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電商反過來大量開實體店?

音樂零距離


從線上到線下的轉變,更像是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概念。

新零售是什麼?

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的興起

新零售的概念仍然是由電商巨頭提出的,旨在聯通線上線下,解決線下管理落後、物流缺失,線上流量有限、體驗差等特點。雖然也有人懷疑這是電商巨頭為轉戰線下而找的藉口,但是接受這種模式的人不在少數。

銀泰和阿里合開了場景化營銷的生活選集、大潤發與阿里打造了盒小馬、永輝超市與京東打造了超級物種、王府井百貨開起了主題百貨……從百貨、餐飲到服裝、文娛,大家都在打造自己的新零售,訴說著各自的故事。

切實來講,新零售模式符合消費升級的社會現狀,帶動了線下市場的新消費。據悉,今年一季度,中國消費市場呈現穩步加快增長態勢,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繼續增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8%。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可以看到,線下消費持續回暖態勢。今年一季度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百貨店、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7%、4.4%、6.3%和7.2%,較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8、0.6、0.5和0.4個百分點。這與實體零售企業的積極轉型升級、傳統商業體調整商品結構和業態結構,開展供應鏈、渠道和服務方式創新等因素是分不開的。

對於新零售取得的成績,或許我們可以舉出幾個例子,盒馬鮮生短時間內就實現盈利,坪效達到普通超市的3到5倍;小米之家坪效做到27萬/平米;五芳齋的無人智慧餐廳營業額提升了40%。這些消息更直觀地說明了新零售可以拯救傳統零售。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轉戰實體。


36氪


在電商剛剛出現時,實體店確實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並沒有被逼死,就像馬雲說的,這批死的實體店並不是電商太強,是實體店本身就有重大的問題,電商只是加速了它的死亡而已,不少傳統的實體店由於經營模式傳統,租金人力成本高昂但售賣不足,服務態度差,鋪貨渠道有限等原因,倒在了電商快速生長的週期裡。最好的反例就是那些注重“消費者體驗”、“人性化設計”、結合現代支付方式的24小時便利店,他們在電商的衝擊下基本沒有太大的影響,反倒是因為移動支付的發展,降低了運行成本,隨著新零售的出現,這些24小時便利店好像又站到了風口上,重新煥發生機了。

至於,為什麼電商到今年又開始大量的開實體店,比如京東的便利店,阿里的盒馬生鮮,各類無人便利店等等,客觀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線上流量越來越貴:隨著線上電商的激烈競爭,很多線上流量的成本已經不比線下流量低了,甚至在很多領域線上的流量成本比線下成本更高,反觀線下,很多實體店正需要進行升級和改造,移動支付已經越來越方便,這正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呀。

2. 線上數據與線下數據:隨著移動互聯網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網上的行為基本已經被採集完畢,但線下的數據還是維度較少,佈局線下能夠更完整的刻畫一個用戶的喜好等用戶畫像,對未來的商業擴展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觀點,希望對你有有所幫助。


鉛筆道


哪裡有機會,資金就流向哪裡。

前些年,電商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和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一大批靠電商起家的人,那時候,大家對網上購物的熱情很高,線上購物的營業額連年上漲。所以,原來在線下實體店的消費都轉到線上去了,很多店鋪被逼死,甚至出現一條街一年內店鋪全都關門的情況。


但隨著電商生態越來越成熟,用戶也越來越穩定,相應地,流量和推廣、運營費用也水漲船高。拿流量費來說,電商剛興起的時候,獲取用戶的成本很低,我一個在2010年開淘寶店女裝店的朋友,那時候她在站內推薦她的店鋪、商品,一個首頁banner放幾天也才幾百塊,可以收穫幾千上萬的消費者,粉絲獲取成本幾毛錢一個,而且成交轉化率也很高,所以那時候做淘寶店的人,憑著很低的流量費就可以很快地把淘寶店做起來。但現在,我朋友說,流量費高得他們這些老皇冠店都有點受不了了,更別說那些新開的店,根本很難做起來。


店家越來越難做,同時消費者也不斷減少。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自2010年以來,網上零售額的逐年下降。包括淘寶在內的不少電商平臺發現,從2014開始,純電商的方式已經難以繼續調動消費者。



所以,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資金開始尋找新的機會。

人們發現,雖然網上購物很方便,但是有兩個缺點是硬傷,一個是看得見摸不著,大家買東西只能看圖片,沒辦法自己拿在手上感受一下,就拿衣服來說,大量的“買家秀”和“賣家秀”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時間的問題,在網上下單後,往往要幾天才能拿到東西,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隻能乾著急。


所以,能解決線上和線下購物困境的,只有把它們二合一,構建新的購物模式,這就是馬雲一直在說的“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利用電商的互聯網思維和技術,賦能線下實體店。具體來說,新零售在未來主要有三個特點:

1、場景營銷

未來的新零售,將會打破商品按品類陳列的局面,轉而通過鮮活的場景,給消費者創造一個現實的小世界。比如,現在女士們要買化妝品,只能去專賣店或商場裡的專櫃買,如果用新零售觀念來改造,那會變成“有女人的地方就應該能買到化妝品”,從而發展處一站式的全購物體驗,變成一整條服務女人的購物生態鏈。


2、技術加持

我們知道,電商最牛逼的地方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的應用,實時監控用戶的行為,從而做到廣泛而精確的用戶觸達,進行精細化運營。


現在這些優勢,將會被應用到線下實體店中,而且由於實體硬件的優勢,這種加持還能嫁接更多的技術。比如通過用戶線上賬戶的分析,推薦用戶在線下精準地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商品,並讓用戶知道商品的庫存、詳細介紹等,而線下用戶的每一個行為又轉變為數據,讓個人的數據庫更完善,從而不斷優化購物體驗。

再比如,現在的很多智能科技也能運用到線下的購物環境中,優衣庫和高端百貨商店 Neiman Marcus 就已經與增強現實創業公司 MemoMi 合作,在店內安裝增強現實的試衣鏡 Memory Mirror。這面“魔鏡”會根據顧客的身型數據幫建立用戶檔案, 顧客無需反覆地挑選和試穿,鏡子會實時地顯示顏色建議、樣式以及搭配建議;如果當時無法確定購買,顧客可以通過Memory Mirror 將自己的試穿視頻發送到自己的賬戶中,回家觀看考慮後再決定是否要在網上下單。


3、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全面打通

互聯網雖然在理論上能觸達無數的用戶,用戶的訪問和購物量也沒有上限,但無法具體感知商品成為互聯網電商發展的天花板。而線下每一個店的人流承載量、服務時間都有著明顯的上限,而且由於缺少數據化的技術應用,對用戶的把控和渠道的管理也一直阻礙著是實體店的發展。所以,如果把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全面打通,就意味著在平臺、倉儲、渠道、店面維護等環節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鏈,多平臺分配客流,為每個顧客打造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改進經營模式等,都是以後新零售的特點。


其實這也是我們商業的發展不斷接近本質,商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或提高效率,電商的興起是提高了購物的效率,但沒有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現在的新零售,就是在電商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了用戶體驗,這個趨勢是符合商業本質的內在邏輯的。

所以,現在大量在開的實體店,也不是以往老模式的實體店了,它們將在新零售的路上不斷探索,重新帶給我們一個新的購物環境。


科技扯談官


電商作為平臺,逼死的是個體,現在它是以平臺的身份,在發展自己的線下抓手。來,悟空,我們做個比喻,如果把電商比作一個人體,只有末梢神經越發達,整個人體才能變得更靈活,電商平臺的盈利能力才能越強。

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他是把平臺作為一個有機體來說的,背後隱含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人在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店鋪,集中在平臺下進行銷售,只能在一塊水池裡生活,這是很侷限性的。未來電子商務平臺即將消失,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傳統的線上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明顯短板,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購物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僅僅侷限於價格低廉等線上電商曾經引以為傲的優勢方面,而是愈發注重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感受。

這就要求電商必須通過開實體店來提升用戶體驗。


富凱財經


我曾經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在光線暗沉、貨品雜亂、空間逼仄的小店裡,哪怕只是順道買瓶礦泉水,也能聽到店主在與朋友的聊天中慨嘆電商的衝擊之大,哀呼實體店沒法做了。

但環顧四周,我實在想不到這樣的小店還有多少生存空間,將“電商衝擊”當成自己做不下去的理由,簡直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其實,所謂的“國內實體店難做”,僅僅是一部分實體店的現狀,相反,還有不少實體店越過越滋潤。

近年來,中國電商發展極其迅速,許多人用歐美仍以實體店為主作參照,呼籲保護實體店,但這個說法簡直是偷換概念。發達國家固然在電商領域走得相對慢一點,實體店的生存空間相對也大得多,但自有其客觀原因。比如歐洲人相對更習慣實體店,其實是因為生活節奏太慢,生存壓力小,日本的便利店體系極其發達,則是因為全世界最發達的交通網絡覆蓋,由此衍生了通勤族消費模式。至於中國,地域太大,經濟不均衡,但大家的物質需求又因為網絡化社會而呈現一定程度的趨同,這就給電商提供了發展空間。

更重要的是,無論歐美還是日本,實體店都跟國內的舊實體店有很大差別。明亮的店面、或通透或柔和的採光、精心設計的擺放,還有無處不在的美學,都使得逛街變成享受。大品牌的標準化,小店的個性化,都體現了“設計無處不在”的思維,也提高了購物體驗。我不少設計界的朋友都曾專門為了拍攝店面設計而出國拍拍拍,每家小店都能拍出匠心獨運之處。

換言之,國內許多實體店近年做不下去,根子並不在電商,而是因為自己的落伍,因為自身無法給顧客提供好的購物體驗。而那些有特點的實體店,還活得很滋潤呢。有個性的小店自不必說,標準化品牌也有其長處,比如7-11,讓你在它和那些逼仄陰暗的雜貨店裡挑一個,你挑誰?

所以,所謂“電商衝擊實體店”,實際上僅僅是實體店的自我洗牌。在這一背景下,電商選擇做實體店就再正常不過了。一直以來,電商受限於網絡的隔閡,無法給用戶提供直觀的購物體驗,這也成了網購的最大短板。再加上線上成本越來越高的因素,電商由線上轉向線上線下結合,實屬必然。我倒是很期待這樣的洗牌,因為在電商思維的驅動之下,因為對購物體驗的重視,我們的實體店在設計、在美學上應該都會更上一層樓吧。


葉克飛


無論是馬雲的阿里巴巴,還是貝索斯的亞馬遜都要開實體店了。他們要開實體店,有著自己作為電商的邏輯。

鎂客君認為,這個具體邏輯就是線上電商平臺在近乎團滅線下實體店之後,需要用自己開實體店的方式,來囊括原來屬於傳統實體店的優勢。

下面,我們可以從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和電商巨頭的邏輯來具體談談。一般來講,特別在物流發達的中國,線下大超市和大商場的優勢,日益消退(價格又貴,離家又遠),去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

真正還有一點競爭優勢的,是居民小區裡的便利店。便利店的優點有二。一、非常方便,一出門就能買,還省去了物流費。二、都是日用品,重複購買率高。

而電商巨頭們要開的實體店,其實是區別於傳統實體店的。其線下實體店有兩個方向:一、開在大商場或者大超市裡。因為這裡人流多,電商們的實體店在這裡主要是作為體驗店存在。

人們在這裡試用了產品,但很少會買,一般會回頭到網上去購買同樣的產品。

電商開實體店的另一種方向,是和私人便利店合作,為便利店提供貨源。這樣既能跟新數據庫,又能分得那些個人便利店的利潤。這個方向的邏輯再往下推,就是電商們自己開無人店。這樣可以直接擠佔掉其他私人便利店,賺取更多利潤。

綜上所述,電商逼死傳統實體店,是利用線上優勢,對線下進行降維打擊。但線下的實體店中,有些優勢是線上無法替代的。比如方便、容易高頻次購買(多次小量購買,省物流費)、以及產品可以在購買前,先實體體驗。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已經被電商“薰陶”數年的大家,想必已經很擅長網絡購物這種商業模式了。在電腦、手機上輕輕一點,就坐等包裹送到家的體驗,已經讓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凡事要從兩個方面看,雖然電商的存在方便了大眾,卻也損害了其他群體的利益。

而對迅猛發展的電商持“痛恨”態度的,當屬眾多實體店。在電商的衝擊下,眾多實體店搖搖欲墜、舉步維艱。不僅僅是中小線下門店,就連大型商超也難逃電商的兇猛攻勢。但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現在卻出現了一種奇特的態勢:在線上佔據優勢的電商在線下大量開設實體店。

比如知名的面膜品牌“膜法世家”就在線下開啟了實體體驗店,嘗試實現另一種突破。究其原因,在於線上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身為“淘品牌”,膜法世家已經將之前的電商紅利完全消耗殆盡,轉戰線下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此外,互聯網箱包品牌伊米妮、互聯網服飾品牌茵曼、互聯網食品品牌三隻松鼠、互聯網眼鏡品牌音米等,也都紛紛在線下開設實體店。甚至茵曼還啟動了“茵曼+千城萬店”計劃,將注意力真正放在了線下。對於這些從互聯網起家的品牌來說,它們佈局線下主要是想加速自身轉型的腳步。通過改造原先扁平化的渠道,來實現多渠道共同發展。

對於阿里、京東、噹噹等電商平臺來說,它們也對線下有著高度的渴求。不可否認的是,傳統電商的發展已陷入瓶頸之中。用戶基數、活躍度、交易額等雖然還處於上升態勢,增速已顯現頹勢。從這個角度看,電商行業早已完成從新興產業向傳統產業的過渡。開闢線下渠道來尋找破局之匙,已經成為必然之舉。

比如大打新零售戰略的阿里除了佈局盒馬鮮生等之外,還積極開設各種線下店。如,天貓小店就要開設一萬家!而京東也不甘示弱,在無界零售戰略的指引下,京東聯合眾多品牌開設了線下店,也在自建自營的線下門店。

甚至原本在線下就已經有強勢渠道的蘇寧,也在不斷升級自身的智慧零售生態佈局“技術星象圖”。依照距離的不同,蘇寧圍繞消費者去打造無人店Biu、蘇寧極物店、蘇寧小店、蘇寧易購精選店、蘇寧易購直營店、蘇寧生活廣場、蘇寧雲店等。

看來,線上反攻線下已經成為潮流。歸根結底,這些互聯網品牌和電商平臺就是想在自身未顯現頹勢的情況下,及時未雨綢繆地佈局一個大未來。


科技新發現


這就是最近一年一直在熱炒的所謂新零售啦!

現在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成型,線上的銷量已經佔到很多品牌的百分之八十銷量了。

但是這些品牌不僅沒有放棄線下店,甚至有線下店面繼續大幅度擴張的趨勢,這是為何?

像最小米之家、阿里無人超市或者很多的服飾品牌,都拿出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線下佈局。

這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強體驗!

在電商剛剛興起時候,很多品牌不屑一顧,說是人們有逛街的需求,而且像衣服不在身上試穿一下怎麼知道合不合適。

然而經歷過一番慘烈的廝殺,那些墨守成規的品牌很多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消失了。但是藉助互聯網獲勝的商家們,卻發現,那些人說的並沒有錯。

於是很多商家在保證線上份額的情況下,就力所能及的佈局線下了。例如近些年藉助互聯網火爆的傑克瓊斯,很多大商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當他新出一件風衣時候,你看著很喜歡,但不知道自己hold不hold住,去附近的實體店試穿一下就好啦。

像小米之家的野心就更大了,當然了我覺得這類的形式都是在借鑑蘋果。

總所周知,營銷最重要就是為客戶建立認知。

像小米之家不是賣某一件商品,而是告訴你一種生活態度。

上至空氣淨化器、機器人,下至檯燈、手環,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小米都告訴你他的態度。

當你接受了這種生活態度,那麼對於小米的那些產品就好接受了,甚至過渡為傳說中的米粉。。。。。。

各大線上的霸主,都在全力佈局線下了。大家都在摸索,線下還是那個線下,但是玩法已經完全不同了,且看大神們演繹吧。


姑婆那些事兒


實體店曾經被電商逼死。現在電商又反過來開實體店。

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實際上,正是基本的經濟學理論能解釋的。

傳統的實體店,在小範圍的區域裡是壟斷的,也是有定價權的。這就造就了這些門店的租金也比較高。當電商來襲,這些實體店的租金和固定運營成本沒有能夠及時降下來,但生意已經受影響了。然後,關門大吉。

而電商呢?早期依靠低價和網絡效應,很快獲得了客戶。在電商獲得了客戶,有乾死了實體店之後,電商就成了壟斷性的銷售者了,價格反而賣的比原來的實體店高。

但是,接下來的競爭,就是電商之間的競爭了。實體店被滅掉之後,消費者感受到了沒有實體店不方便,還是需要實體店的。於是,哪個電商能夠搶佔實體店資源,無疑在競爭中就會佔據優勢。

那麼,電商做實體店,與原來的實體店,有什麼區別呢?至少有幾點不同。一是租金,電商的議價能力強,租金可能就有優惠了。二是貨品調配能力,電商能夠根據該區域消費者的需求,配置最佳的產品組合。三是成本和物流優勢,這也是單個實體店個體戶實在無法比擬的。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屬性。有很多商品,是需要實體店的,當電商壟斷了網上銷售之後,反過來建設實體店的網絡,是一個電商戰勝另一個電商的關鍵。就是網絡和渠道的能力。

現在,有不少電商巨頭,參股超市,大概就是這個邏輯吧。不過,像7-11,便利蜂等小微型實體網點,也許在未來更有價值。建議創業者要重點考慮這種業態。


孫建波


前兩年噹噹準備開實體店的時候,我還差點參與其中,但李國慶最後沒有按口頭承諾給某位老師做,好像是當時有私募資本像私有化噹噹,遭遇突發情況未能實現口頭承諾,後來也就沒了下文。

當時我調查市場思考過這個問題:

1、這幾年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線下反而因為電商等多種原因導致生意越來越難做,競爭度減少,線下流量反而便宜。出於流量成本考慮,線下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渠道;

2、“三隻松鼠”上市後,我曾仔細看過他們分享做線下店的邏輯,有道理:線上做出品牌後,比如三隻松鼠,在線下競爭中要比其他商店更具優勢(提升進店量和銷售轉化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線下店提升顧客對品牌的感知。原理非常簡單:線上品牌和用戶的交互環節非常少,這就導致品牌能夠影響到客戶觀感的措施非常少,而通過實體店可以增加交互環節,讓顧客進店實際感受品牌、認知品牌,這是彌補品牌感知缺失非常好的手段之一;

3、線上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拿到便宜的線下流量的同時(噹噹書店入駐商城的議價能力就非常強),線上品牌的實體店可以作為倉儲中轉點提供更多快捷服務、提升電商運營效率(就是O2O),比如加急送書等等;

4、小米等以前重電商品牌開實體店的邏輯除了上面幾種原因,更重要的是需要下沉到三線城市尤其是鄉鎮渠道。在這些渠道互聯網、電商影響力較小,中老年更認實體店、有安全感,而這些人群是非常重要的客戶群體,開實體店也就非常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