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橋樑施工總結

xx橋樑施工總結

(一)工程概況

壩頭中橋位於xx。大橋橋長33.8m,每孔5片T梁。橋寬10.5m,共五片梁。壩頭中橋0#和1#橋臺均設置伸縮縫。下部構造採用蓋梁接樁基礎。

(二)工程主要設計標準

設計荷載:公路Ⅱ級

橋樑寬度:淨7.5+2×1.5(人行道)

橋面橫坡:2%

地震動峰值加速度係數為0.10g

(三)完成工程數量情況

壩頭中橋完成工程數量表詳見附表1。

(四)工程施工特點

該橋為新建工程,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點:

1、滿足業主對工期、質量要求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要求為原則,按公司IS09002質量體系文件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控制,確保工程創優。

2、採用網絡計劃技術進行施工組織與管理,保證施工的連續性和均衡性,充分發揮人力、物力、財力的作用。

3、充分利用工作作業面及充足的施工機械設備,儘量採用機械化施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4、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採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技術和質量控制手段,確保工期目標的實現。

二、施工組織與計劃執行情況

(一)施工組織機構的設置

為確保該橋樑工程能按期、保質地完成,項目部設立了項目經理部、工程技術部、質檢部、工地試驗室、財務部、資料室、測量組等組織機構。下轄樁基組、鋼筋組、模板組、張拉組、吊裝組。

各班組工作範圍如下:

(1)樁基組:負責橋樑樁基的成孔工作。

(2)鋼筋組:負責全橋鋼筋的製作和安裝。

(3)模板組:負責全橋模板的製作和安裝。

(4)張拉組:負責全橋T梁和負彎矩的預應力張拉和鎖定。

(5)吊裝組:負責全橋T梁的出坑和吊裝。

工程施工過程

2008年6月樁基正式開始施工,到2008年12月整座橋已全部施工完畢。

(二)施工計劃執行情況

該項目從2008年6月10日正式開始施工,到2008年12月全橋施工較順利,全部已按計劃完成。

(三)勞動力、主要材料及機械使用情況

1、勞動力使用情況

本工程共投入各類技術人員15人,現場第一線的熟練工人及作業人員平均保持在50人左右,在施工高潮時,每月在場人數超75人。

2、主要材料使用情況

本工程所用材料全部為經過試驗檢驗合格的材料,實際使用的材料數量超過設計的材料數量。施工過程中,由於砂、石、鋼筋、水泥等主要材料因市場供求的變化和政策調整均有大幅度提價,加大了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材料使用情況見附表2。

3、施工機械使用情況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施工機械見表3。

三、主要施工技術方法

工程施工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技術規範和經總監辦審核批准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主要施工技術方法簡述如下。

(一)橋樑施工方法

1、基礎施工

樁基施工採用衝擊樁機成孔,鋼筋籠集中製作、孔口對接,二次清孔後採用導管反頂法灌注樁身砼。所有樁基均進行動測檢測,檢測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

2、系梁、墩柱、蓋梁施工

(1)系梁採用挖掘機挖基坑,基坑四周打入圓木和檔板支護,砍樁鋪築素墊層後,綁紮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

(2)墩柱施工採取整體立模,澆築砼時,砼用橄欖車運送到墩柱邊,後用升降機送至柱頂操作平臺,經串筒倒入柱模內,由進入墩柱模板內的一名工人由下而上分層振搗密實。

(3)蓋梁施工採用腳手架和縱向方木構建模板平臺,底模和側邊模均採用組合鋼模板。底模鋪設後,吊送、綁紮鋼筋,立側、邊模,澆築砼。

3、梁片預製和吊裝

T梁在張拉臺座上進行預製。綁紮鋼筋後安裝側模板,穿鋼絞線,澆搗混凝土並用插入式振動棒和附著式振動器振搗密實。14天后並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開始張拉鋼絞線,進行孔道壓漿。T梁採用扒杆吊裝。

4、現澆橋面板

現澆橋面板採用特製、可在槽鋼上縱向移動的振動梁、鋼滾筒及人工抹平架進行施工,全幅混凝土以中縱縫為分界線分二次澆築。

5、臺揹回填

橋臺臺揹回填全部採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礫石,填築厚度控制在15cm內。填料壓實以壓路機和蛙式打夯機為主,壓實度達到95%。

(二)特殊季節施工情況

該橋位於九龍江北溪,雨季較長,對施工影響較大。我部在雨季進行施工做好以下幾點:

1、首先做好駐地、庫房、生產設施等防洪、排水工作,儲蓄足夠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資。

2、施工用的圍堰進行加高,對於較小的雨量施工不會受到影響。

3、搶晴天,戰雨天。雨天能施工的工程雨天堅持作業;雨天不能施工的工程則利用晴天機會24小時連續作業,人停機不停。

(三)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情況

1、採用二次清孔工藝,保證了樁基沉渣厚度全面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

2、衝孔時,孔中碰到有孤石的地方採用100型鑽機先引孔爆破,後再進行衝孔,有效提高衝孔速度。

四、工程質量保證情況

(一)工程質量目標

該橋樑工程質量目標達到合格標準。

(二)工程質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該橋樑工程施工全過程,從施工組織設計到收尾整修,始終堅持以項目經理部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機制,直接對下屬各專業隊進行統一指揮管理,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1、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實行質量責任制。項目經理部建立了以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為首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設質檢部,施工隊配專職質檢員,班組設兼職質檢員。形成班組自檢,施工隊複檢,項目部專檢的三級質量保證體系。

2、建立健全技術質量管理制度,從制度上賦予質檢人員的職責與權力,實行工程質量一票否決權。

3、全面加強員工質量意識教育和應知應會教育,做好工程項目開工前、關鍵工序作業前的技術交底工作,使工程施工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進行。

4、嚴格執行試驗檢驗、測量檢驗及施工“三檢”工作,認真執行不合格或未經試驗、檢驗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自檢、互檢、交接檢”以及上道工序檢驗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開工等制度。

5、認真接受監理工程師的監督、檢查與指導,經常性開展質量檢查、定期開展質量大檢查,及時對存在的質量隱患進行整改。

6、及時、完整、準確、規範地記錄、整理、保存施工中形成的技術資料、文件,做到工程內業資料與工程建設同步進行。

(三)工程質量自檢評定

該橋樑工程共有3個分部工程,54個分項工程,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自檢評定為合格工程,各分部工程自評結果如下。

1、基礎及下部構造:評定22個分項工程,全部達到合格,分部工程得分96.94分。

2、上部構造預製和安裝:評定20個分項工程,全部達到合格,分部工程得分98.41分。

3、總體、橋面系和附屬工程:評定12個分項工程,全部達到合格,分部工程得分94.72分。

單位工程得分97.10分,該橋評定為合格。

六、工期保證情況

本工程為水上工程,受雨水影響大,為了儘量不影響施工工期,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1、強化計劃的執行與控制工作。首先做好計劃目標的宣傳與分解工作,其次抓好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工作,再者加強施工調度指揮和協調工作。

2、採取多項管理手段,重點解決下部結構工程施工,特別是樁基工程施工。

3、加大人、機、財、物投入,配置足夠的施工資源。在樁基施工時,碰到颱風天氣,在臺風來臨之前,根據颱風可能對我施工的影響程度,採取必要的防颱風措施。若圍堰被大水沖毀,則水退後立即調用足夠的挖掘機和鏟運機,用最短的時間對圍堰進行修復。

4、墩柱、系梁、蓋梁等全部採用組合鋼模,混凝土採用攪拌運輸車運輸,這樣有效地提高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

5、加強管理,嚴密組織,精心安排各施工工序,並針對施工環境條件,採取有效的趕工措施,保證工程正常、有序、連續進行。

七、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等情況

(一)安全生產

我部自始至終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形成項目部、施工隊、作業班組的三級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安全管理目標,層層簽定安全生產責任狀,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

1、成立安全生產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項目部配備安全員,具體負責該工程的安全工作。

2、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制定了從項目部到各職能部門,從經理、總工到每個員工的安全生產崗位職責。項目部與各施工班組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

3、安全教育採取專題和利用分項工程安全技術交底進行,做到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在施工現場掛有安全生產六大紀律牌、安全生產牌、安全技術措施牌、消防保衛牌、危險部位標識牌、警示牌等。

4、項目部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發現不安全隱患當場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並在限期內進行跟蹤複查驗收。

(二)文明施工

我部成立之時,就把文明施工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主要做法:

1、施工現場場地佈置統一規劃,設置五圖一牌,並嚴格施工區材料堆放,各種物資材料標識準確、醒目。

2、尊重當地民風、民俗,搞好與群眾之間的關係。

3、豐富廣大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項目部駐地設置了電視房、棋牌房等活動場所,豐富了職工的業餘生活。

(三)環境保護

工程施工過程中,我部認真組織員工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好因施工影響地方性群眾生活問題和取、棄土場的防護、綠化、排水問題。

八、工程施工的幾點體會

本工程施工經過近一年多的歷程,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我們有如下幾點體會。

1、業主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保證了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2、精幹、高效、健全的工程施工組織機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搞好工程的先決條件。

3、項目班子團結拼搏,職工隊伍紀律嚴明,敢打硬仗是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4、投入充足、先進的施工資源是實現工程目標的必要條件。

5、嚴格管理、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強化指揮是加快工程建設的有效措施。

6、政府監管、社會監理、企業自律是創優的可靠保證。

xx橋樑施工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