完完全全的正確?對不對?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了解佛經的一點點。你非得說你那一點點比我這一點點對,那不是胡鬧嗎?

所以希望大家再看見這類文章的時候要說:隨喜讚歎。

佛的世界就是一座城,你從東門進,我從西門進,都能到達目的地,但沒必要也不可能大家都走一條路。

下面咱們書歸正傳,鋪墊的有點多哈。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都知道這是金剛經裡比較著名的偈子。住,就是立個知見,在自己的心裡立了個知見,在自己的心裡立了個點,可以有所依的點。

就像我上面說的,有些人認為:我對,你不對。你說的佛法不對,我說的才是對的。這就是在自己的心裡立了知見。這就是心有所住。

就像有的女士:我是女人,你應該關愛我。這就是在自己的心裡立了個知見。這樣的知見有沒有錯?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女士最正常的想法。但是,世間的事總是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是女人,你應該關愛我,但你沒有關愛我,這樣我就很痛苦。

我是男人,我應該事業有成,我應該有錢,我應該有面子。這就是在自己的心裡立了知見。心有所住。當我沒錢的時候、當我事業失敗的時候、當我很沒有面子的時候,我也會很痛苦。

而他關愛你了,你就會希望他天天關愛你,甚至希望所有人都來關愛你。最終他沒能做到每一天都關愛你,也不可能做到永遠的關愛你,或者身邊有其他的人沒能照顧好你的情緒,到最後還是煩惱。

你想有個房子,努力了半輩子,買了個60平的。住兩年,經濟條件不錯了,又想換個200平的。房子換新的了,該車了吧。新房子新車,是不是看滿臉皺紋的老婆就不舒服了?

心有所住,就是我們不快樂、不幸福的根源。每時每刻都被知見牽引著,也不自由。

你看,你上個網,看我寫的不合你的意,還會生點氣。這都是心裡有個事先已經立得牢牢的知見。

信佛,是為了解脫,心的解脫。你立了個知見,就把自己栓在了那裡。

我應該有錢的、我應該有人愛的,我應該家庭美滿的,我應該身體健康的......

先前聽了很多慧律大師的講法,說實話,我學到的,覺得最受益的並不是經義,而是他的一句口頭禪:哎,一點辦法都沒有。現在想想,這句一點辦法都沒有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就是窮,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就是身體不好,又有什麼辦法呢?有的人很不幸,家裡出了問題,哭啊,喊啊,痛苦啊,可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沒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先前的觀點就是辦法總比問題多,問題解決不了,只不過是你還沒找到解決的辦法,但一定是有辦法解決的。在這樣的人生態度下,其實我前些年活的很累、很痛苦,身體也垮了、脾氣急躁。但自從學會了這句一點辦法都沒有之後,幸福多了。物質條件什麼都沒改變,就是幸福了。呵呵。今年冬天的時候,下著漫天大雪,獨自走在路上,我當時就感覺自己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哎,不行了,太舒適了。

當我奉行一點辦法都沒有,神奇的發現一個現象:問題也沒有了。沒有問題需要我去想辦法去解決。水到了,渠成不成,無所謂。但我肯定是得先做到水到了。不去強求結果。

信佛,其實很簡單,就是謙虛一點。我先前的痛苦就是來自於自大。我覺得只要我努力,什麼問題我都能解決。現在我明白了,一件事能不能成,是很多因素構成的,我沒那麼大的力量,我也不是上帝,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屌絲,很多事的結果是不受我掌控的,也絕對不是隻要我付出了,我就肯定能收到回報。

所以,我還是做我該做的,但不強求一個結果。

當然,做我該做的,還是立了個知見,但貌似要比:我付出了就必須有回報,強一些。

所以,修行人不要給自己在心裡立上知見,更不要把自己綁死在上面。這就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然,人類最大的知見是:我。我應該如何如何,你必須對我如何如何... ...

而且大家千萬也不要忽略,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後面還有一句呢: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在自己的心裡立了知見,實際上是把自己綁在了假相上,那些知見是靠不住的。你用一生去追求房子、車子、票子,最後生命耗盡的時候,一切都是夢幻泡影。你男朋友也會變心的,他不變心,你自己也可能變心的,都靠不住。


銳視覺何老師


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說成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對,不是“因無所住”。出自著名的佛教經典《金剛經》。簡單地來說,這是一種“養心”的要訣或方法論,比我們現在日常從互聯網媒體上獲得的各種“心靈雞湯”要管用得多。這是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教給他的學生須菩提,安住自心,降伏自心的一種非常好的能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


佛教講究用恰當的辦法來解決人的煩惱問題,所謂斬斷“煩惱心”,而生起“清淨心”。煩惱心的根源在於“有所住”,也即執著於各種感官境界,完全被動受制於環境。這樣就會自然隨環境好壞,隨人生遭際而有各種煩惱。因此需要練習“泰山崩於頂而不變色”的定力,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而破壞人的定力的,其實就是一個“迷”字。

(戰勝煩惱,需要學會像孫悟空一樣“悟空”)


歸納而言,人會“迷”或“住”在六種境界中,分別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境界又分別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官所對。

這些境界的一大根本共同特點是一定是變化無常的。有最起碼的哲學認知,中學裡學過辯證法的人應該知道,一切現象的變化無常,甚至就像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我們在這裡只略解釋一下較為抽象的“法”為什麼也是無常的,其他五種類別現象的變化無常在此就不贅述了。這裡的“法”指的是人的認識觀念。我們常常會錯覺人的觀念是一成不變的,但其實人的觀念是在不斷地在發生變化。乃至人所認識到的科學法則,也是會隨著進步而產生變化的。比如牛頓力學的觀念會被相對論的觀念所逐步替代,而相對論觀念也會進一步被深化而轉變。

正因如此,如果我們固執於世界上一定有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想試圖死死去抓住,肯定就會反而掉入一種徒然的妄想之中,這就必然會導致心生煩惱。

解決的辦法是什麼?路徑其實很簡單,就是放下這樣一種固執心態,認知到一切現象的本質其實是無常的,人總是應當隨條件的變化而做適當的改變。這樣的一種基本心態與認知,就稱為“無所住”,也就是不應被任何一處、任何東西所迷惑,這甚至包括不要被佛教自身的觀念所迷惑。佛陀的理由是佛教的觀念也只是一種像船一樣的工具,要是你始終呆在船上不肯下來的話,那肯定也是會上不了岸的。

“無所住”的結果將會是一種自然生起的“清淨心”。因此,如果我們想拋棄“煩惱心”,獲得“清淨心”的話,必須學會“無所住”;並且,將這反覆訓練為自己的基礎認知模式。

這個辦法的要訣,簡單歸納為一句話,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上是一點都不難的,但要實際做到相當不容易。


建章看世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剛經》的心中心,蕅益大師說=“金剛般若大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也就是說,這句話可以包話本經的全部金剛般若玄義,大師又說:生心無住非二,"唯無住故生心”。經雲:"應生無所住心",“應如是生清淨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淨無住的心。世尊成道時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直指眾生的本心與十方如來的妙明真心無二無別。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眾生又在昏昧顛倒之中,那就是世尊當時緊接著說的"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只因眾生執人(人我執)執法(法我執)著一切相,妄念相繼從無間斷,所以雖有真心,但不能顯現,也就是不能證得,所以金剛般若首勸大家離相無住,若能生無所住心,便離一切垢染纏縛,便是清淨心,即是妙明真心。《心賦注》雲:“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百丈禪師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也即是說,頓然脫出六根六塵,純真不二的心光,炳然現前)。臨濟禪師所說"歷歷孤明",都是指示所生的心既是清淨心,無所住心,所以生心自然無住,一燈之光可破千年陳暗。大師又說:"言無住者,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二邊,不住中道,故名無住。言生心者,生上求心,生下化心,生折伏心,生攝受心,遍於法界,窮於三際,故名生心"。無住生心,功德殊勝,不可思議。(引錄黃念祖大德《心聲錄》有關內容,與大家共同學習)。


葉無思


只要明白了「四種涅槃」的法理,才能真正懂得了「應無所住」的含義。

第一種涅槃,叫自性清淨涅槃。也叫性淨涅槃。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一切的眾生當下就示涅槃。眾生當下皆住在一整法界,這個法界你隨便地拿起一物,當下就是法身正藏!當下就是三身佛,法身、報身、化身為一體的三身。一個樹葉啊、一片雲,這些東西當下 無非都是一心三藏,這叫自性清淨涅槃。一切的眾生過去示這種涅槃,現在示涅槃,將來還示涅槃。任何一法隨手取來皆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叫性淨涅槃。不管你是佛還是草,皆住在這一整法界。都是涅槃是一個本體,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承認不承認它都存在。你自己當下就是一個性淨涅槃,你就是阿彌陀、觀世音!一切眾生本來都具足了。因此呢你知道這第一個涅槃,性淨涅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解除你對死亡的恐懼!一切的眾生過去示涅槃,現在示涅槃,將來還示涅槃。我說的這個「示」涅槃這個示啊是表「示現」的那個「示」,大家記好!這是第一個涅槃,叫自性清淨涅槃!
\n第二種涅槃,叫有餘依涅槃。比如說佛當年十九歲出家,三十一歲成道,成道以後呢,他餘下了這個肉團身來講法四十九年。這叫有餘依涅槃!餘這個肉團身,依靠這個肉團身來給大家講法;他自己已經成佛了。

第三種叫無餘依涅槃。佛當年是八十歲入滅,迴歸大光明藏了!這個時候呢這個肉團不要了不需要了,沒有了肉身佛住世,這叫無餘依涅槃。

第四種叫無住大涅槃。這個無住大涅槃就是講一心三藏!不住在空、也不住有、也不住中;但是呢它可以隨時現空、隨時現有、隨時現中;這叫無住大涅槃! 不住空、不住有、不住中流;這叫應無所住,而無所不住!因為我們的真心非有、非空啊,也非中啊,它是變現出來現空、現有、現中;而且它是即空、即有、即住、即一、即無量的;這就是圓滿成佛的這個境界。這是四種主要的涅槃。
\n那麼大家會問?那小乘人,中乘人他們那個所謂的涅槃,是怎麼樣的呢?小乘人、中乘人所證已經證入了人我空;他是證入偏空的所謂的涅槃。其實呢,這是有漏的大家要.知道一下。
《法華經》講,“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這裡與「般若德」相對應。禪宗以「空智」為般若,圓頓大法是「一心三智——空智、有智、中智」。境界現前的時候很快的一念——一切的萬法當下就是我,當下就是一個念,這就是「一切法空是」。這幾千年以來困惑著修行人——開口閉口「真佛無相」,那有相的是誰啊?「相就是性,性就是相」。怎麼叫「真佛無相」啊?如果講「無相」,「性」也沒有了,《楞嚴經》叫「一假一切假」。他就不懂得「實相」:第一,無相之相;第二,有相之相;第三,無相無不相之相。他把三相只說為一相(無相之相)可悲啊!可悲!受持《法華經》的人以如來之理,做如來之教,行如來之行,使得眾生成如來,是不是做「如來使」?這也是「開權顯實」。除了「如」還是「如」,大家皆從「如」而來。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迷惑是自己的問題,不要怨天尤人。
\n《法華經》講“今世後世,如實知之”:有「今世後世」,就有十方萬法。你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就真實知道你的本來面目,叫「如實知之」。你的本來面目就是萬法,都是「我」一個念所變現。這些話要作為口頭禪,作為座右銘,時時提起觀照。

希望天下修行人都能遇到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祝諸位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如來藏4


“因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這句話非常出名是因為禪宗六祖的原因。

我們知道六祖不識字,有一次賣柴的時候,偶爾聽到一位居士在讀誦《金剛經》,聽到“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當即開悟。

六祖的這段奇緣在《壇經》中有詳細的記載,想了解的可以去讀一讀《壇經》,這裡不再多講。

我們知道《金剛經》的要現旨就是讓我們眾生,離一切相,才能真正的修成正果。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我們知道“一切賢聖,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

何為有為法?

有為法就是我們著相的這個世界,我們可以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感覺到的這個世間的萬物。世間的一切相,都是有為法。

何為無為法?

無為法,就是我們離相,而成佛的境界,此時一切歸於寂然,一切處於無善無惡的至善狀態。我們也可以理解為道家的無為狀態,也就是清淨無汙,不著相,不取相。就像金剛經上的經典句式:佛說XX,即非XX,是名XX。這裡就是讓我們離相不取相不著相,《道德經》上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這個意思。

無所住:我們處於無善無惡的至善狀態,我們處於不偏不倚的狀態,我們處於過猶不及的狀態。那麼從這裡看我們就是處於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的“中”。

天道或天地就是處於“中”,天道是無善無惡,才不會有分別心。才會是至大無私的境界,如果我們的心可以迴歸到本心的狀態,那我們就處於天道的狀態,因為本心就是至善的狀態,所以我們的本心與天道相合一。

我們以天道之心的狀態下,生心發願,那我們的生心與發願一定是大公無私的,就是公平公正的,從而沒有偏私。

這種無所住也就是不著相的境界,就是聖人的境界,也就是佛陀的境界,天道的境界或者講道的境界。

這樣解釋,不知道明白沒有,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分析,但是,先分析到這裡。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喜歡,王陽明,請關注,馴服黑夜。私信回覆:“王陽明心學”關鍵字,就可以加入群聊。歡迎留言評論點贊。

馴服黑夜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

此經由須菩提提起話頭,為後世善知識如何得到真知而詢問如來。

所以說,金剛經是普世經,渡人自渡的經。與修行不修行沒關係,與能不能開悟開智息息相關。

菩薩的稱號是人類師故,師是智慧的名號。

所以解釋此經,不要以修行人身份去講解。因為凡人也能很好地理解。智慧與生俱來,足以讓人好好生存。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就從字面去理解。

住,依靠之所。源於依靠之心,才有住下之行。

生其心,生髮某種想法。

全句的意思是:不要依據什麼而動心。

再結合整句環境來理解,說得更生動些,就是不要執著。什麼是不執著呢?佛祖說不要住色生心,那是不是要住於虛空呢?虛空也是一種相,實與虛都是一種相,不執著的意思就是即不住於實,亦不住於虛。不推崇善,亦不惡惡,借用六祖慧能的偈子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要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作金剛骨,這是著相,是住於正而生其心。如來為什麼說這句話呢?人說話總要表達一個意思,從而達就一種目的。佛祖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為了讓我們的心練就空靈狀態。以靜達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等等上乘智慧,以靈動成就最佳碩果。

相信人生智慧第一者,貧不得苦悶;難不得消極;富不得無良;貴不得反覆。

應無住而生其心。

是這麼一種狀態。

不執著

不執著

我不執著了

其實對於不執著的追求

原來也是一種執著

我不執著這不執著了

不執著這不執著了

原來對於不執著於不執著的修正

也是一種執著

這個順序就是開悟

境界瞬間提升

從而進入空靈狀態


鈞灃732


看著很多的回答,因為有所住,才生出這許許多多的見解。所以我們的回答就像三生萬物之後的繁衍物,沒有真理真相,只是某種立場,角度,觀點,利益的產物。

包括我的這些文字,都是我們文化的繁衍品。那麼在我們文化產生之前,我們的心又是什麼?

話說當我們第一次看到一隻杯子,我們又如何觀察,體驗,感受這隻杯子?

如今我們看到一個杯子,可能是玻璃的,陶瓷的,金屬的,保溫的,可能會感受不同,因為形狀,大小,色彩,使用,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如果這個杯子是某人用過,或者送給你的,再比如是個古董,我們又是什麼感受?直到某一天這個杯子,被裝滿了酒,牛奶,果汁,或者茶,你也許就看不到杯子了,只看到酒,牛奶,果汁和茶。如此等等。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中之一,就是要我們去除成見,過去,前人賦予的文化屬性,經驗,讓我們的真心去感知實意。

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你的心,又會變成什麼?輪迴只是被釋迦摩尼發現了,而不是被其創造的一樣。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當你想好好研究佛的時候,竟然發現佛當年的話沒有一句流傳下來。都是旁人記錄然後各朝代篡改最後翻譯成中文,即便是佛的原話,而佛的境界又有太多語言無法描述的,除非心靈感應才會懂。


加上我們的內心,百分之九十九是別人灌輸的。我們加入了這萬丈紅塵,被無數教育者,引導者接收了世界秩序,然後我們的一生就猶如浮萍。變化莫測,但是身不由己。分辨內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接收更多角度的觀念,然後細細品味。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很多時候我們憑藉一本書,那麼就永遠超越不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描述;也是一種束縛;當我們在書外看書,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時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變,因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世界,永遠都是我們心中的自己;人生,對於不懂它的人來說,不是恩賜,而是懲罰,如今,你活在恩賜中?還是懲罰中?

跳出這種束縛,出離自我,明瞭當下,當一個被世俗束縛太久的心,發現了另外的可能性,那也便是最大的救贖了;一切才剛剛開始。

心如明鏡,任何世間萬物來了,來了就走了。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心裡面保持一種坦然,如一面鏡子,宇宙也可以裝在裡面,沒有也可以獨自相處。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你待著。你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那裡;你愛不愛我,我都在那裡;你要不要我,我也在那裡。觀自在,從容、包容、不動。開悟的意思並非是變了一個人,而是你開始知道,你是誰。

成佛是自我覺悟;佛的意思是知曉,而不是到達。說一個人成佛了,並不是他與眾不同了,他依然和以前一樣,只是,他不再被外境驅動渾渾噩噩,他開始自我示現,無憂無慮。其表現形式是主動感受,而不是被迫驅動。

一個人是沒有能力放下自己從未得到過的東西的。比如,虛榮,驕傲,財富,馬屁,愛。慾海無邊 回頭是岸 只是不到慾海 怎麼回頭?有所經歷,才有所成長,不入輪迴便是,不到絕情谷不是痴情人。開悟,不是捨棄一切,而是包容萬有。

佛度眾生本身就是某種沒有分別心,不住一法的般若智慧,佛教相信,覺悟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覺悟和太複雜的煉造過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難邁進的窄門,所以佛門廣開,以人性度人性,讓求財的求財,佈施的佈施,得智的得智,覺悟的覺悟,唸經的唸經,燒香的燒香,拜佛的拜佛,達摩面壁,愚公移山,各下功夫,各得果子。因材施教,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才有瞭如今的欣欣向榮。

這是某種道法自然的智慧,營造某種生態機制,某種可持續發展,又是什麼給它注入這種左右逢源,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本意就是如來,隨著不同的機緣變化不同度化形式,就像宇宙大道一樣,我們每個人,或者世間萬物都根據自身的秉性呈現出各自的生命軌跡,以成就其他的生命而成就著自身生命的價值,這就宇宙生態,也是某種度人度己的法門,而這種度化本身也是不住一法,隨緣而變的。

我們看水,千變萬化,藏汙納垢,包容萬有,利萬物而不爭,但其本性不改,卻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隨緣而變,度化眾生。

而無私,無我,無執,放下,捨得,如此等等,時時刻刻的出離和覺悟才有可能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佛經一直在反反覆覆的告訴我們這些。

我們不但要覺悟,更要知行合一,在有生的日子裡親證,實踐,悟到,做到才是圓滿。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對新知識有了足夠的好奇,但是都是浮光掠影;猶如總是談戀愛,從來不結婚,這不是耍流氓是什麼……

有人告訴我:你是懶得看的,你已經愛上了尋找,不停的尋找,答案,對你是毫無意義的。你通過自己淺薄的理解能力,捉急的智商,讓自己打到了高潮;但是,當你放下書本,下一秒依然身不由己的浮沉和悲歡。那種智慧,有個毛用。

人一定要在現有的體制、社會環境、政治制度下努力發展,取得成功。

我們在這個可以變現的世界裡,學習的任何東西,都要要求它們有變現力,沒有變現力的話,學富五車,也不過是空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對這個物質世界沒有變現力 腳踏在土地上,地上會略踏實一下,這就是變現力 我們就要要求這樣的變現力,否則的話,白學了,不如不學,空添了思想的負重。

在這個人間,金錢本身是一種價值衡量尺度,一個人追求金錢,應當是作為充分生活過的證據,一個融入環境的座標,一個價值實現的路徑。實現財富正常累計並且可以不被財富奴役的人,才算剛剛開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球人,因為,他開始接納這個星球,通過接納其體系核心。接納便可以放下,然後,開始自由。

賺錢就是某種普渡眾生的法門,造福社會,福澤一方。大家都可以根據自身的心性,自然賦予我們的天賦,智慧,覺悟,各入一門努力修行。

話說如果你想愛則哪裡都可以愛,如果你想成長則事事可以成長。既然去哪裡修行都一樣,你看路邊的牽牛花已然開出生命的顏色。

我們經商也好,悟道也好,追愛也好; 那都不是讓我們更蒼白,而是讓我們更豐盛。

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必執著我們現在是什麼?有什麼?我們作為三生萬物之後的繁衍品,自然可以回到源頭活水,就像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回到家,再重新出發,思考,審視……

一滴水如果你不想幹枯,那就匯入江湖河海,如果你想生生不息,那就匯入這生命的生態環境中,用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真實的流注著,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無形無蹤,無聲無息,道法自然,如來,如去……

我不是一個佛教徒,但我又是個佛教徒,這些是人為的定義和著相,宇宙大道中是沒有這些分別的,都是三生萬物之後,人為定義的,大家知道了,就可以拋棄這些媒介了。

井拘束了蛙,知識拘束了人;知識使你偉大,知識也使你渺小,所以要超越知識。讀書的人原來為了追求智慧恢復自然的本性,但是久而久之,就迷失在書城裡面走都走不出來了。

魚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忘記了自己在水裡。人在自然,只要懂得快樂自足,便忘了道的存在。人心裝滿了各種知識,就被知識隔成一間間小房子,那就不自在了。所以要打通知識,超越知識。我們的教化處處都是烙印,想要融匯出新比較難。信息、知識、規律這些都是魚,要運化它們要靠時間和智慧。


任何語言,都會把人導入歧途。任何話語,都是一種限制。任何思想,都是奴役意識的手段。一切不以提高心靈幸福指數為目標的道都是耍流氓。世間苦,皆由起心動念起。明白根源,坦然接受,當生則生,當日則日,當死則死。生命是需要你去感受的,而不是思考。 愛不過是一種能力。


一個完全無我的人,一個視你如他自己的人,他愛你的方式可能很多樣化,但他最關心的當然是讓你獲得和他一樣的解脫。為此他可以和你一起喝酒,也可能揍你一頓,可能給你講佛法,也可能和你討論女人,只要可以將你導向解脫,他不在乎做任何事。他也不期待你有某種回報,因為他沒有自我需要被餵養。他不需要計算付出的愛和收到的愛是否均衡,因此他的愛是真正的愛,而不是我們假模假式的愛。


去寺廟燒香的真的都是信佛的嗎? 看到電視裡災民的影片,你會落淚;捐款專線的字幕出現,你趕快抄下,然後撥通、捐錢。你去打禪七、去佈道會、去清修、去告解。問題是,隔天早上,你走進辦公室,該爭的、該吵的、嫉妒的、貪婪的。你改變了多少?看書做學問做人也是如此。那麼燒香拜佛唸經的真正意義就在燒香拜佛唸經之外,身體力行,出世只為入世,入紅塵,通過度人得以度己,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從來就沒有天堂地獄,只有你以為的天堂地獄,佛教,如來,菩薩,亦如,只是某種教化芸芸眾生的道具……

本來道德俱足的社會還需要定義道德規範嗎?不過是因為沒有道德之後的繁衍品。


太陽天然笨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虛雲老和尚說這句話是《金剛經》的總骨,明白了這句話,也就明白了整卷經文。當年惠能大師鬧市賣柴,聞聽老者誦經,當聽到這一句時,心有所悟,經老者介紹,投奔五祖弘忍大師,舂米八月,一偈明心,五祖暗示他半夜入丈室,用袈裟遮窗,講解《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師言下大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是應緣,無所住是無所粘滯,應一切事緣無所住,自生清靜之心。心有所住即不能空靈,不論何時何處都應該無所執著,才能任運自然,所以佛說“應無所住”;而佛法不是斷滅法,又要起用,故佛又說“而生其心”,應無所住是體,而生其心是用,用不離體,體不離用;應無所住不執有,而生其心不落空,既不執有又不落空,才是中道之義。



我們修行不是什麼都要放下,是要進取而不執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而生其心,是要有進取心。要發心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從輪迴中覺醒,但心中不能執著於眾生相,也不能覺得我在度眾生。



心不是不生,而是要生“無所住”心,這個心不要停留在任何事物上。儘管應緣做事,而內心一無所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就像懶融禪師說的:“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這是這一句經文最好的詮釋。


 


平常新語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幾句話,佛教我們如何面對外境?“心”如何起用?如何生清淨心?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指一切事物的表面現象,妄相。“住”是“不動,停止,駐留”的意思。“生”是起用的意思。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 ”即不應該"駐留在”事物的表面妄相上,不被妄相迷惑。反之,也就是說要“外離一切相”“離諸相諸法”而生其心。

怎麼才能“外離一切相”“離諸相諸法”呢?就是要離開“妄想、分別、執著”。

清淨心無任何汙染分別執著,所以它也就沒有任何煩惱。無任何執著,也就是沒有任何的立場,沒有任何的對立分別的執著,沒有大小、黑白、遠近、香臭、苦甜、粗滑、美醜、好壞、淨汙、凡聖、裡外、強弱、貧富、得失、你我……等等分別……

清淨心也就是“離四相心”,“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能離開這四相,就是清淨心。真正的“清淨心”,只有佛才能達到。

作個比喻,這清淨心就像鏡子照物,照時萬事萬法,不分遠近大小,全無分別,纖亳同現。此境象一過,鏡子依然纖塵不染,迴歸本相。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清淨心”本質是空的,什麼都沒有,所以說這個“清淨心”是“無心”,無染心,無執著心,本性“空”,所以它是無形無相的,但我們為了說它,就假立名目,給它安上一個“心”的名字,來討論它。正因為這個心本性空,所以它能照,能含藏萬物。又若把心比喻成虛空,相對好理解,物來則現,物去歸空。“本來無一物”……

當年二祖神光見達摩祖師時,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曰:“將心來與汝安。”光曰:“覓心了不可得。”師曰:“我與汝安心竟。”

心本無相,無須再安。

佛說法49年,又說自己這麼多年未說一個字,這不是矛盾嗎?其實佛這裡是說,他說法49年,都是在用清淨心在說,“清淨心”即是“無心”,在用“無心”說法,所以“說”即“無說”。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外境如風浪,船即心。風浪起時,船隨其起伏顛簸;風浪一過,復歸於靜。表相看來,心隨境動,心在動嗎?其實心是定的,它沒動。


這裡的所謂“風浪”“靜”,其實都是妄相,它們本無分別,“風浪”即是“靜”,“動”即是“靜”,不是二,是一。


E在想


首先小小的糾正一下,應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對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剛經》,是《金剛經》的精髓之一。因此,我們先對《金剛經》進行了解。


《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中大乘佛法的經典,屬於《大般若經》中的第九會。一般所說的《金剛經》是由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由三論、天台、華嚴、法相、禪、真言等各宗加以拓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大意為不論處於何處、何境,心皆能沒有所執著,而自然起,才能隨時應運自在,掌控大局,同時也能悟的真理。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關鍵在於“住”與“心”,“住”其意:人對世俗、物質的留戀程度,“心”指對佛理禪意的領悟。



這是我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理解,通過通俗易懂的手法描寫出來,而並未從禪語的角度去深度的剖析,也希望有深度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我是內蒙古小寇,歡迎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