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建盏?

灿杰师


我们现在或收藏界所说的建盏,一般指宋代的福建建安所产,我们称为建窑又称乌泥窑。其胎质铁黑且釉面色黑如漆。建盏兴盛与唐宋饮茶之风有关。宋人爱斗茶,喝茶时将茶饼碾碎放入锅中煮沸,喝的是茶汤。茶汤中会有白色茶沫。而黑色的建盏因其颜色与茶汤相反,因而用建盏进行斗茶,方便区分茶汤的好坏。至明以后饮茶方式改变,建盏也就不复盛行。


建盏有不同的品种:玳瑁盏或称油滴盏,像油滴在釉面上一样,也有的油滴出现如窑变一样绚丽的颜色,日本称之为天目盏,价值不菲一盏难求;兔毫盏,书中所言‘作灰色之鹧鸪胸腹状’,因其黑釉中闪现着一根根银丝像兔毫一样而得名。前诉两种为建盏中的精品,实不可多得之物。其余还有酱黄色、黑色、黑紫等纯色盏,此类产量较多,价值不会很高。从大小上来说,宋代建盏多为“一握”,即以成人之手握住盏底,刚好能将一盏握全。大了会显得傻,不符合宋代审美。小了也不可,因建盏胎体厚重,小了容量小不实用。


现在社会上复烧了很多建盏,但与宋盏还是相去甚远。颜色比宋靓丽得多。有的将建盏与贴塑工艺结合,盏心内捏塑游鱼,也是别有一番情趣。至于个人喜好,是买华丽热烈一点的还是素雅一点的全凭个人审美不同。


用户102304445483


对于初次接触建盏的人一般有以下烦恼:

1. 害怕买了假建盏,例如天目、化工釉。

2. 害怕高价买了低端货?

3. 社会上流行养盏,却不知道什么盏好养?对养盏方法也模糊。

4. 对收藏空间和价格趋势概念模糊。

5. 不知道该买谁的盏?



我之前有在头条回答过关于建盏鉴别的问题,建盏,因为断代七八百年了,所以有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它在中国曾经最辉煌的时期(宋代)处于茶具的最高地位。而且至今都被日本推崇备至。所以我们现在来看,建盏也独具魅力。




解释一下第一个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建盏必须是:铁胎、铁釉、一次上釉、一次烧制。

建盏在学术上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黑瓷的代表,另一个就是铁系结晶釉。要吻合这两个身份特征就要吻合铁胎铁釉,就是用建阳当地的泥和当地的矿,(目前当地资源丰富,没有管控,成本低廉,所以不用的人就是技术不过关。用不了。或者投机取巧靠化工釉的漂亮花色来欺骗消费者。例如什么:蝴蝶盏、火凤凰、屠龙刀、菊花盏、木叶盏等)



在识别建盏方面可以网上搜索李达写的一篇文章《建盏揭秘》。

对于新入行的朋友可以看我在头条里回答的另外一个问题。(这里不做复述)

建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流程,要经过选瓷料、泥料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除此之外,窑温、胎体、摆放位置的不同,即使相同的纹饰都会造成成品的差异;所以说每一只盏都是孤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建盏魅力之所在。

至于第二个问题:高价买了低端货。

现在觉定价格的因素除了花色以外,就是作者名气,对于名气,我个人是不认可的。建盏大规模恢复烧制才几年?谁比谁经验多、资格老?目前有差距,十年二十年后呢?地方为了促进发展,早早就帮地方人把各种证办了,包括传承人和技能证,这些人是怎么评的呢?他们能烧出好东西吗?这样让后来的优秀年轻人怎么上位?真正能把建盏发扬光大的说不定以后还要靠那些后来入行、用心钻研的人和真正懂得茶盏文化的人。虽然他们没有什么名气和证件。毕竟未来的消费会越来越透明。

目前的价格因素不好讲就来说说价值因素吧!

物以难得为贵,我们都知道雪莲花并没有比荷花漂亮,但因为稀有而价格更高。但吃人花也同样稀有,却因为对人无用而不值钱。可见决定一个东西的价值关键在于好看➕有用➕难得。好看是个人喜好,什么柴烧、电烧、鹧鸪斑、兔毫。不做价值比较。关于有用这个话题,我个人观点,有些表面极易氧化、掉色的盏就不怎么好。例如部分彩金和金油滴。至于难得来讲,花色属曜变最难得,其它花色以完整品相难得,釉色上口并且底和面都干净相难得(很玻化的化工釉除外)釉面肥厚油润甚至成釉泪难得等等。

至于第三个问题,什么盏好养。

这里就要赞美一下柴窑了,柴窑盏的确比电窑盏养起来要有味道,但有一种箱式单体立窑柴烧的会差一些,它的釉面也没那么润,当然柴烧也有存在价值争议的地方,因为成本并不高,而且只要没破损,怎么样都可以卖。除了配方影响花色以外,没烧熟就茶沫绿,(窑头1180度以下很容易出这个品相,其实是钙结晶)高温氧气充分就变成柿红和铁锈斑(其实是

接近降温时,柴太少或太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用松木烧柴窑)还有很多很多烧不好的现象,都可以延伸出另外一种产品。多少制盏的师傅和卖盏的都不懂。消费者又怎么会明白。电窑盏真正好养的盏是釉下强结晶,注意,是釉下强结晶,不是华北油滴类的锌结晶和釉面结晶。虽然卖盏的喜欢推釉上结晶说好养,容易出彩,其实是锈掉了你知道吗?这样的盏最好别用。真正的养盏是要做到每次用完都清洁干净,他其实就只是一个健康的使用过程,这方面以后可以详细交流。

关于收藏空间和价格趋势,我的观点恐怕更加会遭来非议了。建盏在宋代就已经是非常高贵的瓷器品种,那个时代就有山西窑口、吉州窑口大规模的仿制,可见它的价值和地位之高。由此也可以关联到现在的“日本天目”和“台湾省天目”那更不值得一提,那完全不是一个品位和档次的东西。所以你看天目价格走势就可以联系建盏未来的走势了。但现在收藏建盏也有一个误区:很多人看名气,这个概念是受紫砂壶收藏方式的影响,殊不知:紫砂壶精品靠的是手艺、技巧。柴烧建盏靠的是天意,顶多与烧火有关,那也跟所谓的作者没有半毛钱关系。作者不用自己做也不会做。这只是廉价的劳动力。电烧基本上靠配方和烧法,虽有技术含量,但后期容易复制,易得。所以从收藏空间肯定柴窑精品巨大,因为柴烧的精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孤品,电烧谈收藏,除非花色地位突出,例如曜变。要严格意义上的曜变,目前所谓“陆大师”、新冒出来个“徐大师”、更有一些差得太远的传承人“吴大师”等,都敢声称曜变,最像的是徐师傅那个有点曜变的样子,接近杭州出土的那只残片,但烧制方式和结晶体不一样。我就不好意思揭秘了。(以后有机缘我跟大家交流曜变、最高端又难以仿制的是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收藏的那只,其次是腾田美术馆收藏的那只,其次才是杭州出土那只残片。龙光院收藏那只资料不多,不好论述,但仿制难度应该在腾田美术馆那只之上。)回到正题:电烧收藏必须花色高端难得,品相难得,最主要要属于好养而不是容易生锈的那种,在我看来,收藏的意义在于一个东西能够让你用着喜欢、赏心悦目、通透心灵。用久了,有感情了,恰巧又被珍惜的完好无损,这就是你的缘分,就可以用于传家和收藏。后代子孙“见盏”如“见咱”。收藏不是买来放在柜子里等升值的。不确定喜欢偏向又有经济允许的,可以多买几只,但必须用得上、用起来。否则就失去实用的意义了。其次是能遇到让你明心见性的盏,所谓“见盏如你”,透过盏的特殊性与唯一性,你能找到你灵魂的频率,引起共鸣,这就更加符合“见咱”了,买了这样的东西你会倍加珍惜。这除了收藏意义还有的是陪伴。(这方面不写了,啰嗦到没完没了了。)另外说一下,我个人只中意玄黑底,若隐若现的斑,釉色上口的品类。

关于该买谁的盏?我个人觉得:目前所谓的作者和名气没有关系,未来的进步真的不好讲,但一些没有底线的人的盏,我是坚决不会买的,比如造假的那些传承人,包括自己都不识货的代理商家。为什么会扯上代理商家呢?我认为做一行你要敬一行,你要给别人介绍对象还要把把关呢!介绍人是有责任的。你唯利是图或不认真,不是把你的顾客给坑了吗?(有些商家狡辩说百花百人爱,客人喜欢就好,难到顾客喜欢上毒品你也卖?毕竟消费者不可能有接触那么多建盏,不可能完全的了解,我们总不能让消费者因为买个茶碗而去上堂课来学习鉴别吧?所以现在的代理商也是缺乏培训。)关于作者,我认为产品是一个人的人品,你对产品的要求或追求,反映了你的价值观。更进一步讲,产品是作者灵魂的延伸。为什么我买一个盏还要看作者的价值观呢?因为我买的是茶盏,我爱茶,我透过茶寻找我心灵的频率,而盏,是茶之器,爱屋及乌吧!何况我就是待客,我也希望我的盏能体现的是我的性格,跟我们选择哪个品牌的车是一样的。这也是所谓的“见盏如见咱”。

任何物质,都是能量的转化,还可以转化为信息。比如你穿着奢侈品牌,人家会联想到你的实力和品味,而选择如何跟你交往,你挂一幅和领导人的合影,人家会联想到另外一种关系。盏也是一样,它就是能量,它能在你需要的场合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我觉得,买个心爱的精品盏,是要好好斟酌的。

(最后给建阳烧盏师傅的建议:古代就有吉州窑仿建窑建盏,甚至做出更所谓漂亮的木叶盏,但地位和价格是远远不能和建盏比的,山西窑口更是把胎底都涂黑来造假,由此可见黑色铁胎对建盏的地位有多重要。建阳人为了钱搞各种创新,你把自己创新的叫建盏,那日本、台湾省同胞烧的非铁胎天目算不算建盏呢?建阳人创新有比他们强吗?祖宗留给建阳人民的财富是正宗,后代人自己不要把他给毁了啊!)


一盏荼


今天民艺坊分享的知识是很多新手朋友都应该知道的,建盏挑选查看4个步骤。很多新手都不知道如何挑选自己第一个建盏今天民艺坊就叫大家如何挑选自己的第一个建盏。其实挑选建盏只需看四个部分就可以了。现如今,喜欢喝茶的现代人在选择茶器时,对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盏依然青睐有加。不过,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各色建盏,如何进行选购也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近日,福建省建阳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尚人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向我们介绍了选购建盏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一、看器型由于建盏所用的胎土含铁量较高,加之一般都是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所以极易出现开裂和变形。因此,对于一件建盏精品来说,一定要满足没有明显变形,表面不开裂,无气泡,针眼少这几个条件。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器型是否周正,可以将建盏倒扣的表面平整的桌子上,观察其口沿和桌面是否贴合得很好,如果会左右晃动,则说明变形严重。

二、看斑纹如果要购买兔毫盏的话,可以依照宋徽宗提出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一标准进行选购。也就是说,好的兔毫盏斑纹的底色应该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而不是那种“死黑”色。兔毫斑纹要尽量长一些,分布不稀不紧且具有三维立体效果,尤其是兔毫能够从盏口延伸至盏底者为最佳。而如果要购买油滴盏的话,最好是选购那些油滴斑纹清晰可见、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饱满,且有些是独立的斑点,而不是斑点模糊一片的。三、看胎质众所周知,建盏最大的特点表现在胎体就是“铁胎”。铁胎的特征是:胎体厚重,胎底粗糙,才能达到既透气又保温的效果,颜色一般为暗黑色或灰黑色,叩之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喜欢研制建盏的陶艺家都要使用建阳水吉的胎土。
四、看釉料在网上或者茶城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盏,斑纹粗大且十分炫目,类似这样的建盏就值得注意了,它可能添加了一些其他原料和元素,而不是用建阳当地产的原矿土和原矿釉烧制的。由于每一位工艺师都不会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来,所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矿物原料也是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还是建议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建盏,详细了解所要购买的建盏是出自哪位工艺师之手,盏上有没有工艺师的落款或者证明也值得注意。最后,魏尚人还特别强调,购买建盏的前提一定要有一个“容忍的心态”,要能够欣赏其中的“残缺美”。“因为建盏的成品率确实比较低,所以如果想要一件建盏在各个方面都非常完美,其实是也是一件很难达到的事情。”魏尚人说。
更多挑选建盏知识可以看民艺坊的建盏知识的分享,新受切勿盲目选择,先学习,在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