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三本册子”看信访 扎根基层勇担当

不知不觉来到栖霞区信访局工作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对信访一无所知的新人,到现在知晓整个信访接待流程、明白会办会的重要性等,感觉自己在一点点成长。但也正是由于时间的推进,让我越发感觉到做好信访工作的不易与艰辛,需要具备大量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奉献坚守的职业素养,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弄通的。所以,于我而言,所需学的、所要做得还有太多,必须加把劲、努力学、勤思考、用心干,扎根基层做好信访。今天,我想说说“三本册子”中的信访故事。

第一本册子—由栖霞区信访局印发的《信访条例》。这是我来到信访局的第一天从局领导那收到的珍贵礼物。学好《信访条例》是做信访工作的基础,也是关键一环。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理论知识,才能确保信访工作有序规范推动,更好地服务群众。记得初到信访大厅,就碰到了一个初访群众,一番沟通后,他突然问道,“请问多久能收到答复意见呀?”。听完,我心里一阵窃喜,幸亏有备而来,提前阅览了《信访条例》。于是我信心满满地答道:“责任单位在收到信访事项后,会在15个工作日告知是否受理。如果受理的话,将在6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可当我刚说完,同事就立刻上前纠正到,“分别是15日和60日哦,不是工作日”。我的脸一下就红了,但却生动地给我上了一堂教育示范课。在学习信访业务知识方面,不仅要做到学了,更重要的在于学深学细学精,把握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融会贯通、入心入脑。通过打牢根基,确保工作方向的准确性,确保工作开展的规范性,避免引起信访群众的误会猜疑,为成为一个合格的信访工作者守好第一关。

第二本册子—会发给初访人的信访事项联系卡。这发出去的看似一个普通的册子,却涵盖深意,代表我们对群众做出的承诺和关心,搭建了一座联系群众的“心之桥”,关乎影响干群关系甚至政府的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综合施策,下大气力把信访突出问题处理好,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每发出去一份联系卡,就关乎一个或一群信访人的利益诉求,我们必须要一丝不苟、实实在在地去处理好解决好,容不得半点马虎草率。在面对信访群众时,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站位”,做到换位思考,把他们当家人当亲人,理解他们的难处苦处,包容他们的“小情绪”,坚持用贴心的话、暖心的笑容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他们放下心里防备,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我们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坚决不说官话套话,要说掏窝心子的话,要说大白话和真心话,以诚恳的心赢得群众的认可信任,让群众感觉到和谐信访就在身边。

第三本册子—信访会办对话会的记录本。记得第一次参加会办会就看到了这本蓝色的册子。会前,同事确保每个到会人员都在上面签到;会中,又看到他一丝不苟地做着会议记录。出于好奇,会后我拿过来认真的阅览了,那是一场场会议的笔记,一场场对话的实记,记下了群众的心声,记下了为化解矛盾所想的办法拿的举措,记下了对信访群众满满的用心和深情,记下了信访工作者的坚守和付出。在栖霞区信访局,还有一本又一本像这样的蓝色册子……于是,我更加明白了在信访大厅墙上那段话的含义,“坚守源于热爱,既然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的信访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选择了奉献”。

“三本册子”道出了信访工作的不易与艰辛,道出了这背后所要扛起的责任与担当,道出了每一个信访工作者的付出与坚守。于我而言,信访工作才刚刚起步,等着我去学的、去经历的还有很长的路。但是能够和这么多可爱的人一同前行,共同去做如此有意义的事,这绝对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与财富。愿我们一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勇担当,为守护和谐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栖霞区信访局 王葳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